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諾沒有亂說,威尼斯電影宮前的紅毯,的確是短。
因為眾所周知,威尼斯是個海濱水城,遍佈縱橫交錯的運河。1936年修建的電影宮,也就是威尼斯電影節的舉辦地,位於主島東南方向的麗都島上,是一處狹長地形,一邊是運河,一邊是亞得里亞海的海灘。
正因為地形所限,電影宮正門前並沒有足夠空間修建長軸紅毯,所以紅毯被鋪設成平行於大門的方式。
所有參加紅毯的電影主創們,都會先從威尼斯主城區或附近小島出發,坐船抵達電影宮右側的專屬碼頭,下船後步行前往紅毯起點,穿過那條只有20多米的紅毯進入會場。
作為對比,戛納電影節紅毯長度大約60米左右,而奧斯卡紅毯更是有150米,所以陳諾每次去奧斯卡都會走得很快,正是這個道理,要慢慢走,走上半小時都不是問題。
而威尼斯比起戛納或者奧斯卡來說,區區二十幾米的紅毯,不僅是短,甚至可以說是迷你。
但是。
對,這天底下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會有一個但是。
不過北影畢業的陳諾,並不像南航的高材生,有著從細微末節中察覺不對勁的能力。懶得動腦子的結果,就是依靠往常經驗辦事。
放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這個“但是”,就讓陳諾因為過去的經驗忽略掉了一件事——
威尼斯電影節實地鋪設的紅毯雖短,但它卻有一個全天下電影節獨一無二的進場方式,那就是:
坐船。
參加電影節的明星們,除了居住在麗都島上的之外,都需要從主島機場或者從附近小島上,乘坐快艇前往電影宮。
而在這個過程中,明星們坐的快艇,不像汽車那樣有遮擋——它是敞篷的、完全暴露在鏡頭和人群視線下的。
換句話說,從明星在碼頭登船的那一刻起,到他們抵達電影宮下船為止,整條航線都好像是在紅毯上。
陳諾昨晚下榻的希爾頓酒店位於朱代卡島西岸,乘坐快艇穿過威尼斯瀉湖前往電影宮,全程需要十五分鐘。
因此,當陳諾笑嘻嘻地,帶著潘守懿以及陳都凌一同登上前來接送的官方快艇時,他以為十五分鐘之後才會走上紅毯。
但實際上,從他上船的那一刻起,就彷彿走上了一條水上紅毯。
而這一條紅毯,從朱代卡島碼頭出發,沿途穿過聖馬可大運河、威尼斯老城區、亞森納區、再橫跨瀉湖進入麗都島,全長近五公里。
五公里。
比奧斯卡的紅毯還要長出三十多倍。
而這,註定是全世界任何一個紅毯恐懼者都膽戰心驚的長度,也必將給任何小覷威尼斯紅毯的人,一個畢生難忘的教訓。
……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瓦萊麗婭·莫蘭迪,現在我正在rai的演播室,為你現場直播本屆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
“我們在半個小時之前得到訊息,出席本次電影節的巨星諾陳,已經馬上就要乘坐水上快艇前往麗都島電影宮,參加紅毯儀式了。而我們即將透過rai的新聞專屬直升機,為你送上現場畫面。”
“諾陳本次將在電影節上攜新片《水滴》衝擊本屆電影節最佳男主角,而這一獎項——正是他三大歐洲電影節中,唯一尚未獲得的大獎。那麼,他是否能夠在義大利完成這場意義非凡的登頂儀式?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
“好了觀眾朋友們,現在我們可以透過直升機的高畫質鏡頭清晰地看到,在下方的河道上,聚集了許多剛朵拉。在這些傳統的威尼斯小船上,站滿了熱情高漲的遊客與影迷,他們拿著相機和望遠鏡,想要親眼目睹這位超級巨星的風采。”
“白色快艇上,那是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大家都想爭搶這位兩天前秘密乘坐私人飛機抵達威尼斯的好萊塢巨星的第一手鏡頭。”
“出現了,出現了!”
“大家看,現在出現在鏡頭遠方的那一艘rivaaquariva豪華快艇,就是諾陳本次乘坐的快艇。”
“啊!我看到了什麼?觀眾朋友們,看到了嗎?下方河道上的船,這個時候,全部都擁了上去!”
“噢我的上帝,看哪,難以計算的船隻,彷彿剛剛得到了訊息,突然從各個水道上瘋狂的開了過來,這是都瘋了嗎!”
“威尼斯電影節上,整整60多年的歷史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種場面!”
“現在,整個威尼斯的義大利人和全世界的遊客,他們都在為這個首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好萊塢巨星而瘋狂!”
“他們正在高呼他的名字,omg,這一幕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在這一刻,透過義大利國家電視臺的鏡頭,全世界正在關注這一場電影節的觀眾們,都目瞪口呆地見證了一個瘋狂的場面。
就在直升機下方的威尼斯主河道,數以百計的棕色剛朵拉從四面八方的支流湧入主水道,點綴其中的白色快艇也如星星點點,密密麻麻地匯聚在一起。
這些大大小小的船隻,猶如被蜂蜜吸引而來的螞蟻,又像看到食物的蝗蟲,他們齊刷刷地調整方向,朝著同一個目標蜂擁而去。
那個目標,正是剛剛駛出朱代卡島碼頭,駛入河道的那艘白色義大利riva aquariva豪華快艇!
