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坦途

第2670章 事要幹到頭,但話不能說絕

如果說新華國醫療界分代的話,裘老頭算第一代,這一代跨度很大,有老的有年輕的,比如裘老頭就算老的,畢竟人家當年已經混到德毛的主任醫生了。比如趙燕芳的老師夏老頭,他們相愛相殺,可他們人兩個歲數差了有9歲。

中年之前看不出來,可一個70一個60明顯就不一樣了。

第二代就是吳老頭盧老頭他們了,這一代相對歲數跨度就不是那麼太大。

而第三代,幾乎就沒啥年齡差距了,但唯一有點矛盾的就是張凡了。

別人的第三代,都是張凡大師哥那個年紀的,如果正常的來說,張凡應該是第四代了。

可問題是,張黑子在外科,尤其是普外和骨科,人家不光是第三代,還是頂門的第三代。

這尼瑪就讓人難受了,更難受的現在霍欣雯起來了,這姑娘雖然沒有她師父啥都幹,可在胰腺,已經讓絕大多數胰腺專業的人仰視了。

小霍算啥?算第三代好像微微有那麼一點勉強,可第四代還沒當家做主呢。

這就讓人難受了,自己大佬都是花白頭髮的,結果看人家,一臉的膠原蛋白。

這玩意重要嗎?

對於行外人來說,沒求啥影響,看病吃藥照樣花錢。

但對於行內人來說,一個張凡能影響三十年,別人家的第四代才冒頭,然後霍欣雯緊隨其後繼續影響行業三十年,弄不好師徒兩人直接能影響大半個世紀醫療的政策和發展的。

茶素胰腺中心用最短的時間內在業內成為了一個公認的龍頭科室,茶素的醫療中心很多,比如普外中心,骨科中心,婦產中心,兒外中心。

但這些中心只不過是全國所有中心的普通一員,沒啥特別的,普通老百姓不覺得它高大上,其他醫療單位的同志們也沒覺得它有多牛逼。

畢竟現在的華國醫療已經不是當年掛著友誼牌子的醫療,成立一箇中心簡單的不能太簡單了。

也就是有一些軟性要求,要是隻是硬體要求,尼瑪蘇大強拉出來個強一點的鎮子都能給你堆出一箇中心。

可想要從這些中心殺出來,那就難了。

這幾年首都的各大中心怎麼樣,也就殺出來了兒研所。魔都殺出來的也就是一個計生所醫院,是不是人家早就知道魔都年輕人不愛生孩子,首都是第一個弄出試管嬰兒的,但後續發展上,人家魔都計生是後起之秀。

不是說其他的研究所不行,而是拉開其他頂級三甲的難度太大。

而茶素的胰腺研究中心,就明顯不一樣了。

首先依託的就是祖系大量的第二代,以盧老頭為主,甚至有時候還要拉著吳老頭這邊來幫忙。

說是張凡的博士生,可看人家這待遇,院士都不稀奇,最次的老頭都是享受特殊津貼的。

還有一個特殊點就是胰腺很難可這玩意並不賺錢,因為這裡面不能塞東西。

醫療,尤其是兩江試點以後的醫療,只要能往裡面塞東西的,就尼瑪沒有難的。

比如骨科各種闆闆釘釘的,比如心血管內科的各種支架、封堵器,最瘋狂的時候,一個下肢血管給六七十萬的支架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有神經外科的顱骨修補片、腦室分流管,還有口腔科的種植牙體、牙冠。

當年有個醫生說過這麼一句話,少上一年班就少一套房,也不知道真假。

而胰腺有啥?幾乎啥都沒有,本來這玩意就難,容易出事不說,還沒啥錢,聰明人會去幹嗎?

這就給霍欣雯了一個空間,一個超越其他研究所的空間。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麼奇怪,不談其他,就說選擇。

如果她選擇優勢更大的肝膽,看似好像一望無際的都是平坦之路,但出頭太難太難了,不說她黑子師父,光黑子師哥們培養的一群博士,就是無數個階梯。

當然了,霍欣雯沒這個腦子,她要是有這個腦子,手術上根本就拿不下胰腺這一塊,因為這玩意太反人類了,既要有高智商,還要你下笨功夫。

什麼改良什麼最佳化,全都是下過笨功夫以後才有的所謂建樹。可人這玩意一旦聰明瞭,就很難再下笨功夫了。

醫院裡,給藥系統直接就把葛輝祖他們團隊給弄的精神崩潰了,他們太搶手了,搶手的都有人開始用美人計了。

如果這個系統搞成了,首先就是一些藥物可以老樹開花了。

比如一些化療藥物,有些藥物效果說實話特別好,可最大的問題就是毒性問題。

這玩意對腫瘤細胞效果好的一針見效,立刻就讓四面開花的腫瘤屁滾尿流的縮在一起顫顫發抖。

就像是老鼠看到家裡的老貓和看到寵物貓一樣,差別太大了。

但它也有副作用,就是能殺死腫瘤細胞,也能殺死正常的細胞,有時候腫瘤細胞殺死了,結果回頭一瞧,尼瑪把人也殺成了奄奄一息。

還有一些藥物,比如咱們經常用的降溫降布洛芬,為啥藥瓶上面明確寫明,一天不能超過四次?因為這玩意經過胃部的時候會造成出血的。

很多家長用藥的時候,不按說明,溫度是降下來了,結果孩子嘔血了!這是相當危險的,如果給藥系統能讓這個藥物在胃部安全透過呢?

所以,而這個給藥最好用蛋白來包裹,那麼怎麼樣的蛋白是最合適的呢?

一個一個選,全身的毛都白了,都未必能找到,但現在有葛輝祖團隊啊,他們可以預測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