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鄉支醫開始重走人生路

第639章 開始

動員大會已經開始了。

當臺下參會的各縣(分)局局長、副局長聽到此次“冬日行動”的總指揮是市局常務副李言誠時,皆是臉色一變,神色各異的看著臺上那張年輕的臉龐。

今天來參會的是京市公安系統包括鐵路公安,在京各單位保衛部門副處級以上幹部,雖然民間都說不到京市不知道官小,可實際上對於很多人來說,處級、副處級就是天花板了,能走到這一步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這些人都很清楚,此次行動讓李言誠擔任總指揮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資歷。

主持京市這種行政級別,這種重要地方的全轄範圍內大型整頓社會面治安行動的資歷,可不是誰都能得到的,沒有上邊點頭,想都不要想。

當臺下參會的眾人聽清楚此次行動的目標以及任務後,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這次的行動和往年的節前整頓完全不同。

說句那啥點的話,這次是動真格的了,因為市裡和總部批覆下來的檔案中都明確標有從嚴從重這個要求。

臺上,做為會議主持人的李言誠一邊念著檔案,一邊不動聲色的觀察著臺下的眾生相。

這次“冬日行動”,主力還是各縣(分)局,轄區內的情況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這次行動不但要維護社會治安,打擊犯罪分子,還要處理之前未完結的陳年舊案、積案。

為了保證檔案上的要求能落到實處,市局將要派檢查組深入各地,這個檢查組是由市局和市監委聯合組建的。

並且還將在全市範圍內張貼告示,在顯著地方設立舉報信箱,歡迎群眾舉報身邊的違法違紀問題,承諾對舉報者的身份嚴格保密,舉報內容一經查實會盡快處理,處理結果也會及時反饋在報紙、電臺上。

臺下眾人是有些茫然的,原本以為的節前例行整治,變成了大型聯合行動,關鍵是會議之前還一點風聲都沒有傳出去,再結合檔案中提到的“舉報”“違紀”等詞,已經很明顯了。

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只是這次聯合行動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另一面。

聽到這裡,臺下已經有人開始坐不住了,實在是太突然了。

同樣坐不住的還有住在李言誠那裡的程家老太爺和傅淑怡二人。

不過他們二人可不是因為幹了什麼虧心事兒坐不住,而是程家的二少爺程見聞要過來了。

在南方考察了兩個多月後,程家這位二少爺對於具體將廠子建在哪裡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可華夏對於他來說畢竟是個陌生的地方,程家這次想在這裡投資的額度還不小,就算程家確實有錢,他也不願意上千萬美元隨便亂扔。

所以,為了投資更穩當一些,他沒有著急給陪同考察的外事部門、商務部門,以及地方領導什麼肯定的答覆,準備進京跟爺爺和母親商量一番再說。

最重要的,他還想聽聽哥哥的意見。

要論對華夏的瞭解,程見聞相信,他爺爺和母親包括還在醜國的父親,以及他們程家留在國內的那部分人捆在一起,都沒有他那個便宜哥哥來的熟悉。

他父母親和爺爺離開的太早,跟華夏的組織雖然也有打交道,但終歸還是不太熟悉,況且,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事情他又不是沒見過。

還有程家留在國內的那一小部分人,他們雖然一直都在這裡生活,可接觸面太窄,而且層次太低,沒有辦法接觸到真正的核心資訊。

目前他認識的人中,只有李言誠能接觸到,並理解真正的政策問題。

所以,在結束考察後,原本應該直接去港島的他轉道京市,一是看看爺爺和母親在這邊生活的怎麼樣,再看看母親身體的恢復情況,二就是跟哥哥好好聊聊。

聊聊改開,聊聊國內的政策,再說說自己的想法,看哥哥能否給什麼建議。

程見聞今天上午十一點鐘就已經抵達京市了,一下飛機,就被接去受到了外事部門和商務部門分管領導的接見。

程氏在國內的投資雖然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但到底能投資多少,準備建幾個廠,又要建什麼廠,在整個考察的過程中,人家是一點口風也沒漏。

這可給負責接待的同志急壞了,幾乎每天都要在程見聞和其身邊的工作人員那裡打聽。

程氏在國內投資的多與少,關乎於他們的工作業績,更關乎於其他正在觀望的海外企業下一步的動作。

目前有沒有在國內投資的海外企業?

已經有了,南方不說,京市就有,是一個港商投資的專案,投資額度並不大,只有一兩百萬港幣。

在南方已經開始投資的港商更多一些,但是……

這些已經投資的,都是過去幾年經常往返大陸與港島之間的那波人。

也就是說,他們在大陸投資,實際上是大家早就能想象到的。

程氏則不同。

這是一家醜國的華人企業,說是華人企業,實際上程氏有三分之一的股份都在外國那些大財團手中,當然,程氏也持有不少歐美大公司的股份,基本上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樣一家跨國大企業過來投資,吸引來了不少關注的目光。

大家都在看,看程氏這個華人企業準備投資多少,看華夏對外資在國內投資的政策到底是什麼態度。

程氏如果投資的少,那好啦,很多企業立馬就會偃旗息鼓,因為大家會認為,程氏之所以投資,無非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援而已,實際上並不是看好這片土地。

而如果投資的多,那就不一樣了。

有一句話叫做錢在哪裡,愛就在哪裡,這話雖然有失偏頗,但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還真就是這樣。

程氏如果一上來就大動干戈,出手就是幾千萬美元,那效果絕對不一樣,雖然不可能立即就吸引的其他歐美企業也跟風過來投資,但一定會吸引來更多的關注。

而等上個兩三年,程氏投資的專案建成投產後很快就能賺錢,效果一下就出來了。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海外企業來華投資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後期,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都是持觀望狀態。

對於在華夏投資,那些外國企業目前都是特別謹慎的狀態,或者說,這裡目前根本就不是那些企業考慮的投資地方。

國情、政策、居民消費能力,這些都是在投資前要考慮清楚的。

投資從來都不是盲目的,也不能盲目。

程見聞現在就是如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