頃刻間,幾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在數十米寬的水道上造成了嚴重的交通擁堵。
在鏡頭裡,橫七豎八的船隻相互擁擠著,根本無法轉身,混亂得幾乎無法用語言形容。
沒有人遵守秩序。有人試圖從前方拍攝快艇,有人準備從兩側包抄,甚至有人乾脆踩上船頭,手持長焦鏡頭,像野生動物攝影師一般追逐目標。
幾艘快艇為搶佔位置險些發生了擦碰,其中一艘甚至被擠到了岸邊,船頭猛地一晃,站在上面的幾位衣冠楚楚的男女差點栽進水裡,岸邊的觀眾頓時爆發出一陣驚叫。
還有一艘掛著“米蘭華人商會歡迎陳諾”橫幅的大型快艇,竟然在船頭架起了一面迎風獵獵飄揚的五星紅旗。船上七八位黑頭髮的乘客正在一起舉著旗幟站在甲板上又唱又跳。
直升機再度拔高升起,空中鏡頭也隨之緩緩拉遠,而從更高空俯瞰整條水道,只見這附近的其他河道上空空蕩蕩,幾乎沒有船隻和遊人,唯獨這邊正下方的水道,則幾乎全部被各色各樣的船隻覆蓋,烏泱泱一大片,幾乎都看不到水面,而兩邊河岸上更是擠滿了各種顏色的頭頂。
義大利國家電視臺的解說員瓦萊麗婭·莫蘭迪語速都快跟不上了,她激動地說道: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您現在所看到的,不是遊行,也不是一場節日巡遊,而是因為——一個人!對,僅僅是一個人!”
“從聖馬可廣場到麗都島,這條原本通暢的水道,在他的出現下,陷入了全面癱瘓!”
“這無疑將成為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最轟動、最獨特、也最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
……
“wtf!!!”
五分鐘前,當陳諾看到出現在他眼前那一幕的時候,是驚慌失措的,第一時間就叫道:“艾莉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五分鐘後,他不再喊叫,平靜地坐在快艇中間的位置,戴著鴨舌帽和墨鏡,嘴角微微翹著,面帶笑容,還時不時地朝四周圍觀人群揮手致意。
就像極了智珠在握的諸葛孔明。
坐在後排的潘守懿和陳都凌,就沒有他這麼會裝了。
兩個原本打扮得漂漂亮亮,準備風風光光走紅毯的小姑娘,現在卻像鴕鳥一樣把頭低得不能再低,雙手還死死捂住臉。
尤其是陳都凌的樣子,活脫脫像是在超市偷東西被抓住了的校花。
艾莉森坐在陳諾身邊,滿臉愧疚地說道:
“再次向你道歉,陳,這絕對是我的工作失誤,確確實實,是我疏忽了。”
按理說,快艇如果以25碼的全速飛馳,那風浪撲面、發動機轟鳴,根本沒法進行正常交流。
但,如果快艇變慢艇,只能以不足5碼的速度慢慢前行,幾乎稱得上隨波漂流,那就想說什麼說什麼了。
陳諾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的船隻,淡淡說道:“好了,艾莉森,別說了,我並不怪你。誰都沒想到會變成這樣,你也沒有來過威尼斯電影節。反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她們兩個趴好別被拍,我現在微笑招手,等著救援艇來就好了。”
話音剛落。
啪的一聲。
一張不知從哪扔過來的一張海報,被海風吹起,精準的蓋在了他的頭上。
頓時,四周的剛朵拉和快艇上爆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
陳諾伸手將海報從臉上扯下來,低頭一看——是一張《drop》的宣傳海報。
海報上,新奧爾良的城市剪影在濃重的墨藍色背景中若隱若現,中央是他滿臉血痕的側臉,神情冷峻、眉眼低垂,在設計師精心的修飾下,有一種演不出來的極致的悲愴與壓抑。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右眼眼角,那一滴被後期p上去的鮮紅血淚,像是從劇中角色的靈魂深處緩緩滑落。
挺好。
陳諾沒覺得多尷尬,反而覺得這一幕挺有意思。
他笑了笑,用右手將海報高高舉起,展示給四周圍觀的人群看。
剛才還在鬨笑的人群爆發出陣陣歡呼。
有人用英語大喊:“chen, love you!”
也有人用義大利語喊:“forza chen, il leone ti aspetta!”
還有法語:“courage, tu es notre star,chen!”
西班牙語:“vamos, brilla en venecia!”
韓語:“!”
日語:“輝け!夢をつかんで!”
威尼斯本來就是世界旅遊勝地,到此旅遊的遊客,那正是來自世界各個角落。各種語言匯聚成一股磅礴的聲浪,在水道上空迴盪不休。
而後,不知道從哪裡傳來一句中文:“諾哥!加油,拿下沃爾皮獎!!!”穿過重重音浪,傳到了陳諾的耳中。
他本能地環顧四周,卻因為船隻實在太多,喧鬧聲又太吵,根本無法分辨那聲音到底來自何方。
他想要給出點回應。
既然找不到了,他也沒多想,索性站起身,將右手高舉著的海報舉得更高,左手也跟著舉起,在空中比出一個大拇指。
這一動作彷彿瞬間按下了全場的暫停鍵,現場短暫地安靜了半秒鐘。
但僅僅只是半秒。
半秒之後,
從河面到岸邊,從船頭到橋上,從地上到空中,下一瞬間就爆發出排山倒海般的聲浪。
說話聲,尖叫聲,歡呼聲,快門聲,掌聲,吶喊聲如同浪潮般層層湧起,四面八方的聲音匯聚起來,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噪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