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面太有故事感和電影感了!斯哈,什麼時候上線,我的錢包已經準備好了!”
“今天中午12點啊,前面預售的是普通版。限量版要搶的,只發售20萬張。典藏版也是,只發售10萬張。”
“什麼?才發售20萬張!華測,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們?怎麼就20萬張,根本不夠買的啊。現在就希望我的同擔,不要太兇殘qaq。”
“你在想什麼,搶這個限量版的可不止顧哥粉絲。還有我朋友圈的所有黃牛,都在搶想要溢價賣出去。”
“靠,我看到微博突然多了一波外國ip。居然南韓粉絲和東南亞粉絲也來了,介個男人,其實他沒那麼好啊!(先脫粉一分鐘,老公對不起,讓我搶到限量版我就恢復粉籍)”
“典藏版有什麼,華測怎麼沒說啊。也有這個刻印親籤海報嗎,@華測。”
“沒有,這個海報是限量版才有的。典藏版公佈的是內含金屬手提箱、顧璟奕專輯拍攝時的撕拉片以及膠片相機一個。”
“撕拉片是什麼?不太懂。”
“百度回來了!我丟,太強了!老公嗚嗚嗚,與撕拉片相比,刻印海報也突然間沒那麼想要了。非要二選一的話,我選典藏版。”
“確實,我是玩攝影的。不知道什麼是撕拉片的人,應該都知道拍立得吧?撕拉片就是拍立得的進階版,拍完後需要手動把相紙拉出來,等顯影后再撕開,就能得到一張獨一無二的照片。和普通拍立得相比,撕拉片的底片更大,畫質更細膩,色彩也更濃郁,還自帶一種復古的顆粒感,真的超有氛圍感。”
“看到樓上有同好揭秘,那我也稍微說一下吧。其實撕拉片最大的好處是能最大程度還原人物真實狀態,不像精修圖那樣千篇一律,在證明顏值這件事上,比寸頭或者是證件照還權威。就顧璟奕這個顏值,哪怕不是為了專輯我都想入。太適合顏狗了,想象一下,一撕一拉間,他的盛世美顏也猶如畫卷一樣慢慢呈現,我的天,太有參與感了!”
“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稀有小卡,顧璟奕還是太有誠意了。撕拉片的成本可比稀有小卡貴,最關鍵的還是可玩性強。儀式感滿滿,一撕一拉就能帥到人眼前一亮。撕拉片可是拍一張少一張,顧璟奕真的是天才!”
“我學攝影的師兄說,撕拉片自帶的復古濾鏡和電影質感,讓照片很有故事感。無論是什麼風格,撕拉片都能完美駕馭。啊啊啊,我一個圈外人都心動了。1088元的典藏價格真的不貴,典藏也是12點開通嗎?我也想搶一下試試看了!”
粉絲的狂熱直接轉化成了驚人的購買力,當專輯預售通道開啟限量版和典藏版的通道後。
僅僅一分鐘,10萬庫存的1088元典藏版全部一售而空,
家家戶戶傳來了一聲聲尖叫,搶到的喜悅不已。而沒搶到的粉絲也不敢摔鍵盤,又開始重新整理頁面去搶限量版。
上線一分半,20萬張庫存的限量版也全部售空,
這可就愁壞了那些沒有搶到專輯的粉絲,閒魚上限量版和典藏版《將故事寫成我們》直接被炒到了原來價格的7-8倍。
而普通版的預售銷量,也在緩步增長。
到了今天,普通版的預售銷量也有70萬張了。也就是說,顧璟奕三個版本的專輯總預定量就突破了驚人的100萬張。
百萬銷量?不過爾爾!
顧璟奕光是預售銷量,就達到了無數內娛歌手這輩子都達不到的巔峰。
更讓人眼紅的是,看這個走勢,估計等到正式發售的那一天,預售數量也不止百萬張,到時候,可能會是一個更讓人震撼的數字。
圈內各大公司都坐不住了,截止到今天。
顧璟奕的這張專輯光是預售出去的,三個版本賺到了3.06億!
