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光輝歲月

第934章 Pink Floyd

首先就是效果器,pink floyd幾乎是使用效果器和各種裝置的祖師爺,並且作為一個開創者,pink floyd幾乎已經把所有路都走到後人無法走了。他們甚至在一首曲子裡面,讓一隻狗跟著曲子叫完全程。

當一首曲子效果異常重要時,氛圍就成了可以追求的目標,人聲反而會成為阻礙。

其次就是和聲了,和聲是pink floyd第二個絕招!無可爭議的,pink floyd的和聲幾乎是同期樂隊中最優美的。和聲的水平甚至是到了拉出來都能單唱《the great gig in the sky》的地步!

經過和聲,人的嗓子已經被符號化了,沒有性格,本質也就是另一個樂器,你根本也不用管是誰唱的。但是這和beatles還不同,蟲團並沒有嗓音劣勢,而是雙主唱,列儂和麥卡特尼都是頂級嗓子,聽出是誰唱得就知道是誰寫的歌。

當然如果你問pink floyd為啥不乾脆不要唱了,那水爺可不幹了:“我寫得這麼有內涵的詞怎麼辦!”

所以pink floyd的唱部分,主要就是用來宣傳政治理念的,詩朗誦都可以,換了誰唱都一樣,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

pink floyd的嗓音劣勢同時造就了他們氣質的來源:無限追求音效和音樂!

如果有一個神嗓主唱,pink floyd這種特質就危險了,世界上會多一個主唱樂隊,原地球封神的pink floyd也許就沒了。

因為在寫曲子時,各種特質比重是要調配的,如果嗓子好,必定主要的表現力都要放在嗓子上面,精彩點也主要集中在人聲,樂器相比之下就沒那麼重要,也就不會有寂寞爺大神驚世駭俗的solo。

想象一下如果水爺要是有皇后的嗓子,他還會天天玩效果器玩成神麼?

有那功夫刻苦鑽研還不如多磕點藥泡泡妞呢!所以水爺也是揚長避短自學成才的一代宗師。

其實在這裡的意思是,嗓子是父母給的,算是先天優勢,這個優勢有時候有用,但有時候會阻礙你另外方面的發展。但是現在水藍星的邊浪,就是嗓子其他多能兼顧的一個大神!

另外,神嗓主唱一般都帶有鮮明的偶像力場,大部分人沒記住一個樂隊之前就很容易記住一個英俊的主唱,這在音樂這個盛產英雄的領域是極為佔便宜的。

像pink floyd這樣,在一眾偶像氣質爆棚的主唱樂隊中,純粹做音樂、做旋律做到世界範圍唱片銷量前三,即使是在歐美這樣大眾有良好音樂素質的地方,也是地獄級的難度吧?

因此我們也許可以說,pink floyd比其他神嗓樂隊離音樂這個概念更近一些。因為其他樂隊更多是“歌”,而pink floyd是“音樂”。

pink floyd在這一點上的劣勢其實很明顯,因為可能大部分人一開始對pink floyd幾個成員的印象都是很模糊的。

很多從來不聽音樂的人也許都聽說過上個世紀最傳奇的偶像之一列儂,但是跟披頭士地位相差不多的pink floyd,卻並沒有一個鮮明的個人形象,這當然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pink floyd在音樂上的成就和偉大。

當然,玩音效容易走另一個極端:徹底忽略音樂。這也是寂寞爺重要性的體現。

水爺曾經有一段時間失心瘋了,想要拋棄所有樂器,用什麼鍋碗瓢盆,外加一些個效果,弄一個專輯,是寂寞爺的平衡阻止了水爺的極端。寂寞爺畢竟是個音樂家,他是追求好聽的,畢竟如果噪音也算音樂,那還彈吉他幹嘛?

除去了神嗓的浮華,音樂的本質在pink floyd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般來說,一支樂隊每個樂器的音軌是彈奏樂器的那個人完成的,吉他不會幫助鼓手寫鼓手的部分,貝斯也不會過問吉他,也就是說,必須每個位置都是最頂尖的,寫出屬於那個位置的最高水準,歌曲的整體才能是最出色的。

而想達成pink floyd這樣的高度,最頂尖就已經不行了,而是必須每個位置都是神級天才。

pink floyd真是令人嫉妒,這四個人幾乎毫無缺點,如果算上syd那就是五個天才,真是令人崩潰,五個天才未成名就撞在一起只能說是神蹟了。

他們最頂尖的幾部專輯,靈感如漫天瀑布般往你臉上糊來,砸死你為止。每一個段落聽完,讓那時候初聽pink floyd的邊浪都想更衣沐浴痛哭膜拜十分鐘。

說到這裡邊浪如此喜歡pink floyd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因為也許只有他們為搖滾樂達到了音樂的極限。”

雖然這個想法有些偏頗,但是也許音樂風格有時候是有貴賤之分的。

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當今流行的音樂,都會如過眼雲煙。幾百年後回望現在,回望搖滾樂,人們會怎麼評判?搖滾樂究竟達到了怎樣的藝術境界?究竟是否能夠成為一種“藝術”?

邊浪喜歡搖滾的一開始,雖然在世界範圍內,搖滾已經融入並影響到幾乎所有的音樂種類,甚至搖滾已死都已說爛了幾十年,但這種音樂在華夏的語境下是叛逆和流氓的代名詞,是不被主流媒介認同的。

早先很多華夏人也把搖滾當作一個發洩的音樂,但隨著越來越喜歡,就會不禁開始擔憂起搖滾的身份問題。

搖滾只是一種低俗的音樂,不登大雅之堂嗎?搖滾只是一時的喧囂,永遠無法與古典音樂這樣的龐然巨物相比嗎?

這些問題,在邊浪逐漸理解了pink floyd後,才有了答案。

pink floyd幾乎就是搖滾的上限。對音效的探索,對心靈的觸動,最關鍵的是史詩感!!可以看看柏林的牆演唱會就明白了,還只是pink floyd中的水爺一個人,就可以撐起幾萬人的場子,厚重、深刻、華麗、爽快、直擊人性的巨型演出。

pink floyd像天神一樣運籌帷幄指揮一切,古典音樂也做不到吧?偉大如蟲團,初生之時依然很幼稚,而且即使到了最後,他們也沒能達到pink floyd的史詩感吧?

從此之後邊浪就釋然了。有了pink floyd,你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喜歡的搖滾樂是年輕人不懂事的玩玩鬧鬧,再也不用擔心你年老之後回想曾經喜歡的搖滾樂而悔不當初。

因為pink floyd代表的,是一種可以跨越時空的終極意義。

所以,這一切在水藍星上,會完美的移植到邊浪和滾石的身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