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寧微微點頭,又說:“對了,你們那邊彩禮要多少?我們家也就普通家庭,也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
聞言,陸母、陸燕臉色微變。
故意挑事來的吧?彩禮要多少,你又不掏錢,出不出的起,跟不跟得上,和你有什麼關係?娶你,彩禮倒是真的多。
足足要走 38萬,還要買房買車,為此還找親戚借錢,一直到前兩年,才把這些債還清。
陸燕琢磨,大嫂怕是故意來打聽的,要是給的多,超過 38萬,她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陳言音不瞭解,自然猜不透。
只是把自己跟彩禮掛鉤,她就很不喜歡:“家裡沒說過這個,我也不清楚,桂林一般給多少啊?”
聞言,陸燕揚起嘴角:“桂林這邊倒沒多少,一般是 5萬 8萬,如果娶外地的,就要看女方那邊。”
說著,看向曹寧:“像大嫂那邊,要 38萬,入鄉隨俗,一般都是按照女方那邊的標準。”
“按女方的標準?”陳言音追問。
見陸燕點頭,陳言音故作哭喪的表情:“姐,能不能不按女方的標準的,就按你們桂林的標準來。”
一家人都有些懵。
陳言音解釋道:“我家在京城,老家在閩南,兩個地方都沒有彩禮啊,京城只有禮金,閩南叫聘金。”
“那不一樣?”曹寧問道。
“嫂子,不一樣的。”
陳言音急忙搖頭:“京城的禮金是雙方家長都要給我們,一般是萬里挑一,或者天長地久,也就是 10001元,或者 9999元。”
“這麼少?”曹寧驚訝。
陳言音嗯嗯點頭:“那可不,如果是閩南,那邊只有聘金,跟嫁妝對應的,聘金多少,嫁妝就要往上加,有些地方要翻倍。”
“嫁女兒還得往裡倒貼?”曹寧故作驚訝,心裡暗暗不屑。
“基本都是。”
說到這兒,陳言音眼珠子一轉,挽著陸母:“阿姨,要不你多給點,我再跟我爸多要點嫁妝。”
陸母被逗樂,這姑娘真招人稀罕。
話裡話外,其實都表明一件事,彩禮問題上,不會讓大家為難,這一對比就會發現,老大媳婦……
見此,曹寧心思複雜。
陳言音要的彩禮少,那是她自己傻,這錢省下來都在老兩口手上,將來有的是機會摳出來。
但她也鬱悶。
陳言音還沒進門,家裡人對她就極為喜歡,一個個的,都把她捧手心上,自己反倒可有可無。
不過跟錢比起來,這些都無所謂,於是接著問:“言音,你們以後定居京城,將來要買房吧?”
“京城房價那麼高,一平米就要好幾萬,家裡的條件你也看過,恐怕給不了什麼支援。”
“將來還得靠你們自己。”
聽她說完,陸母皺起眉頭:“老大媳婦,你說這個做什麼?你們買房,家裡出的錢,小遊將來要買房,將來我們肯定要出一筆。”
“媽,我沒其它意思。”
曹寧摸了下鼻子,接著說:“京城房價多高,一平米好幾萬,首付就要上百萬,你們老兩口能有多少。”
“有多少拿多少!”陸母咬牙。
知道陳家有錢,但將來小兒子要買房,老兩口也不會幹看,該怎麼來,就得怎麼來。
“阿姨,房子不用您操心。”
陳言音挽著陸母,微笑:“我爸媽早就準備好了,不用再考慮買房的事情,直接就能住進去。”
“等過幾年,我們兩個都博士畢業,陸游要再買房子,以我們倆的工資,也沒什麼壓力。”
聞言,曹寧訝異,好奇地問道:“你們家還準備了房子?買在哪裡,多大的啊?”
陳言音嗯道:“我出生那年,家裡就買好了,算下來,都二十多年,房子還真有些舊,不過重新裝修過,還是挺好的。”
“二十多年,那不成老破小?”
“老,確實夠老的,那房子應該有兩三百年,就是京城的那種四合院,電視上經常出現。”
“你們家住四合院?像電視劇《正陽門下》那樣的?很多住戶住在一塊,也叫大雜院?”曹寧微微地撇嘴。
陳言音莞爾,微微點頭:“就是那樣的,不過不是大雜院,整個院子都是自己家的。”
說著,對陸父、陸母說:“叔叔、阿姨,以後你們到京城,不用擔心住不開,我爸給我的院子是三進的,還帶一個跨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