好傢伙,真以為這是歡樂豆嗎?
早知道哪怕是華測,不算上顧璟奕的音樂專輯收入。去年一整年的上市財報利潤也就2.7億,這可是華測啊!
雖然顧璟奕其中一個人就創造了2億的利潤,但這個資料也在眾影視公司能夠想象到的空間內。
誰又知道音樂專輯這麼賺錢呢?僅僅一個預售銷量就勝過了他們一兩年的努力。
華測,趙清歡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林總,哪有你說的那麼瀟灑。3.06億是還沒有分配的收入。專輯銷售收入需要經過多環節分配,其中製作與物料成本、實體成本、內容製作都要花錢啊。還要和線下渠道和線上渠道以及電商平臺分成,要花錢在營銷和預熱上,還要與藝人分成。我們實際上到手的,在扣除稅費之後的淨利潤也就818萬而已了,僅佔總收入的百分之2.7。”
趙清歡笑盈盈地回答著,坐在對面的顧璟奕聽到後忽而笑了。
察覺到的趙清歡給了他一個“和善的笑容”,語氣卻還在示弱:“對呀,實體專輯真的不賺錢的。小顧一個人分成是百分之20+版權,我們華測承擔的大頭成本。什麼賺大錢啊,不過是給頂流打工罷了。”
“啊,還可以賣周邊嗎”,趙清歡語氣一下子驚喜起來。
“好主意哦,謝謝你的點子啦……”
一通電話結束通話後,顧璟奕似笑非笑的看著趙清歡道:“姐,你今天真的好奇怪。不是平常的你啊,我剛剛還以為我走錯辦公室了呢…”
“臭小子,我這麼說不還是為了從穩定性因素出發嗎。”
趙清歡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她當然說的都是實話卻沒說全。
一張專輯除去實體版本,還有數字專輯、流媒體分成、周邊二次銷售能繼續補充利潤。
唱片公司利潤薄是恆古不變的,哪怕是實體專輯時代。唱片公司淨利潤率常低於5%,是靠下載賺錢。
而流量時代,則依賴藝人ip變現。
作為顧璟奕ip最大持有者的從來都是顧璟奕本人吶,他這張實體專輯除去歌手身份還有全專詞曲作者+版權持有者身份。他的收入遠超公司利潤,頂流藝人分成比例通常為銷售額的15%-25%(不含稅)。
華測給顧璟奕的是中間區域的
20%,他光預售銷售額就拿到了6120萬元。
這僅僅只是演唱者這部分的收入,詞曲創作版權收益還沒算進去。
根據國際標準,作為詞曲作者的顧璟奕能從每張專輯需收取8%-10%的版權費。
什麼是批發價呢,一般來說約為售價的50%
即普通版84元/張,限量版199元/張,典藏版544元/張。
按照銷量,顧璟奕詞曲版權收益就拿到了1530萬元。
這還不算全部,後續數字專輯和流媒體版權都沒有計入預售收入部分。
流媒體平臺按播放量支付,如q音樂0.05元/首/人計算。像那些榜單靠前的歌曲,長期收益可達千萬以上。
假如播放量是3億,年數字收益:就是10首歌x 3億x 0.05元= 1,500萬元/年。
前不久知名樂評人在社交媒體認證,《情人》全球流媒體30億播放量。這是算上了國內 q音和網抑雲以及國外聲破天和油管的合計資料。
可不是隻有國內流媒體給錢,國外也一樣的給。
光流媒體分成,顧璟奕去年兩張專輯就拿到了相當可觀的數字。
具體多少不能說,但收入已經遠遠超過顧璟奕出道以來所有影視作品加起來的片酬了。
那顧璟奕到底在流媒體平臺佔據什麼樣的排名呢?2018年年底q音在微博公佈了白皮書盤點。
在男歌手熱度top100、男歌手口碑top10榜l等多個榜單,顧璟奕的名字就是清一色的掛在第一。
有好事者將這些榜單拼接在一起,顧璟奕的排名變換就是一條直線。穩得讓人可怕,在榜單上“掛窗簾”。
海外流媒體就更不用說了,顧璟奕是前所未有的強。就像黃面板的喬丹一樣,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海外對華夏的印象。
