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呼了一口氣,道:“我連她說什麼都不知道。damn,能不能把獎直接給我們,然後放我們回家。”
坐在詹姆斯旁邊的塞隆俯下身,插話道:“我也是這麼想的。”
見兩個同伴很輕鬆的樣子,陳諾決定不再把秘密藏著。
看了看大螢幕上專門翻譯出來的文字,他這個時候知道,這個年輕人叫法布里齊奧·法爾科,是憑藉今年出演的兩部義大利電影,一部叫《沉睡美人》,一部叫《他的兒子》而獲獎。
法爾克在臺上挺激動的用義大利語發表著獲獎感言,
陳諾想了想,低聲把之前自己發現的蹊蹺慢慢的說了出來。
詹姆斯先是越聽臉色越難看,聽完後反倒正常了一點,說道:“怎麼可能。我覺得不可能。我都不能拿到訊息哈維也做不到。如果他做到了,我也一定會得到風聲。”
陳諾道:“為什麼?”
“因為……好吧,我可以告訴你,我的那些哥哥姐姐們跟哈維韋恩斯坦有聯絡,而我在他們身邊有人。懂我的意思嗎?如果他們有訊息,我就能夠知道。”
原來如此。真是面帶豬像,內心嘹亮啊。這些狗日的富二代,果然一個個都是人才。
陳諾道:“那你怎麼解釋哈維的表現?我相信我的眼睛。”
塞隆插口道:“會不會是哈維使了一些花招,然後他覺得他們贏了?”
詹姆斯道:“這倒是有可能。fuck!最好別讓我……否則,我一定會讓那個狗雜種死得很難看。”
塞隆的臉色也不大好看,強笑著道:“現在結果還不知道呢。或許……沒有想的那麼糟糕。”
陳諾點點頭,“希望如此。”
最佳新人之後,是最佳劇本獎。
依舊是透過大螢幕上的字幕,陳諾知道,獲獎人叫做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是個法國人,獲獎電影叫《五月之後》。
然後就是接下來的最佳攝影獎。
隨著頒獎嘉賓在臺上的一通義大利語,陳諾還沒反應過來,突然,就聽到詹姆斯·普利茲克驚呼一聲,“我們得獎了!”
果然,大熒幕上藍色白字的用義大利語,英語和法語還有中文,顯出字幕:
獲獎者:戴瑞斯·康吉,《水滴》。
哇!
陳諾這一下子甚至都忘記了自己的獎項,猛地站了起來,回頭看去。
只見頭髮花白的伊朗裔老頭子,從後排某處,呼啦啦的衝他疾衝而來,完全看不出來已經是快要滿60歲的人了。
人還沒到,那口中東味道的英語聲音就先到了——
“陳,我做到了!珍珠啊,我感謝你!”
陳諾還沒有開口說哈哈,結果伊朗老頭就到了近處,一把把他摟在了懷裡。
“哈哈哈。”陳諾拍著老頭的背,大笑起來。
兩個人結識於藍莓之夜,其實剛開始還有點不愉快,但到了水滴,配合就已經說得上默契了。
老頭當初肯放棄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攝影邀約,來到這個草臺劇組,完全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而老頭子雖然這輩子提名拿到了不少,什麼奧斯卡金球獎曾經有過,可是,要說真的拿獎,一個都沒有。
之前在拍戲的時候,兩個人有時一起聊天,陳諾知道,這都快成為老頭的心魔了。
這個時候,能夠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拿到最佳攝影獎,對老頭來說,毫無疑問是擺脫了一直以來的夢魘,意味著職業生涯的新高度,這麼興奮那是理所應當。
陳諾是真心的為他感到高興。
他用力抱著伊朗裔老頭,說道:“恭喜你,戴瑞斯!”
