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鄉支醫開始重走人生路

第630章 散播

最後就是行了,這時候人們出行,主要靠的還是腳踏車,再輔以公交車,哦,京市還有地鐵。

買腳踏車也需要票,這玩意兒現在雖然不能說是奢侈品,可無論是對哪個家庭來說,也都是個大件物品。

結婚的時候三轉一響七十二條腿,其中的一轉就是指的腳踏車,剩下兩轉分別是縫紉機和手錶,那一響則是收音機。

至於七十二條腿,代表的是傢俱,每樣傢俱四條腿,湊吧。

當然,這種說法是最理想的狀態,事實上,現在結婚的年輕男女,很少會有人提這麼過分的要求,讓把所有東西都湊齊。

有的時候並不是錢不夠,而是沒有票。

可如果誰能有個海外關係,給弄點外幣過來兌換成外匯券,拿著外匯券去友誼商店裡買東西,那可是絕對有面子的事情。

改開兩年,雖然變化還不明顯,但很多人心裡的想法跟以前相比卻已經有所不同了。

就像現在住在李言誠家裡的程家老爺子和傅淑怡,這要是放到前幾年那還了得,早就有人找上門來了,別說你是羅老的女婿,誰的都不好使。

現在嘛,衚衕裡的這些街坊鄰居只會羨慕李言誠不但找到了親生家庭,同時還是海外關係,嘖嘖,好事兒怎麼全讓一個人攤上了。

既當了級別不低的領導,又有這種讓人羨慕的親戚。

其實李言誠都聽說了,衚衕裡現在傳他的小話可不少,嘴長在別人身上,只要不是說的太過分,他也懶得去理會。

今天剛好碰到蔡大媽,他也有心想借著這位的嘴,將一些事情傳出去,免得那些人再亂說什麼。

“蔡大媽,他們這次過來,一方面是認親,一方面是我給我那個親生母親治病,還有一方面,就是他們家準備響應國家號召,回國投資建廠。

怎麼說呢,人家回來是好心,想將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帶回來,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還有就是,我沒打算跟他們出國,歡聲和笑語也不可能跟他們出去,別人可能不清楚,蔡大媽您應該知道,我之前在社會局工作,小敏現在雖然去上學了,但檔案還在社會局,就是屬於社會局的人,我們兩個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出國。

我也聽到咱們衚衕裡最近流傳的一些流言蜚語,還要拜託蔡大媽您幫我解釋解釋,這種謠言傳的多了,不管是對我還是對我們家都會產生影響,真到了那時候,我肯定要想辦法將傳這些謠言的人揪出來,維護我自身的利益。

大家都是老街坊了,我也不想將事情真的做到那一步,所以,麻煩您了。”

蔡大媽之前是有工作的,而且她還有級別,雖然僅僅只是一個科級幹部,但因為是在報社這種宣傳部門工作,平時接觸的,知道的,懂的,比普通老百姓要多得多。

她非常清楚社會局是一傢什麼樣的單位,當她得知李言誠認親了,並且知道了那邊的身份後,馬上就知道他為什麼會從社會局調出來到公安局上班。

現在聽到李言誠這樣說,她毫不猶豫的就點了點頭:“大誠你就是不說我也已經踅摸著準備這兩天找你聊聊呢。

你說的那什麼謠言我也聽說了,傳的確實有些不像話,你放心大誠,我肯定會幫你把那些謠言給壓下去的,不能再讓他們那樣瞎傳了。”

“謝謝您了蔡大媽。”

“不客氣,你是我看著長大的,就是咱們衚衕的孩子,咱自家的孩子,肯定不能讓人欺負。

對了,你剛才說,你親生父母他們還準備回國投資建廠?”

“沒錯,已經在南方那邊開始考察了,只要能找到合適的地方,各方面條件又不錯的話,他們就會投資。”

“那他們在國內建廠,廠子是國家的,還是他們自己的?”

“當然是他們自己的。”

“那……那不是又走回到解放前的老路上了麼?怎麼可能會有人願意去他們建的廠上班。”

“肯定會有人願意去的,其他地方都不說了,就咱們衚衕,蔡大媽您也應該清楚有多少人到現在都沒工作,每天就是瞎溜達。

他們建的廠雖然是私人的,可每個月的工資他們肯定會一分不少的發放,如果是您,在沒工作掙不到錢和去那種廠上班,這兩樣中選擇,您會怎麼選?”

“呃……”

在現在這個年代的人們眼中,只有給公家幹,那才叫工作,幹個體戶,都是實在沒辦法的選擇,至於給私人幹?那不就是被剝削麼。

當然啦,現在除了已經落地正在建設中的很少的幾個港商投資的企業外,還沒有其他私營企業,所以暫時也還談不上給私人打工這一說。

京市就有一家正在建設的服裝廠,是一個港商投資的,規模不大,屬於試水,因為還處於建設當中沒有開工,所以也還沒有開始招工。

每天去那個正在建設的服裝廠門口張望的人不少,大家都議論紛紛,回頭等這個廠子開始招工的時候,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呢。

反正李言誠敢肯定,一定會有人主動去,因為待業青年實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想等國家給安排工作,可僧多粥少也是事實。

有的人家庭條件稍微好點,就算多等兩年也沒問題,可有的人就不行了,家裡可能攏共就一個人上班,掙的錢得好幾口子人一起用,說句不好聽的,能不能吃飽肚子都成問題,真有一個工作崗位擺在他面前,別管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了,能掙到錢才是真的。

不管怎麼說,總比餓肚子強吧。

但是,會有人主動去,也一定會有人只是觀望,第一次招工,絕對招不滿,到最後是肯定需要政府出面幫助,才能解決用工問題。

而當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拿到工資了,那麼下一次再有這種招工的事情發生,基本上就不用愁招不滿這種情況發生了。

蔡大媽已經算是見多識廣的了,都會有這種想法,其他普通老百姓當然也不會例外,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得慢慢扭轉。

就像再過些年的國企改革,當大家手中端著的所謂“鐵飯碗”被砸爛後大家才會明白很多道理。

跟蔡大媽又聊了幾句,李言誠才回到了院子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