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有問題嗎?”
陳凡微微蹙眉,總覺得不正常,這位老師的眼神怪怪的。
其它老師的眼神也不對勁。
“哈哈……我就是好奇,你可是知名作家,咱們政治經濟系的老師們,可都盼著你呢。”潘榮林反應很快,打了個哈哈。
眼前的小年輕,可是麻煩精!
不過是來上學的,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亂來吧?“陳凡同學,還真是巧合,我正好是你們班的輔導員,潘榮林,以後叫我潘老師就行。”
潘榮林介紹完,拿出兩份表格:“這個是入學表格,還有這個是人民助學金的申請表,你先填一下。”
陳凡把助學金的申請表拿出來:“潘老師,這個一定要填嗎?”
陳凡是真沒興趣,填了也沒用。
拿不到的!
後世的人經常說,八十年代上大學不用交錢,學校每個月還給發錢,指的就是這個人民助學金。
助學金一共分三個檔次,甲等最高,每個月有 19.5元,除此之外,還有 3元的貧困補貼。
相當於貧困生每個月能拿到 22.5元,在這年代,一個人的生活的話,可以過得相當不錯了。
後世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個錢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的,是針對貧困生的,家庭條件好的,是沒有的。
陳凡如果不寫作,還是有資格的,他們家就父親一個工人,就算申請不到甲等,申請個丙等,還是夠資格的。
“這個你隨便填吧,就你個人的情況,只能領個最基礎的生活補貼,每個月 5元。”潘榮林莞爾。
陳凡的資料,背調時早收集了。
隨便寫一篇文章,就頂普通工人半年工資,還有出版的小說、社評集,都是暢銷書,稿費不是一般的高。
對於這種經濟條件好的,學校也會象徵性的發放 5元補貼,免得顯得過於區別對待。
不過在這之外,京大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比如糧食定額,每個月有 45斤,而且細糧多、粗糧少,雖然陳凡並不在乎這個。
等陳凡填好表格,潘榮林又拿出一張表格:“這個是體檢表,你自己收好,過兩天學校會組織帶你們去京城大學醫院體檢。”
八十年代上大學,體檢是在大學這邊完成的。
新生入學時,學校會組織學生,在學校的醫院、或者指定的醫院進行體檢,體檢完成後才算正式入學。
如果體檢沒過,情況不嚴重的話,學校還是很人性化的,會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治療或調整,然後再次體檢。
如果情況較為嚴重,會影響到學業,可能會被調劑到其他對身體條件要求相對較低的專業。
比如有些專業,視力要求較高,近視的學生就會被調劑到其它對視力要求沒那麼嚴格的專業。
但如果體檢嚴重不合格,影響到正常生活、學習,或者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情況,是有可能被退學,或者休學的。
交代完這些情況,潘榮林又說:“你的宿舍樓在 28號 315,走吧,我帶你過去,熟悉一下。”
陳凡是選擇住宿的,但住不住還不是自己說的算,學校雖然偶爾也會查寢,但這事兒,也不是不能解決。
“麻煩您嘞!”
有人帶路,還是輔導員,陳凡自然是樂意的,一路上熟絡地跟潘榮林聊著,算是過了把“侃爺”的癮。
潘榮林暗暗鬆了口氣,這個學生不難相處,並不像之前的印象中那樣,是個麻煩精,以後應該不會隨便惹事兒。
陳凡過來時,宿舍裡只有一個人。
就是剛才報名時看到的“大齡”學生,看模樣的話,應該有個二十七八歲,穿著一件洗變色的短袖,但一身鼓鼓的肌肉,看樣子應該是長期幹活鍛煉出來的。
“哥們,您好,我叫陳凡,以後咱們就是舍友了。”
“你好,額叫孫平安。”
“孫哥,聽您這口音,像是西北那一塊的?”
“對,老家榆林的。”
“黃土高坡啊,難怪能養出您這樣豪邁魁梧的漢子,就孫哥你這膀子,一隻手估計就能把我提起來。”
潘榮林聽著,暗暗好笑。
這個陳凡,是有點貧,但確實不難相處:“行了,你們等會兒再聊,給你們交代個事兒。”
把書桌下的帶靠背的板凳拉了出來,潘榮林介紹道:“這玩意你們可得看好了,畢業時要交還的,不然畢不了業。”
“別看這玩意兒不起眼,看電影、開大會、校慶什麼的,都要用到,在京大代代相傳,不知道坐過多少風流才子呢。”
“沒其它事了,你們聊著,好好相處,以後要住一起四年呢。”
交代完了,潘榮林就撤了。
報名處那邊,事情還多著呢,送陳凡過來,主要是想借此瞭解一下,看這個學生好不好相處。
“陳凡,你的行李呢?”
“擱家裡頭呢,明兒再搬過來,今天就是過來報名的。”
陳凡應了一句,仔細地觀察宿舍,都是上下鋪的鐵架床,放了三張床,可以住六個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