這也是為什麼通常頂級歌手比頂級演員更賺錢的原因,公司賺的少但歌手賺的多啊。
所以像很多無良唱片公司,都會在籤合同時在版權這一塊動手腳。
像泰勒、鄧紫其,都吃過這個虧。
假如顧璟奕專職歌手,他賺的其實比演員更多。
雖然顧璟奕做不到和李榮昊一樣,不讓外人賺一分錢。在部分歌曲,和其他人一起合作編曲。
卻並不影響收入,他僅支付合作者費用。這個費用通常來說,僅僅是單曲編曲收入的30%-50%左右。
用這張《將故事寫成我們》來說,也就200萬左右。
編曲與作曲完全不同,作曲是在填詞的基礎上寫一條人聲的旋律。
而編曲,是在作曲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樂器伴奏。
顧璟奕最多自己把控一下大方向,把其他的支線方向外包給其他編曲家。
這些工作繁瑣又耗費時間,顧璟奕假如全部自己完成。他需要整天整天的泡在音樂室,一種又一種樂器的去適配。
這些工作會耗費顧璟奕大把大把的時間,他隨便抽個半天拍個廣告。收入覆蓋這點支付給編曲家的成本,不過九牛一毛。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幾乎很少有人吹“百分百純原創”,也就李榮昊那個異類啦。
讓華測更眼紅的還在於版權,作為版權方的顧璟奕永久享有專輯母帶權益。
像影視ost授權,單次可達50萬-200萬元。
而有人翻唱歌曲,將按次收取版權費。包括但不限於,音綜選手翻唱歌曲、綜藝用作片頭曲、歌手在商演或演唱會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等。
一次幾十萬雖然不多,但次數積累下來也是很可觀可觀的收入了。
趙清歡在心中這麼一算,越算越酸。
光這次《將故事寫成我們》專輯預售銷量,顧璟奕就已經賺7067.5萬元。
她剛剛還真沒說錯,華測真成“頂流打工人”了。
這麼一想,她看向顧璟奕的眼神也越來越耐人尋味。
“璟奕,華測真的對你就差掏心掏肺了。”
趙清歡雙手抱在胸前,目光幽幽的說道。
“姐,可不興這麼說的啊。我數字專輯銷量也就拿百分之30啊,這方面公司可是拿了百分之40的分成。”
顧璟奕擺手,語氣特意加重提醒道。
“那不一樣,華測到手的百分之40是需要覆蓋發行和運營成本的。你到手的,就是純利潤。”
趙清歡就更加幽怨了,雖然確實華測在數字專輯領域賺的比實體專輯多很多。
但也要看和誰比啊,和顧璟奕這傢伙一比真的要破防了。
顧璟奕極少看到她這副樣子,印象中的趙清歡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副叱吒風雲的女強人形象。
很少有太多感情外露的時候,也是她今天真的受到了刺激才會這樣。
顧璟奕想了想,開口道:“沒事的,清歡姐。我亞洲巡演不是快開了嗎,到時候帶你吃肉!”
歌手最賺錢的就是演唱會,收入除去門票收入。還有贊助商植入廣告收入,以及周邊應援商品收入。
行業慣例,頂流都是拿分成收入。
原創藝人分成比例佔據總收入25%-30%,而公司要承擔成本後與主辦方分賬。
舉個例子,如果顧璟奕的演唱會在類似於鳥巢的頂級場館展開。人數是5萬座,平均票價是600元。
那麼單場演唱會下來顧璟奕無風險拿稅後的1400萬,華測承擔風險賺2310萬。
總不能什麼好事都讓顧璟奕這小子一個人都賺了吧,那華測肯定撂挑子不幹了。
趙清歡這才喜笑顏開的給顧璟奕泡茶,問他來辦公室的目的。
顧璟奕聊完專輯進度之後,又提了一嘴撕拉片的事情。
“趙總,撕拉片我一共拍了8種。撕拉片中含蝴蝶元素的機率會不會有點低了,8張中只有3張才有。如果粉絲們沒有抽到,會不會高價去黃牛手上拍?”
