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爺爺和大山帶著庫娃去了村外的那條河。
庫娃看向這條蜿蜒寬廣的大河,有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他突然想到來了這麼長時間,還從沒有聽說過村裡誰家吃過魚和河裡的東西。
李爺爺帶著他們又走了一段時間,來到一個幾型的河道旁邊,指著一塊巨大的石頭,說道:“庫娃,我發現你的時候,你就躺在這塊石頭上。”
庫娃看向石頭,石頭就矗立在河邊,上面是個平面,不大也就容得一人躺下,庫娃問道:“爺爺,以前有這個石頭嗎?”
李爺爺想了想說道:“我記得是沒有的,大山你見過嗎?”
大山搖搖頭,說道:“這地方我們都不常來,我是沒見過。”
庫娃走過去,爬上石頭,瞬間庫娃感覺到了石頭裡面的靈氣湧動,庫娃明白了,這是個巨大的靈石,不過比較大而已。
庫娃對大山說道:“大山有時間,多找點人,咱把它拉家裡去。”
大山點點頭,說道:“明天我就帶著二傻子過來拉。”
庫娃環顧周邊,沒什麼異常的地方,抬起頭看看天空,心中疑惑自己究竟是怎麼來的。
“爺爺,這河裡什麼東西都沒有嗎?”庫娃問道。
“河裡應該有什麼,什麼也沒有啊,而且那水也不能喝,是苦的。”李爺爺說道。
庫娃走到河邊,雙手捧了點,嚐了嚐,庫娃明白這水根本就是海水,不對啊,就是海水也應該有生物啊,庫娃百思不得其解。
庫娃跟李爺爺說道:“這河水是好東西,能製鹽,等我回去咱們在河邊建個鹽場,村子裡就不用在外面買鹽了。”
李爺爺興奮的跳了起來,連忙問道:“這是真的?”
“放心吧,爺爺,制的鹽比外面的好多了。”庫娃淡定的說道。
李爺爺眉開眼笑,說道:“知道你是個有本事的,爺爺相信你。”
之後的一段時間,四個小子和李爺爺帶著一幫人建起了鹽場,庫娃和小嘎頭在木工坊製作了過濾的工具,又讓大山去準備制碳,村裡閒著的都忙了起來。
半個月後,當第一鍋鹽出來的時候,村裡人都來了,歡聲雷動,紛紛去品嚐新出來的鹽。
幾個小子沒白忙活,這就成功了,只要有河水,村裡就不用再到外面買那高價的粗鹽了。
村裡漸漸地平和起來,該種地的種地,該種甘蔗的種甘蔗,該製鹽的製鹽,晚上家家戶戶,吃著香氣可口的的飯菜,男主人再喝點小酒,整個村子的顯得安逸。
這時候庫娃在家裡院子的躺椅上躺著,旁邊是張小桌,上面擺著茶杯,茶香四溢。
這是他的第二把躺椅,第一把李爺爺搬到自己屋裡去了,庫娃跟他說過要多曬太陽,李爺爺不聽,說自己幹了一輩子農活,太陽都曬透了。
大山在鹽場忙活,二傻子在糖廠忙活,小嘎頭在木工坊忙活,就庫娃閒了下來。
李爺爺拿著茶杯,搬了把小凳子坐到旁邊,問道:“你還想幹嘛呢?”
“爺爺,咱家蓋房子好不好?”庫娃說道。
李爺爺轉頭看看自己家的草屋,說道:“你要是會的話,就去做,蓋什麼樣的。”
“當然是磚瓦房了,那樣才能顯得大氣,住的也舒服。不過,沒有合適的人,我是不想自己動手。”庫娃喝了口茶說道。
李爺爺想了一會兒,說道:“村裡原來有個泥瓦匠,後來進山打獵死了,不過他的兩個兒子,學了點皮毛,不知道行不行。”
庫娃坐了起來,說道:“行,有什麼不行的,不過人家出人出力,最後怎麼算這工錢啊?”
李爺爺一瞪眼睛,說道:“要什麼工錢,這裡哪有用錢的,都是東西換的,現在你做的東西都屬於村裡所有人的,到時候就用東西抵。那哥倆得蹦高樂。”
李爺爺說完,站起身朝外走去,不長時間帶來兩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庫娃起身施禮,兩人趕緊還禮。
李爺爺說道:“這是老趙家的兄弟,老大叫趙福,老二叫趙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