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重回的這個2001年,高三寒假伊始,企鵝剛遭遇了收費註冊的輿論圍剿,內部的聲音導致其政策轉向,也就在這個時期,張晨和企鵝初步達成了未來永珍江湖的對賭口頭協議。
黃慧芬的旭慧地產蘭園專案首批次標的完工,拿到了預售許可證,即將開啟預售,關係到快速回籠資金,整個公司上下籌劃,每天都陷入一種混亂又守序的奇怪平衡之中。
張忠華則是投入了合資公司的組建之中,而這個過程也困難重重,因為fd29的技術驗證過程中打了韓方的臉,現在韓國方面的代表樸正洙顏面有損,不利於之後的合作,所以他強勢反撲,在會議上就提出了量產的很多嚴苛標準,要求張忠華確保技術引數,量產的穩定性滿足韓方標準,否則就會影響到張忠華作價1.7億的專利分紅兌現。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求張忠華必須掌握技術話語權,利用他中方技術代表的身份獲取很多有利條款,以避免此前頻繁出現過的韓方要求中方放棄自主技術路線。而現在雙方的博弈帶來了第一個問題,那就是合資公司的命名。
別小看命名,這之中絕對能決定雙方的權力配屬,好比現在是晨光顯,南光,以及lg飛利浦三方合資,但最後談下來的合資名字叫做“lg飛利浦晨光電子”。
首先“lg飛利浦”的名字必須擺在排頭,一是體現他們的技術主導權,其次也對外打牌子,而這之後才有榕城市政府主導的晨光顯科技凸顯身份的“晨光”兩個字。但韓方堅決不同意“晨光顯”的全名出現在合資公司之中,這是一種技術壓制的體現。
張忠華還是妥協了,這還是因為fd29遮陰罩,電子槍技術掌握在他手裡的原因,韓方才不得不妥協,換作lg飛利浦在國內的其他合資公司,幾乎都是“lg飛利浦某地分公司”的名頭,儘管誰都知道是合資,但名頭就只能體現出是lg飛利浦公司。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擔任代工廠的南光公司,更是一點名字都不配體現。而基本上這也就說明了新合資公司的權屬。韓方為大,張忠華屬於居中平衡,背靠政府,阻止韓方技術霸權。
至於南光公司的總經理周平和丁盛華,立即就在新公司排名張忠華之下,這讓周平和丁盛華如何不惱火。只可惜木已成舟,他們原本是想利用張忠華取得合資公司的技術話語權,提升他們自己的權力。誰知道在他們眼裡張忠華玩了一手漂亮的偷樑換柱,透過一番運作,把自己弄成了合資公司中的中方技術代表。權柄也立即壓倒他們。
這兩人還不知心裡是如何不平衡,反正現在南光公司內部都知根知底的,眼下都驚了。張忠華原本還是被他們排擠的工程師,因為不懂得“走關係”,跑動周平那邊,被調崗。誰知道這就靠自己殺了個漂亮的回馬槍。
現在南光公司內部的家長都在拿這事教導自家孩子:“你們看看讀書有什麼用,這就是現實的用處,張晨他爸,張忠華叔叔靠著自己的發明專利,連韓國人都不得不重視,現在成了新公司的執行長!十幾億的新公司,都是他說了算!這是什麼,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這話其實有些誇張,韓國人一貫在合資公司中不爭ceo這個職務,這是避免中方政府警惕。他們其實更看重產能控制而不是虛職,比如樸正洙就在新公司裡擔任coo,營運長,韓方的全球供應鏈副總裁的位置,掌握著技術話語權,掌握著大部分核心技術,遠比那些什麼ceo強得多,說卡你脖子就卡你脖子。
這次是韓方確實沒辦法要依仗張忠華,所以張忠華還成立了內部技術委員會,張忠華的技術委員會和韓方的coo共享裝置管理密碼,啟動核心機臺必須有雙方在場,還需要張忠華的簽章。
這些都是合資公司成立的林林總總,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張忠華越加的清楚,自己很需要甩掉公司名字前面的那些名頭帶來的枷鎖。
在這種父母兩邊都忙得團團轉的過程中,張晨擁有最大的自主權。
“吃火鍋,我們要吃火鍋!”
寒假來了,但是聚會小分隊卻意猶未盡,上回集體爬了山,張晨和沈諾一解鎖了獨處約會成就,鄭雪解鎖了和沈諾一閨蜜爬山局氣死韓舟旋成就,小王解鎖了普通體育鍛煉兼電燈泡成就。
大家都在期待下一場的聚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