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幾天,反正也沒事兒。”周靜姝伸了個懶腰,往沙發上一靠,拿出手機開啟寶貝回家的 app,又一次翻看起來。
好幾年了,一直沒動靜。
對於找到親生父母的事情,周靜姝已經不抱太大指望,只是這麼多年來,養成時不時翻看的習慣。
偶爾也會想起腦子裡出現的聲音:“丫丫、弟弟、照顧弟弟……”
看了一會兒,周靜姝就關掉 app,開始上網衝浪,微博上都是過年的話題,非常熱鬧。
翌日,周靜姝和陳言澈就在桂林閒逛,感受當地春節的氛圍。
陳言音也沒閒著,叫上陸游去看老房子,很具有當地特色的紅磚瓦房,屋頂都破了幾個大洞。
門前還有一棵二十米高的銀杏樹。
再往前,就是一大片田野,現在光禿禿的,但等水稻播種,綠油油一片,景色肯定非常好看。
“這地方不錯!”
陳言音訊頻點頭,止不住地揚起嘴角:“回頭找個設計師,按照你們這裡的特色,設計一座農家大院。”
陸游搖頭:“沒必要吧?一年也住不了幾天,建個兩層的小洋樓,爸媽住著舒服點就行。”
陳言音白了他一眼:“宅基地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比城裡的商品房強太多,要建就建好點,住著也舒服。”
“就這麼定了!”
不等陸游提出反對意見,陳言音繼續往前走,繞著山腳下繞了一圈,對這邊的環境,越看越滿意。
該說不說,桂林處處有美景。
雁山鎮的風景也極好,跟桂林的景區一樣,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孤峰、峰叢、溶洞等特徵。
最近兩年,桂林到雁山鎮的公路擴建,交通極為便利,時不時就有遊客跑過來,以這樣的趨勢,遲早能發展成景區。
逛了一圈,回到家中,陸燕正好帶著倆孩子過來,見到陳言音,倆孩子就撲過來,一口一個舅媽,很是親暱。
陪倆孩子玩了一會兒,陳言音看向陸燕:“姐,咱們這兒遊客還不少,剛才碰見好幾撥人。”
“是有一些。”陸燕點頭。
想了下,又說:“跟景區沒法比,逢年過節才有一些,去年三月三時,來的遊客就很多。”
陳言音問道:“要在這裡投資一個度假村,會不會有人住?”
陸燕微微一愣:“鎮上有幾家旅館,生意其實還行,主要是競爭不大,要是跟景區一樣,肯定沒多少人住。”
“怎麼,你打算建?”
“回頭考慮一下。”陳言音笑道。
想了下,又說:“姐,有沒有想過去京城發展?跟爸媽一起,都搬去京城,我再給你們找個專案。”
陸燕搖頭:“可別,京城是好,玩幾天還行,我呀,還是習慣老家的生活,就不給你們添亂了。”
“燕子說得對。”
陸母在一邊聽到,插了一句:“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我們這一輩子,就習慣在老家。”
“將來你們有孩子,過去幫你們帶兩年還行,要讓我們一直住在京城,那可不行。”
聞言,陳言音苦笑。
說白了,就是不想麻煩自己,怕給陸游增添壓力,既然這樣,那就建個度假山莊之類的給他們管理。
都是家人,肯定要照顧好。
家裡是有這種傳統的,無論是父母,還是哥姐,結婚之後,都會把家人安排好,家裡的氣氛才會好。
至於要怎麼建,還有待考量,必須有足夠的特色才行:“回頭找小五和靜姝,讓他們出一些主意。”
陳言澈和周靜姝已經出門。
坐上竹筏,遊蕩於陽朔的十里畫廊,陳言澈想了一會兒:“咱們小時候不是來過,都沒什麼印象了。”
“我也沒印象,哪會兒太小,記不大清,四姐哪會兒比較大,應該能記得。”周靜姝微笑,拿出手機拍照。
接連拍了幾張,都不滿意,碰上過年,遊客蜂擁而來,河上到處都是竹筏,拍的也全是竹筏。
收起手機,往後一靠,換了個舒服的姿勢欣賞美景。
在他們前方十幾米的竹筏上,是一對小夫妻,帶著一個小女娃兒,女娃兒很活潑,站在父親懷中,朝著山水有節奏的揮手。
嘴裡似乎還哼著歌謠。
見狀,周靜姝微微地揚起嘴角,好可愛的小傢伙,可當視線落在小女娃手腕上,瞬間就縮起瞳孔。
“手鍊,小五,看手鍊。”
聲音不大,像丟了魂兒一樣,要不是靠的足夠近,都聽不清。
ps:今天先一更,熬夜熬不住了,今天早睡調一下,感謝大家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