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來留過學

第333章 時機正好(6k求訂)

雷總是一個絕對堪稱“傳奇”的男人。

早在小米初露鋒芒的時候,雷總就在電視節目上分享過他的創業思想,跟大部分喜歡誇誇其談,用道德高光來標榜自己的“企業家”不同。

雷總是真的會把自己真實的,甚至是行之有效的創業思考分享給其他人,哪怕是在電視節目這樣的場合裡。

而對待身邊的朋友,雷總也總是儘可能的慷慨相助,真要有危機的時候,他或許不能在資金上給予你太大的支援,但他一定會在軟體層面幫你找到問題的所在。

如果你能聽從建議把事情做好,那麼資金支援也就不遠了。

這種行為做事的方式,就很有點古代上君養門客,豪俠結交四方的感覺。

這就是雷總一直對外表現的人設。

甚至在對待大部分的粉絲時,他都顯得格外的平易近人,甚至還把惡搞自己的神曲《ruok》的版權買下來,讓網友們隨意鬼畜。

從雷總的辦事方式來看,他是認真學習過的。

至於雷總本人……他絕不像他自己表現的那麼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對於小米集團可以接觸到雷總的高層來說,雷總反而是是一個擁有十足霹靂手段,必要時刻的甚至稱得上心狠手辣的人。

對於威脅小米集團發展的絆腳石,他不會一直姑息。

而對於能夠深遠影響小米集團未來的事情,雷總則從來都是會親力親為,帶頭打仗。

這麼做當然是很累的,當小鵬汽車的小何總在自己辦公室裡追《凡人修仙傳》的時候,雷總為了搞新能源汽車幾乎睡在廠子裡,為了影響雷總更是把手裡所有的底牌都打了出去。

但這麼做的好處當然也是顯而易見的,雷總成了小米集團最強也是最重要的資產。

這讓任何對小米有覬覦之心的人,在想要對小米出手之前,都要掂量掂量他們是不是能把雷總和小米分割開來。

也正因為這種特質,所以雷總會緊急趕往上南,來跟呂堯會面。

一見到呂堯,雷總就開門見山的把他這趟過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雷總格外慎重且鄭重的對呂堯說道:“呂總,我知道咱們為了開發極客手機耗費了太多的心血,在這款手機的設計,硬體,乃至操作軟體上都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和心血。”

“所以咱們可能覺得咱們的定價沒什麼問題,甚至覺得物超所值,但在消費者眼中,咱們這個定價就太誇張了啊。”

雷總一邊說一邊把身子往呂堯那裡湊,似乎這麼做就能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呂堯一樣。

但呂堯卻笑道:“雷總咱不著急,我這個定價不是隨便定的,極客手機的設計和製造你也是全程參與了的,他有著怎樣的素質表現,相信你也知道。”

在擁有未來視角的呂堯加持下,極客手機一代不管是在攝影,拍照,系統流暢度,硬體效能等方面,幾乎全面超出當代所有手機的百分之15到30,這個測試資料雖然不包含即將發售的蘋果手機,但大廠商之間其實是沒什麼秘密的。

呂堯和雷總極致堆料,用超大機身和超越當前時代的機身厚度,將當前時代的頂尖硬體的效能縫合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透過雷總自己的訊息渠道,以及呂堯從三星那邊搞來的情報來看,極客手機一代基礎版的效能,將會超越iphone7百分之10左右,頂配版本更是比iphone7plus高出百分之15左右。

自從喬布斯在2011年去世,蘋果落入庫克等擅長營銷的高層手中後,蘋果的創新力就開始萎縮,只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駱駝哪怕死了也比馬大,蘋果的創新力枯竭要一直到十年後才會被大部分人接受。

而在2016年這個時間段上,蘋果的信徒們在信仰之力的加持下,從來不把其他消費級電子產品放在眼中。

但現在不一樣了。

呂堯也沒什麼創新力,但他有著來自未來的見識。

其中他用來抄襲的iphone14pm算的是蘋果信徒們的最後一舞,同時,一心把消費級電子產品當成奢侈品來營銷設計的蘋果手機14代產品,本身就已經偏離了科技的屬性,在屬性上更偏向潮流和市場,外觀形貌也比前面那些代的手機強出不少。

以至於哪怕後面的蘋果15和16幾乎沒什麼外形上的變化,轉而開始玩安卓端玩剩下的系統主體應用。

當然。

蘋果產品的科技力仍舊是存在的,只是相對於其產品在外形和時尚感方面的探索,蘋果手機系列產品在科技力上的探索已經大大減弱了。

這一點,把蘋果14pm跟11代產品擺在一起,效果對比的尤其明顯。

外觀形象比即將釋出的蘋果七代要強,效能方面更是略微超過,那賣得貴點怎麼了?

但雷總卻十分惆悵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在手機領域,這個比蘋果還要高的定價太離譜了,呂總你告訴我,蘋果使用者為什麼要放棄成熟的蘋果生態,然後去選一款比蘋果還貴的安卓機呢。”

呂堯卻反問道:“為什麼不可以呢?”

