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這個南半球盛夏的網球盛宴,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墨爾本公園的羅德拉沃爾球場,此刻座無虛席,觀眾們的熱情如同澳大利亞熾熱的陽光一般高漲。
他們期待著一場精彩絕倫的網球大戰,而這場比賽的主角,一方是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顧誠,另一方則是法國名將蓋爾孟菲爾斯——那個在 2014年戴維斯盃上以 3-0橫掃費天王的男人。
顧誠站在球場的一端,眼神堅定而專注。
他身穿一襲白色的網球運動裝,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儘管面對的是實力強勁的孟菲爾斯,但顧誠卻表現的很輕鬆,這不是雙打,單打比賽的話,無論是對上孟菲爾斯還是其他人,即便是之前的一號種子德約科維奇,他也有必勝的信心。
不過,對眼前的對手,顧誠依舊保持著尊重。
孟菲爾斯,年少成名。
04年澳網、法網、溫網三個青少年大滿貫冠軍,成為青少年世界第一,甚至差點完成了青少年組的年度全滿貫。
次年,在波蘭索波特奪得巡迴賽首冠。08年,孟菲爾斯在法網擊敗柳比西奇和費雷爾首進大滿貫四強,同年打進北京奧運會男單八強。
09年,孟菲爾斯在多哈擊敗納達爾,生涯首勝世界第一,並於同年獲得巴黎大師賽亞軍。
10年,孟菲爾斯在巴黎大師賽擊敗沃達斯科、穆雷和費德勒三位前十球員,連續兩年打進巴黎大師賽決賽。
一直在2014年在戴維斯盃上3-0橫掃費天王,澳網公開賽17號種子選手,孟菲爾斯的實力毋庸置疑,小看他的人絕對會在比賽中吃盡苦頭。
孟菲爾斯則站在另一端,他那高大而矯健的身軀,彷彿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色,但很快就散去,一抹微笑浮現在臉上,似乎在向顧誠宣告著這場比賽他志在必得。
比賽開始,由顧誠率先發球。
他深吸一口氣,雙腳與肩同寬,身體側對球網,採用大陸式握拍法緊緊握住球拍。左手將球輕輕托起,放在身體前方腰部的位置。
此刻,整個球場安靜得彷彿能聽到針落地的聲音,所有人都屏氣斂息,注視著顧誠的一舉一動。
來看,或者說喜歡顧誠的粉絲,基本是都是衝著他的球技來的。
青少年賽看的人相對較少,因為大家都知道,打青少年賽的話,顧誠用球技的機率不大。
但澳網正賽的單打,大家都知道,顧誠是一定會用球技的。
如果換成雙打,那更是如此。
顧誠左手將球垂直向上丟擲,拋球高度略高於頭頂,拋球點在身體前方略微偏向右側。
與此同時,他右手持拍迅速向後引拍,拍頭指向地面,肘部彎曲,手腕放鬆。
隨著引拍,他的身體開始向後轉動,重心也轉移到了右腳。
當球達到最高點的瞬間,顧誠如同一隻獵豹般迅猛出擊。他右手持拍向前揮動,拍頭從下向上擊球,手腕在擊球瞬間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拍面略微傾斜,試圖為球賦予強烈的旋轉。
這是他常用的發球方式,在以往的比賽中,這種發球常常能為他贏得主動。
然而,今天面對的是孟菲爾斯,這位經驗豐富的法國名將。
孟菲爾斯緊緊盯著飛來的網球,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他似乎早已看穿了顧誠的發球意圖,在球剛剛離開顧誠球拍的那一刻,他便迅速做出了反應。
只見他輕盈地移動腳步,身體微微下蹲,準備迎接來球。
當球飛到他面前時,他高高躍起,手中的球拍如同閃電般揮出,精準地將球回擊了回去。
他的回球速度極快,角度也十分刁鑽,直接飛向了顧誠的反手位。
孟菲爾斯是典型的右手雙反球員。
所謂的右手雙反,其實就是一種持拍的方式。
20世紀70-80年代,當網球雙手反拍抽球技術出現之時,許多人其實對此打法不認可,認為其在網壇不會有立足之地。而今雙手反拍抽球技術已經成為網球最重要、最基本的技術之一。
目前人們握拍方式大都以虎口為定位點,由於每個人手掌的形狀、大小等不同,每個人的虎口所能覆蓋的拍柄範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簡單地以虎口為定位點來確定握拍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個人因素。
而今,最新的研究表明,握拍方式的定位點應是以食指的指跟和小魚肌的底部為定位點。
以右手持拍手為例,一共有三種雙手反拍。
第一種就是東方式雙反握拍,以食指的指跟和小魚肌底部為定位點,左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魚肌底部成一直線握在拍柄的第7面上,右手食指指跟握在拍柄的第一平面上,小魚肌底部握在拍柄的第8平面上。
東方式雙反的特點是擊球時球拍遠離身體、兩手臂伸直、兩臂與肩膀成三角形。
這種持拍在擊球時多以平擊球為主,速度快、力量大,可打出致命的反手直線球,但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所以一般是男選手的首選的擊球方式。
而平擊球揮拍擊球的路線是從後向前上方較平緩的揮擊,擊球拍面幾乎垂直地面,擊球的正後部,用同樣的力量擊球,這種擊球方法的球速最快,球的飛行路線最平直,而球落地後的前衝力量也較大。
不過準確性較差,尤其在快速奔跑中用平擊球的打法很難控制球的準確性,易造成球失誤或出界。
第二種則是東方、大陸式雙反握拍,左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魚肌底部成一條直線握在拍柄的第7平面上,右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魚肌底部成一條直線握在拍柄的第2平面上。
這種打法對於男女選手都很適用,可以回擊出多種變化的來球,是這3種雙手反拍中變化最多的擊球技術。
最後一種則是大陸、半西方式雙反握拍。
大陸、半西方式雙反握拍因為擊球過程中左右手臂都是彎曲的,兩臂與肩膀成五邊形,球拍緊靠身體。所以這種技術更適用於女選手。
而原因也很簡單,女選手一般相對男選手身高要差點,重心相對低一些,可以很好的利於運用上髖關節的力量。
但很多男性職業選手也會用這種持拍技術,原因就在於這種雙手反拍以拉上旋球為主對球施加上旋,即可打出有角度的球或上旋高球。
球拍自左後方向前上方揮擊,這時球由後下方向前上方旋轉,即我們一直常說的上旋球。所以要想產生急劇的上旋,加大向上提拉的幅度,大陸、半西方式雙反握拍是最好的一種持拍擊球方法。
孟菲爾斯就是第三種,他的上旋球跟納達爾有的一拼。
但他這場比賽面對的卻是顧誠,也就註定了他的上旋球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
……
顧誠心中一驚,他沒想到孟菲爾斯的回球如此犀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