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道觀,開局武媚娘來上香

第237章 朕是大漢皇帝,只為大漢子民謀福祉

未央宮一側,一元臺徹底修繕完成,成了大漢最重要的宗教場所。

雖然名字中帶個臺字,但其實是一座廟,只不過廟的正中間,修建有一座高臺,別的建築,都是高臺的陪襯。

整座高臺呈八角造型,臺上雕刻著巨大的八卦陣,中間是用黑白兩色鵝卵石鋪設的太極圖。

東方朔與百官們左等右等,見到劉徹過來,趕緊揮手讓大家做好準備,祭拜完畢還要看殺匈奴呢,這可是今天的大場面。

老臣們神色複雜,尤其是看到押解來的匈奴人,眼中滿是憐憫,但他們又不敢說出來……一旦開口,劉徹勢必會將他們架在火上烤。

到了現在,這些老臣已經徹底看清了,劉徹口口聲聲尊重儒家,其實心裡一點都不信的,對儒家的一些倡議甚至還嗤之以鼻。

比如儒家提倡仁義,陛下也經常把仁義掛在嘴邊,但遇到犯錯的官員,他殺起來可是一點都不手軟。

把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當成施政口號,用完就扔一邊……當今陛下頗有高祖遺風吶。

劉徹大步走來,身後跟著一身唐制明光鎧的霍去病。

不少朝臣有些意外:

“霍去病不是在打仗嗎?怎麼突然回來了?”

“不會是犯了軍紀被趕回來了吧?”

“也可能是想家了,第一次去草原上,說不定半夜偷偷抹眼淚呢。”

“他就不能是單純吃不了苦嗎?”

“……”

霍去病屬於外戚,武帝期間,朝臣對外戚主要是鄙視的態度……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想成為外戚,相反,是外戚擠壓了他們的生存空間,所以比較咬牙切齒。

比如衛青,假如不是這位騎奴橫空出世,現在大漢的軍權,大機率會被隴西李氏一族牢牢抓在手中。

可惜衛青這個外戚,直接打破了某些人的大將軍夢,以至於成了長安一眾貴族和家族口誅筆伐的物件。

他們本以為熬死衛青就行了,但現在霍去病又嶄露頭角……外戚代有人才出,那還能怎麼辦呢?只能往死裡抹黑嘍!

劉徹在東方朔的帶領下來到供桌前,行禮完畢,開始唸誦準備好的祭文。

這篇祭文由東方朔起草,司馬相如等人負責修改,字斟句酌後,這才交到了劉徹手中。

唸完祭文,幾位老臣也宣讀了自己準備的祭文,然後就是今天這場儀式的重頭戲——殺匈奴。

這些匈奴人都是精挑細選的,個子高,身體壯,孔武有力,每個人手上都沾滿了漢人的鮮血。

霍去病見到他們,忍不住就想抽出腰間懸掛著的佩刀砍掉他們的腦袋。

五十個人圍著一元臺站了一圈,每個匈奴人都被兩個大漢禁衛押著,旁邊還站著負責砍頭的行刑官。

隨著一聲令下,五十個匈奴人的腦袋被齊齊斬掉。

劉徹在一元臺前朗聲說道:

“今日我在此立誓,對異族同情者,殺!為異族求情者,殺!呼籲和親者,殺!提倡寬宏者,殺!朕是大漢的皇帝,只為大漢百姓謀福祉……此誓昭告天下,各地官員若有不從者,殺無赦!”

說完,他便行禮離開,留下一堆朝臣面面相覷。

幾個老臣開始交頭接耳的打聽,好奇陛下怎麼突然頒佈瞭如此強硬的詔令……他們猜到了很多可能,唯獨沒想到大漢有了神仙賜予的糧食種子,不需要為糧食發愁了。

既然不愁糧食,對異族也沒什麼好客氣的了,直接殺就是了!

回未央宮的路上,劉徹問道:

“這些種子,能讓大漢百姓擺脫飢餓嗎?”

霍去病想了想答道:

“來之前,師尊帶我把所有種子都擺在了神農大帝的神像前供奉……大帝親自賜福的種子,產量應該能高一些。”

接著,霍去病又提到了拿來的選集和購買家電的事情,劉徹大喜過望:

“家電放在未央宮便可,我平日就在那裡處理朝政,至於你說的選集,我先拜讀一番,再決定何時給據兒學習。”

回到未央宮,劉徹開始安排人種土豆,霍去病去找表弟劉據。

來的時候他帶了一隻足球,下午閒著沒事,陪表弟踢球玩兒,以此來鍛鍊個好身體。

另一邊,混元宮內。

霍去病帶走了所有土豆種子,周易算了一下,這些土豆一旦豐收,來年大漢的土豆種植面積將會達到百畝以上,這期間再買幾車土豆讓霍去病帶過去,明年的種植面積就會突破千畝大關。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千畝不算什麼,但只要推廣得當,土豆的種植很快就會在大漢傳播開來。

更重要的是,土豆的種植不需要佔用良田,坡地、窪地、土崗、山坳……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種植。

相對於需要精耕細種的糧食來說,這些土豆是白得的,只要種上個五年十年,絕對會成為很多人的活命口糧。

正想著,毛聰的舅舅、麵粉廠老闆丁振華打來了電話:

“周道長,今天忙嗎?”

周易說道:

“不忙,有事嗎丁老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