作為重新炒撕拉片的人,顧璟奕很清楚這對他粉絲來說將是多大的誘惑。
就像抽盲盒一樣,不抽到喜歡的款不想停手。會一個勁兒的氪,或者是去閒魚或者黃牛手上買溢價產品。
“這個機率已經很良心了,蝴蝶元素撕拉片就類似於盲盒中的隱藏款。我一開始想設定成十分之一的機率能抽到,你不讓。璟奕,你應該知道。作為藝人,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也不可能一直為粉絲考慮,有些東西存在即合理。如果沒有稀有款,何來的珍惜呢?”
趙清歡溫和的勸慰著,心裡卻莫名的安定下來了。
顧璟奕果然是個重情義的孩子,她看人的眼光沒錯。
“璟奕,你個人工作室準備的怎麼樣了?沒什麼問題的話,就在6月底開業吧。”
“啊?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顧璟奕有些驚喜的叫出了聲。
6月31日顧璟奕在微博中正式公佈工作室成績,微博熱搜都被他一人佔據。
#顧璟奕工作室成立#、#顧璟奕獨立#、#璟妃過年了#
顧璟奕宣佈工作室成立的微博下,粉絲們都樂開花了。
“啊啊啊,璟帝登基!!!臣妾參見陛下!!!@顧璟奕工作室這就是本宮的新家嗎?速速把玉璽(公章)呈上來!以後打江山有根據地了!工作室速速營業,本宮要看到自拍、花絮、行程、新代言!懂?!”
這條微博代表大多數顧璟奕粉絲的心態,她們自稱璟妃就是對顧璟奕有很強的佔有慾。評論發出,很快就被粉絲們頂到了最上面。成為顧璟奕這條微博下,熱度最高的。
其他按照熱度排序,第二到第五分別是:
“淚目!我哥終於有自己的工作室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資源選擇更自主!團隊更專注!宣發更給力!告別狗公司拖後腿!@華測娛樂以前是合作,以後請叫顧總!顧璟奕個人工作室時代開啟,內娛真正的資本來了!新專輯大賣只是開始,電影、高奢、國際路線通通安排上!璟妃們,護駕!衝!”
“嗚嗚嗚崽崽長大了!有自己的小窩了!媽媽好欣慰!從出道就盼著這一天!工作室的小夥伴們要好好照顧我們璟奕啊,他工作起來太拼了,記得提醒他吃飯睡覺!以後生日會、見面會、周邊都可以自己搞了,再也不用受制於人!撕拉片?以後咱自己印!蝴蝶款管夠!(開玩笑的,聽工作室的)崽崽勇敢飛,媽媽永相隨!”
“工作室地址在哪?!裝修風格是什麼?!logo誰設計的?!(顯微鏡已備好)。要求不高,配得上我哥內娛史無前例的“九奢代言人”的身份就行!第一份官宣圖呢?九宮格自拍可以安排了嗎?另外,@顧璟奕工作室請務必注意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反黑組已就位。”
“成立工作室的時間點……在專輯預售打破紀錄、撕拉片引發熱議之後……他是要把‘將故事寫成我們’的承諾落到實處啊!用獨立自主的方式,繼續書寫和我們璟妃的故事!這個工作室,就是他和我們共同未來的起點!好浪漫!顧璟奕,你真的很會!@顧璟奕工作室請記錄好我們故事的每一章!”
顧璟奕看到這最後一條時,也特意打電話給林澤。讓他登號,給這條評論回一個愛心的表情符號。
媚粉?不。這只是顧璟奕的愛豆自覺罷了,他就是這麼寵粉的男人。
果然,這個舉動很快被璟妃發現了。
粉絲們士氣高漲,凝聚力也是。一個個的卯足了勁兒,勢必要給哥哥新專再創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