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種謙虛風格的回答。多好。
拿獎了,就開開心心跟所有人分享喜悅。
沒拿獎,就遺憾一場,也能接受。
片刻之後,在紅毯那邊接受拍照的演員們也一同過來,臉上的表情都比較統一——
略有些僵硬的笑容。
二月份的艾美莉卡,氣溫不算高。
這幾個人中,男士們的情況還好一些,衣服比較厚,抗寒效果不錯。
至於三位女士,穿的禮服保暖效果實在不敢恭維,仨人拍了一會兒照片,很明顯都被風吹得不太舒服。
周墨第一時間走到大甜甜身邊,從口袋裡掏出一個裝著熱茶的小杯子。
“凍壞了吧,暖暖手。”
“還好,以前凍習慣了,我衣服裡面有夾層,能夠貼幾個加熱貼。”大甜甜拍了拍自己的裙子,示意自己提前做過準備。
她一邊說著,一邊接過小杯子。
感受到杯壁傳遞來的熱量,表情舒服了不少。
一行人走進頒獎場館之後,瞬間就感覺溫暖了不少。
“奧斯卡這邊別的不說,每次保暖效果倒是相當不錯,最起碼知道開空調。”彭昱唱突然說了一句。
“早些年其實沒這麼好,那時候設施不算太先進,保暖效果一般。”老謀子突然說了一句。
彭昱唱瞬間就蒙了。
以前?
什麼以前?他腦海中思索著張導和奧斯卡的關係,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好像是在當年《菊豆》這部電影,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成功提名過奧斯卡。
但是這兩部電影的拍攝事情,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
那個時候,他應該還沒有出生。
這時候,鞏利說了一句:“也是有些年沒有以電影演員的身份來過這裡了。”
當年的《菊豆》,她是女主角。
這部電影讓她在世界影壇上獲得了巨大的名氣。
一眨眼,這都過去快三十年了。
老謀子聽到這話,也點點頭。
“對啊,確實好多年了。”
眾人一路走到自己的位置,半路上,周墨碰到了《小丑》的團隊,導演託德·菲利普斯,以及男主角傑昆·菲尼克斯跟周墨交流了好一會兒。
“周,真開心能和你一起參加奧斯卡。”
“我也是,《小丑》我反反覆覆看了好多遍,最終展現出來的效果,比你最開始和我講述的還要強。”
“這都是傑昆的功勞啊,他的演技超出了我的想象,很多鏡頭我們一次就下來了,完全不需要任何的調整和更改。
傑昆是我見到的最好的男演員之一,也是最適合扮演小丑的男演員,沒有之一。”
走廊裡,託德不留餘力地誇讚著傑昆的能力。
而傑昆本人的性格偏內斂,被導演這樣誇讚,有些不太適應。
等到託德好不容易停下來了,他對周墨說道:“周,我覺得《寄生蟲》這部電影非常好,無論是劇本,還是演員,你的能力非常厲害,希望以後能跟你合作拍電影。”
“客氣了,如果有機會,我也非常樂意和你合作。”
寒暄之後,周墨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陳道銘剛剛一直在看傑昆·菲尼克斯,等到周墨落座之後問道:“周導,那位演員是不是就是小丑的扮演者?”
“是的,陳老師認出來了?”
“嗯,跟劇裡面的形象差別還挺大的。”
周墨有些好奇,陳道銘對傑演技的評價,開口詢問到:“陳老師覺得傑昆的演技如何?”
“相當好,我記得他在《小丑》中的角色,應該是精神出現問題了吧,再加上對自己身世的疑問,最後近乎瘋癲了?”
陳道銘先回憶了一邊主要劇情,然後說道:“他那種像個彈簧一樣,極其壓抑,最後又徹底爆發的演技非常好,我演不來。”
“我也做不到。”王志飛就緊隨其後也說了自己的感想:“像《小丑》中男主那樣的角色,國內好像比較少。”
周墨點點頭。
國內一些呆傻類的角色還有一些,但像那種精神上有些問題的極端角色,確實寥寥無幾。
周墨本以為和託德、傑昆見一面,今天就不會再有人過來找了。
沒想到,剛坐下沒多久,前後又來了兩撥人。
第一波,是昆汀。
他今年去年拍了一部電影,名叫《好萊塢往事》,主演是小李子,布拉德·皮特,還有瑪格特·羅比。
和《小丑》一樣,《和好萊塢往事》同樣是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昆汀見到周墨之後很開心,說出來的話一如他過去浪子的風格:“周,這次我們之間可成為競爭對手了,怎麼樣,有沒有很慌張?”
