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齡的上限定在了40歲?
於大章是根據這哥倆的年齡進行推算的。
齊建東29歲,齊建華27歲,這兩人都處於青年期。
而同性之間相差五歲就基本玩不到一起去了,相差十歲那就有代溝了。
而40歲正好是個分水嶺。
往下是青年期,往上是中老年。
所以在於大章看來,將年齡控制在18至40歲剛剛好。
年齡小是有可能被人忽悠的,但40歲以上的人被忽悠的機率則相對較低。
最主要的,沒有那麼多時間了。
現在還剩最後一天,他必須要儘量縮小調查範圍。
呂忠鑫立刻採納了徒弟的建議,並馬上向隊裡彙報。
等他彙報完,於大章提議道:
“時間有點緊,我們現在最好兵分兩路,我回分局去一趟技術科,看看能不能鎖定對方位置,你在這裡等隊裡支援。”
這裡肯定要留人安排調查任務,呂忠鑫當即應聲道:
“你去吧,有事隨時聯絡。”
回到分局,於大章直接來到技術科。
剛好錢程也在這裡,他也省得找別人了。
為什麼不讓老人回來,配合警方打電話?
於大章在村裡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了。
父子之間鬧得這麼僵,將近三年沒聯絡,在這個節骨眼上打去電話,傻子都猜得到警察已經查到家裡了。
“錢哥,我現在有對方的電話號碼,想要進行定位。”
於大章說著,將自己的手機遞了過去。
錢程接了過來:
“等我一下。”
十分鐘後,他和另一名警員走了回來。
“儘量延長通話時間。”錢程將手機還給於大章,並叮囑道:
“最低時長30秒,通話時間越長誤差越小。”
在他說話的同時,另一名警員坐了下來,將一臺膝上型電腦放在了桌上。
一番操作後,他對著錢程點了下頭。
“開始吧。”錢程轉頭對於大章說道。
想了一下,於大章決定先撥打齊建華的手機號碼。
齊建華不是死了嗎?
人雖然死了,但在現場沒有發現他的手機,顯然是被同夥給搜走了。
不止是手機,齊建華身上所有能證明身份的物品全被搜走了,連個鑰匙都沒留下。
隨著彩鈴響起,於大章的心也跟著揪緊,他還是第一次給死人打電話,沒想到還能打通。
他現在既希望對面能接電話,又害怕對面說自己是齊建華本人。
一直到彩鈴結束,這個電話也沒人接,於大章不由得鬆了口氣。
再打,電話裡傳來關機的提示音。
這至少證明齊建華的手機在對方手裡。
想了想,於大章又撥通了齊建東的電話。
同樣的電話號碼,連續撥打了兄弟倆的電話,他就不相信對面會不好奇。
這次的彩鈴依然響了很久,就在於大章以為對方不會接電話時,彩鈴聲突然停了,隨即手機裡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喂?”
這下倒是給於大章弄了個措手不及,還好他打電話之前就將說辭想好了。
“你是齊建華他哥吧?”
“是啊,你哪位?”對面齊建東的聲音聽起來還算和氣。
於大章用平靜的語氣自我介紹道:
“我叫錢程,是你弟的朋友。”
說完之後,他停了下來,等待對方回話。
這也是為了拖延時間,如果按照正常邏輯,他應該直接說明來意。
但越是這樣,越容易引起對方懷疑。
那種連珠炮式的語言是最容易暴露身份的,說多錯多,現在於大章只想保證這個電話不被結束通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