“謝謝,謝謝你,omg,這一切太美妙了。”戴瑞斯·康吉大聲道。
隨後,老頭衝詹姆斯和塞隆點點頭,就大踏步的走上了舞臺。
從頒獎人手裡接過獎盃,老頭子站在頒獎臺前,第一句話就說道:“首先我要謝謝陳。沒有他我不會接下這部電影。我認識他七年了,從《藍莓之夜》開始,我就在他身上看到一種魔力,我這次……”
說著說著,老頭不得不停了下來。
原來提到藍莓之夜的時候,全場就有種喧囂聲從小到大,接下來還沒說兩句,全場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打斷了他的話。
過了十來秒鐘,掌聲停歇下來,戴瑞斯·康吉才重新繼續說道:“謝謝,是的,我也是藍莓之夜的攝影師。總之,他是我除了家人之,最想要感謝的人,謝謝……”
當戴瑞斯·康吉拿著他的最佳攝影獎下臺來的時候,又過來和陳諾抱了一下。
最佳攝影獎是一個小小的金牌,叫做金色奧謝拉獎。
“希望你能拿到沃爾皮杯。”戴瑞斯·康吉頗為動情的說道:“我對珍珠發誓,你是我拍過所有男演員中,最為出色的一個,上天賜給了你出色的才華,而你本身還有謙遜的品質以及高貴的品德,無論多少榮譽,都是你應得的。”
陳諾聽得有些動容,發自內心的說道:“謝謝你,戴瑞斯。”
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陳諾的心絃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繃緊了。
他怎麼又可能不想得獎呢?
他爸媽來了,就在現場。
他全家親戚也都來了,雖然在酒店,但是走之前,都已經準備好了香檳,等著他回去慶功。
在昨天晚上,他手機上收到的各種語言的祝福簡訊,更是創了有史以來的記錄。朋友的,女人的,但凡有他手機號的,統統都對他發來了祝福。
在網路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他昨晚登上fb的賬號,推特的賬號,雖然好久沒發過,可是在他評論區留言的網友不可計數。
這麼說吧,在他周邊這個小小的世界裡面,彷彿從來就沒有如此期待著一座獎盃。
這的的確確,就是他電影生涯某個重要的節點,是他職業成就新階段的某塊拼圖。
要說他不想擊敗強勁的宿命對手,從而拿到圓滿的結果,那簡直就是自欺欺人。
回到現場。
最佳攝影之後的評審團特別獎授予了奧地利尤里西塞德爾執導的天堂電影的第二部《天堂:信仰》。
然後,在最佳導演銀獅獎上,充滿讚譽的《大師》終於也收穫了本場頒獎典禮的首座獎盃。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上臺致辭的時候,感謝了很多人,哈維·韋恩斯坦,華金·菲利克斯,菲利普·霍夫曼等等。
至此,今晚最引人關注的兩部電影,各自都收穫了一個獎,暫時打成了1:1平。
而接下來,是最佳女演員沃爾皮杯,這個獎項最後由哈達斯·雅隆拿下。
當哈達斯·雅隆發表完獲獎感言下臺去之後,陳諾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心理產生的錯覺,總之,他突然感覺全場的氣氛都一下子變了。
原本或許還有一點點的鬆弛的空間,但在這個時候,連空氣中瀰漫的都是戰壕裡火藥的氣息。
或許不是他的心理作用吧,否則,按慣例一般會頒發金獅或者評審團大獎的評委會主席,又怎會打破慣例出現在最佳男主角的頒發現場呢?
當邁克爾·曼從座位上起身,走到舞臺的中央的時候,陳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誰?
究竟會是誰!?
他能不能在今夜圓夢?
到底哈維和他,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
陳可新坐在評委座位上,目光注視著邁克爾·曼的背影,心情異常複雜。
說實話,他現在都沒有想清楚,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為什麼?
……
邁克爾站在舞臺中央,用英語說道:“接下來,我們將頒發的是極具含金量的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獎。我相信,威尼斯電影節存在的69年曆史中,沒有一次,在這個獎項上,匯聚瞭如此多的目光,也沒有一次,有著勢均力敵的兩個對手,爭奪得如此激烈。”
“全世界都在期待,到底結果如何?今天晚上,我們是會迎來一個新的傳奇,又或者我們將會迎接大師們的加冕?”
“作為評委會主席,現在我宣佈——”
……
當邁克爾·曼說話的時候,陳可新一直在發呆。
突然,他聽到身邊傳來一句極其細微的聲音:“你是不是沒有想到?”