“那當然緊張了,畢竟今年的競爭對手這麼多,實力都這麼強勁,不緊張不行啊。”周墨隨口說著,同時又跟羅比擁抱了一下。
“好久不見,周,你這段時間一直呆在國內,我可是很想你啊。”
“我也想念你,你在《好萊塢往事》中演的很好,比《華爾街之狼》要成熟了很多。”
羅比這是第二次和小李子合作,上一次兩人合作的作品還是《華爾街之狼》。
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之狼》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老爺子,今年同樣也參與了奧斯卡的頒獎儀式。
他的作品,《愛爾蘭人》,今年同樣是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電影。
而《愛爾蘭人》的主角,則是周墨的老熟人羅伯特·德尼羅。
上述兩部電影,再加上一部《1917》,統統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熱門選手。
只能說,今年奧斯卡的競爭者陣容,比往年要豪華很多。
相對應的,難度也要大不少。
不過對於《寄生蟲》的衝獎來說,現在也並不都是壞訊息。
奧斯卡的評獎模式和歐洲三金那種幾個人的團隊不同,是幾千位評委共同投票。
人一多,就容易收到市場的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寄生蟲》的聲勢屬於最大的那部電影。
而其他幾部電影,也各有各自的不利因素。
《好萊塢往事》質量依舊很高,奈何昆汀在拍攝時,讓自己狠狠爽了一把,導致觀眾看起來迷迷糊糊的。
《愛爾蘭人》的導演馬丁老爺子有個外號,奧斯卡常年陪跑,多次提名奧斯卡卻一直難以獲獎,最近一次獲獎,作品還是國內很熟悉的一名導演。
《無間行者》。
沒錯,就是那部《無間道》的改編作品。
《愛爾蘭人》的質量很高,但這部電影有一個問題,就是他是奈飛投資的電影,而奈飛這些年一直在搞流媒體,和奧斯卡一直堅持的院線播放存在衝突。
再往後的《1917》,這位導演的鏡頭感很強,拍攝《1917》採用的是傳說中的“一鏡到底”。
是的,就是抽象版老謀子的那個“一鏡到底”。
電影的視覺效果確實震撼,相應的,電影的故事性就差了一些。
就在周墨思考幾名競爭者情況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德尼羅那熟悉的聲音。
“嘿,我總算找到你了,周,你這傢伙總是穿一身黑色,藏在人群裡根本找不到。”
周墨回過頭,略帶調侃的說道:“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你現在眼睛老化了,所以才看不到我。”
德尼羅最不喜歡的就是被提年齡,朝著周墨皺了皺眉頭:“嘿,一段時間沒見,你這傢伙真是越來越不禮貌了。
還是甜甜禮貌,看到我之後立馬跟我打招呼,還告訴我你在這裡,你嚐嚐跟甜甜在一起,也沒有受到她的影響。”
周墨微笑地聽著德尼羅機關槍一樣地話,心情相當不錯。
他這幾年確實跟這些老朋友們見的少了,今天好不容易見面一次,感覺非常不錯。
片刻之後,周墨再次回到位置上。
老謀子詢問了一句:“你剛才在和昆汀他們聊天?”
“是的。”
“他們對自己今年的競爭如何?”
“都想衝獎,但是都不是說特別自信,《寄生蟲》給了他們不少的壓力,他們說《寄生蟲》在阿美這邊很火,獲獎的呼聲挺高。”
老謀子眉頭一挑:“是麼,比國內的呼聲還要高?”
“是的,《寄生蟲》的故事內容,國內很多觀眾感受的其實不是很明顯,但是在阿美這邊很多人就感同身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