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損壞了,就需要再補一塊,這錢總不能由你我來出,是吧?”孫志偉衝著歐文說了一句,把他嚇了一跳。
這個歐文是個從小就在教會長大的孤兒。
雖然他因為虔誠而且學習成績很好,受到了威爾森主教的全力培養,但他從畢業後就在教堂工作,本身並沒有多少積蓄。
“啊,可我沒什麼錢。”歐文趕緊忐忑的搖搖頭。
“沒錢的憋說話。記。”孫志偉指了指筆記本,讓他閉嘴。
“哦,好吧。”歐文神父只能閉嘴,埋頭記錄。
“剛才說的是牆磚,1美元一塊。這種材料基本上都是普通訊眾們來捐贈。”
“富裕點的信眾就讓他們捐其他貴的。”
“大理石板成本5美元一塊,那‘實名大理石板’就定價100美元一塊。”
“樑柱用的都是珍貴木材,運輸距離又很遠,這個比較貴,那就是定價1000美元一根。”
“玻璃板都是本地產的,便宜點,但它又是最容易損壞的,就定價50美元一塊。”
“大致就這麼多,如果建築中還有其他的可以刻字的大量建材,全部照此辦理,聽明白了麼?”
“明白了,我都記下來了。”不錯,雖然腦筋不是很靈光,但執行力沒什麼問題,那就夠了。
“好,光這些還不夠,還要立碑文歌頌義舉。”
“在建好後的建築上選一面對外的牆壁,然後在牆壁上面燒錄下所有捐獻者的名字。”
“這樣一面牆,字寫小一些,刻上幾萬個名字不成問題。”
“而主力捐獻者甚至可以單獨給他們立碑紀念。”
“人家出了大錢,做了大貢獻,你總不能還要求人家默默無聞吧。”
“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供後人瞻仰,不是應該的麼?”
“碑文上可以刻下諸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位先生/女士捐獻大殿一座,主,會看到他的奉獻,阿門。”
“以後哪怕再過千百年,看到這塊石碑都有人記得,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貢獻,這座教堂才得以建成,這是多麼虔誠而偉大的事業呀。”
就這樣,孫志偉不過花了半個小時,就把這一套,在後世內地經常用到的眾籌建廟的把戲,給說了個明白。
那時候信徒們你一磚我一瓦,出錢出力幫別人把一座新廟子建起來,是多麼常見的事情呀。
可在現在這個時候,這種套路還沒人用過,但他可以保證,這一招絕對好使。
給教堂出了一大兩小三個主意,這就差不多了。
至於更多的,什麼姻緣牌,同心鎖,情侶樹,長明燈,抄經書,還有放生、開光、祝福、頭香那些就有點複雜了,暫時不適合聖約翰大教堂。
其實更受歡迎的還是三樣東西,求學、求子、求財,如果把這三樣搞出來,財源滾滾那是肯定的。
可惜,這裡是別人家的教堂,如果是他自己承包的教堂,他肯定要把這些東西都搞出來。
現在嘛,就暫時沒必要了。
不過,你要說這些蠻夷有多傻也不至於。
最起碼人家中世紀就開始賣贖罪券了,空手套白狼的招數他們還是有一些,只是那一套現在不流行了而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