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說起來,你們那山貨廠,究竟是生產什麼的?我怎麼好像沒在街上看過你們的產品?”
聞言,柳磊也思索起來。
“嗯,是竹筍,山蘑菇一類的加工。”
“怎麼加工?”陳封也好奇起來。
“當然就是曬乾了,都是村裡那些殘疾戶的家屬乾的,他們幹得了什麼粗活。”柳磊搖搖頭。
“可這怎麼會汙染水源呢?”
陳封回想起第一次來柳河溝村,就是解決上下游水源糾紛的。
當時只是為了解決問題,沒有多想。
山貨工廠,怎麼會汙染水源的?
又不是化學工廠,柳河溝村沒有這技術。
“嗯,這就不清楚了,山貨廠是柳青松家蓋的,說是回饋村裡,話說都五六年了吧。”
“五六年還沒做出品牌,哼。”李青山冷笑一聲。
瞧人家陳封,一個月上了四次電視了。
陳封望著山貨場,想起了王虎的話。
不太對勁。
正思索著,一個村民跑了過來。
“磊哥!村裡明天要開始祭祖儀式了,得提前準備一下。”
“祭祖?”柳磊一拍腦門,“怎麼這個時候。”
“還不是宗族長家說了算。”村民有些不悅。
柳磊嘆了口氣。
轉身對陳封說道:“陳幹事,這幾天你不要來村裡了。”
“為什麼?”陳封好奇地看著他,“雞苗剛運過來,我得監督啊。”
柳磊把他拉到一旁,壓低了聲音。
“這是咱們柳河溝村的傳統,祭祖不能有外人在場。”
“那用得著三天嗎?”
“陳幹事,就配合一下嘛。”柳磊諂笑著。
“好了好了。”陳封笑了笑,“我們當然要尊重你們的傳統了。三天對吧?那我週六再過來。”
“好嘞!到時候我一定好好招待你!”
雞苗全部被送入養雞場,工作完成了。
陳封來到村委會,騎上二八大槓,準備下山。
李青山的話給了他很多啟發,要以養雞場為錨點,設計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出來。
騎在山路上。
突然間。
嘟嘟!
汽車疾馳的聲音從山下傳來。
陳封趕緊把車騎到路旁,停了下來。
一輛黑色的越野車,從山下疾馳而來。
泥土濺得陳封滿身都是。
“草!怎麼開車的!”
陳封對著離去的越野車破口大罵。
他眯起眼睛,準備把車牌號記下來。
“青A?”
一個千里之外省城的牌照?
這條路的盡頭,就是柳河溝村。
一輛外地牌照的豪車,來這窮山溝做什麼?
剛剛擦身而過時,陳封看了一眼車裡的人。
一男一女,穿著便裝。
不是柳青松。
隨即,他想起了祭祖的事,心想可能是回來祭祖的。
“柳河溝村有這麼有錢人,都不幫老鄉一把?”
陳封泛起了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