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天之極”和各種一戶一梯、私享spa、空中直升機坪等等一系列的配置加持,“晴空海岸”創造了歷史性的記錄,不僅賣出了天價,還完成了東官第一個豪宅日光的壯舉。而這一壯舉也造就了華隆集團的傳奇,也讓在香島上市的華隆集團股價節節攀升,達到了最頂峰的兩千一百三十億。
時過境遷,無人不讚賞媽媽的眼光,但在幾年前,如此大膽超前的想法,卻沒有人看好。可不管董事會和公司上上下下多少人反對,包括外公都不支援她,媽媽仍堅信華國豪宅市場已經成熟,只是沒有好作品激發眼界高企的紅貴們的購買慾。於是她以自己的股份協議對賭,立下了半年完成百億銷售額,在當時看來瘋狂至極的“必輸協議”,才讓董事會不再反對這天才般的構想,創造了華國豪宅界一天銷售過百億的神話。
林懷恩不太清楚媽媽是怎麼頂著如此巨大的壓力扛過來的,他只是在即將封頂的那天夜裡,戴著安全帽,跟著媽媽林若卿乘坐施工升降機,到達了尚未封頂的大樓頂部。
兩個人站在荒蕪的天空之上,遠望東官灣和香江,那時的東官灣沿岸大多都還是一片工地,漆黑一片,唯有遠處的香江閃亮著燈火,完全不似眼下著高樓林立萬家燈火的勝景。
在那被黑暗籠罩的夜晚,他跟著媽媽站在海風凌冽的頂樓,腳下一片空寂,稍不小心就會墜入深不見底的夜晚,一如渺茫的前景。
他第一次感覺到了建築是如此危險的造物。
不過身旁的媽媽似乎從未想過失敗,也沒有考慮過沒有完成對賭怎麼辦。在他眼中,媽媽是如此的有好勝心,又清高。當年她在成為kbf合夥人的前夜離開,就是因為她業務出色,仍被各種理由卡主不讓她主持超大型專案的建設,而她的心願一直是成為扎哈·哈迪德那樣能建造偉大作品的建築師。
亞美利加看似叢林社會人均社達,實際上你越向上升就越需要人際關係,而想要到達頂峰不僅需要極強的實力,更需要關係,還得看人種。
沒錯,越是缺什麼,就越是宣傳什麼。
就跟打了激素增肌的健美達人似的,明明靠嗑藥才練了一身油光水滑的腱子肉,卻嚎著嗓子滿世界賣力的證明自己全靠練,一點藥都沒有嗑過。不僅如此達人們還極為熱衷的指責別人的肌肉是磕了藥才練成的,仗著自己資本護體粉絲多,對他人進行網暴。
大概亞美利加也是如此,並且正逐漸朝著魔怔的狀態演化,像是說著說著自己都信了他們是種族最平等的國家。
媽媽在kbf遇到了看不見的天花板,但凡有機會成為地標建築的案子,通通與她無緣。加上這時華國發展加速,外公隨著年紀增大,逐漸精力不濟,也拋下了往日和她的間隙,三番五次的主動要求她回國。
於是媽媽就先行回了國,可回國之後,發現華隆的經營理念與自己背道而馳,也不止是華隆,當時整個房地產圈都沉浸在城市化的狂歡中,每個人都想要賺快錢,幾乎沒有企業在認真的做建築,他們只是修建了一棟又一棟粗鄙不堪的醜陋水泥養殖場,將人當做牲口一樣圈養在裡面。他們完全不在乎建築的初衷,也不在乎城市並不是野蠻、粗俗的,毫無精神的載體,他們只想要圈錢。
林懷恩知道有潔癖的媽媽厭惡這種感覺,並試圖努力的想要改變它。
“晴空海岸”就是她隱忍多年,奮力反擊的作品。的確如此,只此一戰,確實是讓媽媽靠著專業、理性和超前的眼光,向外公、向業界、向周圍的所有人證明,自己絕不是隻靠家族餘蔭庇護的二代,能坐上華隆總裁的位置,更不是因為投胎投的好,而是實至名歸。
她的堅持使得她一戰成名,登上了福布斯。也正式從外公的手中接過了華隆的重擔,成為名副其實的執掌者,而不是一個花瓶和擺設。
媽媽理所當然是他的偶像。
但他一點也不想成為媽媽那樣的奮鬥狂人,他一點也不想承擔那麼多的責任,也沒有一點什麼遠大的理想。網路上說不想創業的富二代就是一個好富二代,他就想當一個可以混吃等死,玩物喪志的好富二代。
跟他爹一樣躺平。將來父子兩一起過退休生活,一個當老白臉,一個啃老,這個家庭多幸福美滿?林懷恩就是這樣想的。
可他媽不允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