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華娛三十年

第13章 阿雪與六王爺

“兄弟,咱們要不要成立個公司?”

“哥們兒,現在還不著急。”

“行,都聽你的,可有些事情……”

“我想聽聽你的良心。”

“試我?哈哈……這樣好了,咱們七三分賬如何?”

“你這良心……”

“哎呀!想什麼呢!你拿七!”

“不錯,算你有些良心,不過,六四吧。”

“好兄弟!我剛剛說的七三,也是試你來著!不錯不錯。”

“我就知道是這麼回事!”

有些事情必須要談談了。

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

更何況馬尋跟孫冬海根本不是兄弟。

還行,孫冬海這貨算是有些良心。

而馬尋也沒想佔便宜。

其實,就算是五五分賬。

馬尋也能接受。

但孫冬海一下子就說了七三分賬。

馬尋就明白,他得讓一步才行。

六四分賬,算是比較公平的。

誰也沒吃虧,誰也沒佔便宜。

就目前整個生意而言,還是以馬尋為主。

可他自己很清楚。

如果沒有孫冬海的‘關係資源’,生意也談不成。

在這年頭做生意,‘關係’可太重要了。

那麼,接下來……

馬尋就得讓孫冬海慢慢變的沒那麼重要才行。

於是,二人分開之後。

他來到了王府井。

找到了香奈兒的專櫃。

“先生您好,請問需要點兒什麼?”

“5號,給我包上。”

“哦,先生真是……不仔細看看嗎?或者讓我為您介紹介紹?”

“不需要。”

“好的,那個……是送給女朋友嗎?”

“不是。”

這櫃姐話有點兒多,特別是當聽到馬尋說‘不是’的時候。

眼睛都亮了。

大概,買這種香水的男人,大多是送女朋友。

而我馬尋不走尋常路。

我送的人,是個老孃們。

就是孫冬海他二姨!

二姨幫了咱們這麼大一個忙。

當然得送個足夠好的禮物才行。

雖然,孫冬海一再的說,不用送什麼。

都親戚。

可那是你的親戚,不是我的。

人家連名字都不想說呢。

而且,馬尋知道央視可不止一個主任。

如果能透過這部《十七歲不哭》多認識幾個主任。

那麼,孫冬海也就不是很重要了。

這年頭做生意,其實就是人際關係。

就比如咱們這影視劇投資吧。

圈外的朋友大概不知道。

我們國家實際上對影視行業有許多的扶持政策。

這可是文化陣地,重視著呢。

比如,這電影頻道本身就帶有扶持功能。

電視電影,這其實就是給新人導演練手的。

管唬不就這麼起來的嘛。

他那部《上車,走吧》,還火了黃渤跟高唬。

還有青年導演扶持基金。

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徐靜雷是重點的扶持物件。

每年十五萬呢……但人家老徐說了,扶持力度還是不夠。

應該是不夠她交稅的。

貧困生拿助學金買愛瘋?

只能說,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

不過,也不是都扶持的不準。

有準的。

比如,郭幡。

他就是優秀典型嘛。

馬尋想起這些,可沒有怨天尤人的意思。

你要問羨慕不羨慕,那當然羨慕。

就說那徐靜雷,她是京圈公主。

管唬那也是‘導二代’。

我孃胎裡不帶這些關係背景。

那咋了?人脈關係啥的,自己建唄。

不晚。

咱不說非要被政策扶一下。

只要在未來,別讓政策把我馬尋給忘了就行。

“先生,包好了。”

馬尋付了賬。

這位櫃姐對他連連的拋媚眼兒。

彷彿在腦中已經出現了小說中的浪漫情節展開。

快說~你這個香水是送我~你說呀~可惜,馬尋直接走人。

接下來,他打算買一些好煙好酒,或者是名牌鋼筆。

這些玩意,最能得文化人的心。

卻不想,遇到了一個戴墨鏡的女人。

葉荃真。

……

景山公園。

這裡能俯瞰整個故宮。

今天不是休息日。

遊人並不是很多。

京城是個不用宣傳的旅遊城市。

但當下在馬尋看來,真沒後來火。

記得前幾年,故宮還是允許拍戲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