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哈哈大笑,主持人都懵了。
任軼男趕緊找補:“不是,劉院士,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是留學生在國外職場的境遇,都是阿三留學生在國外職場的境遇。”
“我知道啊。”劉華笑著說:“你們當時不是說了嗎?對照組是阿三,我就衝這個才來的,要不然我閒著沒事兒,討論留學生幹嘛?”
“那您對於我們的留學生就沒有什麼寄語嗎?”
劉華擺擺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老早以前偉大領袖就說過了,等學到了真本領以後,就趕緊回來建設國家,別擱國外裹亂,真要是想實現什麼自我的人生價值,咱們這片熱土,有的是機會。”
有個心理學的專家笑著說:“我算是看出來了,劉院士今天專門是來吐槽阿三家的,對於咱們自家的孩子,他很敷衍啊。”
劉華笑著說:“不是敷衍,而是我們家自家的孩子都已經能到出國留學這個地步了,他知道好歹。”
“大家不要聽市面上那些謠言說咱們國家的教育不發達,其實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全世界獨一檔的,全世界最開明、最高明的教育就在我們這兒。”
“為什麼這麼說?”有人問道:“我們自己怎麼沒有這種感覺?”
“過去咱們偉人說過要讓學生學習哲學,學習政治。”劉華解釋道:“這可是極其高明的一種做法,除了咱們國家的學生,世界上隨便一個,其他國家隨便一個學生能對社會、對軍事、對國際關係侃侃而談嗎?”
劉華搖搖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學生能做到這一點,只有咱們可以,因為我們充分了解了這個社會的發展,從咱們國家學生,其他國家的學生普遍不知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在咱們國家,大家對這些知識點司空見慣,但是他們還真不知道,外國學生不知道這些。
底下有個觀眾要過話筒:“劉院士講的非常正確,我有個留學生的同學,是從北歐來的,他壓根兒就不瞭解什麼生產力、生產關係,甚至有一些基本的政治邏輯問題,他也不知道,因為他們以前沒有學過。”
有人在底下竊竊私語:“我說,怎麼跟外國同事聊天兒那麼費勁?很多那麼明顯的常識他們都不懂,原來是教育的缺失啊。”
劉華笑了笑:“所以就這種情況,你說。阿三家的人已經擔任國外高管了,你認為能有什麼好?”
有個報紙主編提起反對意見:“既然像您說的那樣,我們國家留學生這麼優秀,為什麼他們擔任不了高管?”
“第一,因為我們大部分留學生學的是理工科,第二,因為我們跟阿三比,有先天的有缺點。”
“什麼缺點?”
“我們的母語是漢語,阿三的母語現在就是英語,他們很自然的就能融入到整個英語的環境當中,語言的暢通交流很自然的就能消除隔閡。”
“這應該並不能成為阿三家的人可以擔任高管,而我們不能的原因吧。”
劉華點點頭:“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放心阿三家人,不放心我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