在未來,菊廠有很多價格上堪比甚至超越蘋果的產品,別管人家產品力咋樣,但為此買單的人卻仍舊是不少的,甚至能撐得起菊廠每年差不多一千六七千億的研發投入。

這就說明,只要營銷做的好,那就一定可以把手機使用者從消費者的手中搶過來。

此時此刻當下情境中的雷總實在想不到呂堯能有什麼辦法把使用者從蘋果手機的生態圈裡搶過來,即便呂堯有辦法,但雷總還是說道:“手機定價這麼高,是很難讓大部分使用者信服的,沒有廣泛的使用者基礎,我們這樣的消費級公司就可能生存下去。”

“難道你想極客手機僅僅生產一代,就轉瞬消失在市場上嗎?”

“哪怕是不賺錢,甚至是虧點錢,但只要能取得不錯的使用者基礎,咱們就能透過融資活下去。”

這也是小米如今的生存策略了。

起初的小米依靠飢餓營銷和限量供貨,製造稀缺感開啟市場的名氣,隨後就透過1999但正版高配的極致價效比定位,成為無數屌絲青年的神機,也是靠著極大的出貨量,薄利多銷的小米才有瞭如今的市值。

但小米成也價效比,敗也價效比,這極致價效比的標籤貼得太死了,以至於小米從今年開始的高階轉型路線屢屢受挫,哪怕一直到2020年,小米手機的高階戰略都難以取得太好的效果。

一直到雷總賭上自己從業以來的全部信譽開始造車後,小米汽車的爆火才正式拉開了小米手機的高階調性。

也是從小米su7的熱銷開始,小米集團的現金流反而越來越多,一年時間狂攬九百多億,也就是說小米在造車後,哪怕買一輛車要虧三萬八,但靠著造車調性的拉昇,小米的全線產品,在一年中裡,幾乎每天都會給小米帶來兩億多的流水。

也是從那之後,雷總才真正意識到品牌調性的重要性,也是在八年後,雷總才明白大眾為什麼要收購那麼多的奢華品牌車企。

但現如今的雷總,不懂這些。

他仍舊用自己積累的,固有的成功經驗來做事情,所以他繼續發揮自己“連夜說服高管”的傳統藝能,企圖說服呂堯:“呂總,我對咱們這款產品的效能是非常有信心的,這一點我跟您一樣,但這個價位實在是太不親民了。”

“咱們把價格降低一點!這其中產生的虧損我可以來承擔嘛,只要能打通使用者的心智和習慣,哪怕虧過十億幾十億的我都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

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就是金錢,只要佔有了使用者,那想要把錢從使用者身上賺回來那可太簡單了。

哪怕一臺手機虧兩千塊錢賣給使用者,但光是手機上預設下載的遊戲,小米的通訊軟體米聊,資訊平臺,應用商店都能輕鬆的把這些錢賺回來。

只不過時間會拉的長一點。

但雷總是野心很大的企業家,他想締造一家偉大的公司,所以他從來不怕時間拉的太長,甚至於說,他從一開始就是本著長期奮戰來的。

雷總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按理說他怎麼也該說動呂堯了吧。

但呂堯不為所動。

他對雷總說道:“這個價格我是精心設計過的,比蘋果手機略微貴一點的價格,並不會超出部分人群的承受能力。而且前期我不求量大的,咱們的產能也沒那麼大。”

“所以哪怕前期佔有的市場份額太小也沒關係。”

呂堯認真的說道:“我會透過賽事專用,達人宣傳,甚至依靠短影片來把我們手機的名聲慢慢的傳播出去。至於後續機型的開發所需的資金,我這邊不會有問題。”

跟雷總想的不同,手機上承載的東西可不僅僅是上面的應用以及可能帶來的金錢。

今年下半年釋出一代機型砸出水花,2017年下半年釋出二代機型擴大影響,等到2018年開始……那接下來的世界局勢發展就會變得有意思多了。

先是國外對國內的貿易刁難,再然後是鬧到全世界都知道的科技制裁,跟著就是貿易和科技雙刁難的升級。

到那個時候,才是極客手機真正發揮手段的時候。

呂堯曾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過這麼一句話——幸虧國內有菊廠這樣的公司,可惜國內只有一家菊廠的公司。

那段時間,菊廠是國內商業領域絕對的明星。

與之相比,藍綠兩廠,小米,bat跟菊廠比那都是垃圾,只可惜在那樣的氛圍中,大家對菊廠的期望太大太大,而外部的壓力也太大太大,以至於菊廠後面的動作漸漸走形。

但即便走形,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菊廠也是國內頂尖級別的存在。

現在,呂堯從未來留學回來,當然不希望菊廠一個人承擔那麼大的壓力,他從前年開始著手佈局,到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很多至關重要的領域,呂堯都搞了“備胎”出來,而如今,這些備胎都在等待著一個時機。

一個可以轉正的時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