陳可新怔了一下,微微偏頭看去,只見正是那個讓他陷入迷惑的人。
陳可新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如實說道:“是。”
馬提歐·加洛尼點了點頭道:“其實很簡單……我不敢。”
他又重複了一遍,加了一個單詞:“我不敢賭。”
義大利導演露出一絲苦笑,“尤其,邁克爾他是個美國人。”
這三句沒頭沒尾,顛三倒四的話,按理說挺難理解的。
但是,陳可新這幾天,被關在酒店裡,什麼都不能幹,一直就在思索這件事。
他真的為此思考了太久太久。
而馬提歐·加洛尼現在這些去頭去尾的話,頓時如同一道閃電,一下子劈開了他一直疑惑的關鍵節點,解開了某一個動機,讓他腦海中的迷霧瞬間驅散!
他之前所疑惑的答案,有了關鍵的一把鑰匙。
馬提歐·加洛尼說:
——他不敢!
為什麼不敢?
不敢什麼?
陳可辛明白了。
是啊,如果到時候威尼斯電影節在這個舉世矚目的獎項上,出現了荒誕可笑的“三黃蛋”,評委會主席邁克爾·曼固然會難辭其咎——上對不起組委會,下對不起義大利人民,這輩子恐怕都別想再來威尼斯做評委,甚至連入境都有可能被拒。
可是,遇到這麼一個不負責任的評委會主席,實質上受到重創的會是誰?
是電影節!
到那時,邁克爾·曼拍拍屁股走人,回美國去繼續做他的導演。像陳諾的上輩子那個誰,在戛納當評委會主席搞出一個荒唐的多黃蛋之後,從此再也沒有去過戛納,但又能怎樣?
如此一來,整個威尼斯電影節墜入被世人恥笑的深淵。阿爾伯託巴巴拉這位新主席那些勵精圖治,重塑電影節權威的舉措,統統將成為笑話笑柄,全都做了無用功。
在這種情況下,真正該擔心的,是誰?
陳可新恍然大悟,當他在為陳諾擔心的時候,
馬提歐·加洛尼這個被阿爾伯託巴巴拉請來做評委的義大利導演,這位新主席的心腹,放在評委會里的眼線,分明才應該是另外一個比他更加擔心,更加坐立不安的那個人啊!
陳諾這一次不行,還有下一次。
對於已然沒落的威尼斯電影節呢?
一旦出現這麼一個國際笑話,或許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正如馬提歐·加洛尼補充的那樣,
如果是別人也就罷了,比如是德國人,義大利人,甚至是法國人呢?
但是在那張賭桌上,握著最後一枚籌碼的人,偏偏是一個美國人,不僅是美國人,陳可新不知道馬提歐知不知道,邁克爾·曼其實還是個德州人。
當比分來到4:3,
全世界最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和自由意志的德州美國佬真的會投下那顧全大局的一票,讓比分來到5:3?
如果他不會怎麼辦?
如果他要固執的投票給陳諾,讓比分去到4:4,又該怎麼辦?
最開始就說了,這是沒有後悔藥吃的一次投票,投出去即為最終結果,不能變票。
那麼,把所有的一切,壓在一個美國人會識大體,顧全大局上?
一個正常的有理智的成年人都不可能這麼去想!
如此一來,那馬提歐·加洛尼的選擇就非常非常有限了。
俗話說,山不來找我,那就只能我去找山。
陳可新嘴巴張開,腦子轉得飛快,整個人看上去都彷彿傻了。
最後,他想起一個細節,馬提歐·加洛尼投票之前,說了那麼一大堆廢話,最後才做出決定。這可不像是一個考慮了兩天時間,並在前後五個會議上都固執己見的人啊。
那一大段廢話,分明是他在給自己留出時間,去思考應該怎麼做。
最後思考的結果,才會是——
“我真的很喜歡《大師》,真的。唉,可惜了。”馬提歐·加洛尼嘆了口氣,低聲嘟囔著。
在他的呢喃聲中,
邁克爾·曼用一種美國人特有的散漫語調,揭曉了可能是今夜最大的懸念:
“第69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獲得者是——”
“諾·陳,《drop》。”
“恭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