高中畢業就出道

第780章 去庫存的轉折點

像路虎極光、發現系列,還有捷豹子品牌旗下的燃油車,如今大部分都在這裡生產,成本比在英國製造低多了,同時還可以按照低關稅進入內地市場。

在研發預算方面,大部分資金都被安排給了電動汽車專案,還配套研發電池、電機、收購全球鋰礦資源,燃油車的零部件大多直接從第三方定製採購。

內地作為貧油國,存在推廣電動汽車的戰略需求,而許多產油大國則對電動汽車行業不感興趣,像減少汙染氣體排放之類,更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所以最起碼在未來二三十年內,燃油車依然會是全球汽車產業的主流,範無眠並沒有徹底換條新賽道的計劃,只是因為採購比自研生產更有價效比,才會選擇直接從市場上採購零部件。

自從去年年初路虎極光、捷豹XF、XJ等新產品在內地上市,簡直賣瘋了,憑藉過硬的質量和外觀、品牌,有些客戶需要等待5個月才能交付。

今天來到工廠這邊,主要是為了看看正在研發的新車,其中有一輛新款“衛士”系列的外觀,讓範無眠覺得比大G更加新穎時尚。

到時在衡琴經濟特區投產,擁有稅費成本方面的優勢,相信可以從外資品牌手中,搶走不少百萬級別的豪車市場份額。

才過去短短几年,內地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高度,尤其是房產價值大漲以後,購車的消費者數量正瘋狂增加。

去試車場地親自跑了幾圈,範無眠又到隔壁的積體電路廠區參觀,前年他好不容易籌集一筆資金,入股了寶島聯發科公司,計劃先動工生產些中低端晶片,效能談不上太強,但是對追求價效比的消費者而言已經夠用。

現在廠房裡有許多工程師,正忙著加班除錯新裝置,計劃在明年年初開始正式投產。

範無眠不求靠這裡賺多少錢,只希望趁機培養一批人才出來,未來這個行業每年的進口額比石油還要高,提前佈局一下肯定沒錯。

2011年聯發科智慧手機晶片,在內地的出貨量只有1000萬,今年預計就會增加至1.2億,投資聯發科的短短兩年間,這家公司股價大漲,早已幫範無眠掙回投資這座新工廠的成本,一旦開工投產全是利潤。

試著體驗完幾部即將在明年1月份釋出的新雷神手機,範無眠挑刺指出一些缺點,例如訊息管理不夠簡潔、手機過重等等。

短期內沒辦法改進,只希望在下一代新品的研發過程中,進行一些升級調整。

研發人員已經足夠用心,只是範無眠習慣性拿未來的手機產品,來跟現在的產品做比較,難免會覺得很多地方都差了點意思......

......

抽點時間考察過後,範無眠坐車通關來到內地,直奔廣洲跟幾家房地產公司的老闆吃飯。

他路上堵車耽擱1個多小時,所有人都等著,見面的時候臉上絲毫沒有不耐煩情緒,表現得那叫一個熱情。

衡大老闆許總最近春風得意,很難想象那麼大一個房地產帝國,未來說倒下就倒下了,再也看不見翻身的希望。

許總起身敬酒,說了一大堆的漂亮話,臨了還大笑道:

“來!大家一起敬範總一杯,要不是融資給我們那麼多錢,大家哪有機會發財,雖然參加土拍時常有些小摩擦,但都是為了做生意嘛,未來還要仰仗範總監督指正,爭取再創輝煌!”

範無眠喝了一小杯白酒,表情笑眯眯的,說道:

“房地產熱度正高,但是別人瘋狂我恐懼,房地產行業的門檻太低了,有些身家幾百萬的商人湊一湊,也能去開發一個小樓盤。”

“我在想啊,大家一窩蜂擠進來,未來真需要那麼多房子嗎?憑藉你們手上持有的地皮數量,已經足夠週轉很長時間,應該考慮一下如何激流勇退的問題了。”

“倒不是說全面停止拿地,只是應該集中在一、二、三線城市,爭取以消化庫存為主,到時候回籠些資金拿去做別的生意,這樣風險才更小。”

“沒有一直上漲的樓市,也沒有一直維持高熱度的生意,假如你們這兩年回籠些資金,我們可以試著投些別的生意,例如新能源、半導體,還有房地產上游的金融業之類......”

今天來的,都是些中大型房地產公司的老闆,碧貴園的內地女首富掌門人,還有萬柯地產的總經理也來了。

範無眠的這番話一出,現場的氛圍瞬間冷靜下來。

老實說也有人覺得,內地某些城市房價漲太多,然而有些老闆只想趁著紅利還在,儘快收割一大筆錢,至於長遠以後會怎麼樣,並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畢竟如果將公司運作上市儘快減持,又或者推別人下水自己提前抽身離場,賺到的收益要比穩紮穩打高多了。

衡大地產有大約23%的股份,被範無眠直接或間接掌握著,還強制否掉了幾個華而不實的專案,比如“花海島”人造島嶼和幾個文旅城。

當初許老闆對此稍微有點不爽,但在範無眠面前不得不低頭,此刻乖乖捧他的場,感慨說: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雖然這兩年樓市行情不差,但未雨綢繆才是對的。風向這東西說變就變,要是房價不漲,賣家們的熱情立馬就會轉冷,降低土地儲備庫存的事情我一定認真交代下去,要是合作跨界,還得麻煩範總帶我繼續發財。”

範無眠吃著精緻的菜品,開口笑道:

“我只是隨口一提,不管你們怎麼想,反正等到時機差不多了,我要不然嘗試轉型,要不然就套現走人,美國次貸危機的風波剛過去沒幾年,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閒著沒事的時候找人統計過,在座的幾家大公司手裡,持有的土地數量足夠開發5年左右,算算時間等到幾年以後,到時差不多也該進入下行期了。”

“房地產行業存在週期波動,逐步轉型降低風險才是正道,我知道很多人從外資手上拿錢特別輕鬆,但人家只想著撈一筆快錢就跑路,到時爛攤子還是會由我們自己接手,最好把負債率都降一降......”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