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2001:叫我導演!

第396章 再臨戛納

4587萬!

凌晨兩點半,《風聲》官方微博釋出首日票房資料。

加班加點肝出來的!

小編熬到凌晨兩點多就是為了這麼一哆嗦!

都到了9002年,微博上的夜貓子也有很多,年輕人們一個個都開啟修仙模式。

月亮不睡我不睡。

微博前腳釋出,後腳就炸出一堆夜貓子。

【4587萬?一般啊】

【一般?朋友啊,幫幫忙,五一當天全國院線一共只排了3場,如果是從五一當天凌晨開始排,票房能有多高?】

【多高?】

【6000萬起步啊,坐七望八】

【不能破億?】

【怎麼破?拿頭破?】

【首日近五千萬,毛估估五千萬,再四捨五入,那就是一個億】

【好傢伙,有你這樣四捨五入的嗎?】

【剛看完零點場回來,只能說全員牛逼,特別是黃教主,他的表演讓我有了改觀】

【哈哈,聽說小民哥下一部作品是電視劇?】

【對,泡沫之夏,偶像劇來著,估摸著是看鄧朝演了一部,他也想跟著演一部】

【真的假的?泡沫之夏啊,黃小民演誰?歐辰?還是洛溪?夏沫是誰演?】

【不知道,好像還沒有官宣】

【……】

翻看評論區,討論黃小民的人數跟範彬彬竟然不相伯仲,由此可見,他是真的起飛了。

演小日子演出了精氣神。

那種變態的感覺,比小日子還像小日子。

……

燕京。

黃小民今天晚上壓根沒睡。

睡什麼睡?

不看到票房資料,他都睡不著。

是。

雖然他不是男一號,但,但這部電影是他感覺迄今為止發揮最出色的一部劇。

焦急的等到凌晨,收到公司傳來的訊息,電話剛剛結束通話,黃小民就放聲大笑起來。

成了!

電影成了!

首日近五千萬的票房,保底超三億,四億也能窺探一二。

五億的話,有點難。

因為接下來的宣發他們之中要少一個人,一個最重要的人,他的東山老鄉範彬彬走了。

算算時間,現在已經登機了?

在登機之後,沈良和範小胖幾乎同時收到訊息,他們兩個,一個是蔣德福的電話彙報。

一個是經紀人打來的電話。

收到票房資料,範小胖的雙眼在那哐哐冒光。

如果不是現場還有其他人,她估計要拉著沈良去飛機的臥室。

那張床,她還沒試過呢!

準確來說,她只在床上睡過覺,還沒有跟良哥一起睡過那張床。

一直沒能排上隊。

不是良哥忙,就是她忙,又或者是今天這樣的情況,一行人一起出發前往戛納。

大家都在場。

怎麼幹?

就幹不了!

此刻,距離戛納電影節開幕還有近兩週的時間,沈良去的那麼早,一是確認開幕時的流程。

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提前進行宣發。

先歐洲,再阿美莉卡。

參加完老美的宣傳,再乘坐飛機回歐洲出席電影節。

最後。

國際版上映前夕,再飛回亞洲前往日、韓等地進行宣傳。

歐美、亞洲地區同步上映的弊端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電影上映,主創團隊不可能人都不去。

橫跨大洲的宣發,特別的累人。

幸好沈良有一架私人飛機。

省心。

省事。

移動的行宮。

“老闆,恭喜!”

“彬彬,恭喜!”

緊接著,以張文博為首的營銷推廣人員,紛紛送上祝賀。

他們跟著去戛納,自然是為了宣發。

張文博如今已經是深光的執行副總裁,分管營銷事務,《風聲》的宣發企劃就是他掛帥,一手策劃的成果。

互相吹了幾波。

待到飛機平穩飛行,眾人也沒多少閒聊。

聊不動了。

都凌晨三四點,誰還沒瞌睡,夜貓子也要睡覺!

一夜無話。

當他們抵達戛納時正好是白天,在飛機上飽睡一夜的眾人,各個都精神抖擻。

“沈,歡迎再次來到戛納。”

飛機落地,戛納電影節的藝術總監蒂埃裡·弗雷莫帶著親切的笑容,送上了一個擁抱。

他是來接機的。

02年,《小偷家族》榮獲金棕櫚的那一年,蒂埃裡便是戛納的藝術總監,負責選片工作。

當時他還跟戛納電影節組委會主席吉爾斯·雅各布一起出席了《小偷家族》的首映禮。

在那之後,雙方一直有聯絡。

關係不遠也不近。

誰讓沈良當了‘叛忍’,拿了金棕櫚就跑路,如果不是沈良大勢已成,今年戛納怎麼會把開幕影片的位置讓給《驚天魔盜團》?

“蒂埃裡,好久不見。”

沈良笑眯眯的回了一個擁抱,順便拍了拍他的後背。

“看來你的健康生活計劃有了顯著的進展。”

“哈哈,是吧?”

提起這事,蒂埃裡得意的笑了笑,眉宇眼角都是得意。

天知道減肥有多難。

接著,前往酒店的途中,蒂埃裡一直在提他的健康計劃,雙方都沒有聊什麼電影。

需要聊嗎?

不需要。

《驚天魔盜團》的原片,蒂埃裡、雅各布都看了好幾遍,雖然這是一部純商業片。

如果放到十年後,類似的影片幾乎不可能成為開幕影片。

畢竟那會3d電影已經氾濫成災。

不加個3d,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什麼大片。

然而。

在2009年,3d電影的浪潮尚未完全興起之際,3d電影,還是3d拍攝的電影,它就是時髦。

走在電影技術的最前端。

有這個由頭,充當開幕影片那是綽綽有餘。

很快,一行人就抵達酒店,沈良等人辦好入住沒一會,戛納電影節的主席雅各布就來了。

這位七十多歲的小老頭身體依舊健碩。

看起來跟六十多歲差不多,一看就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他是法國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他就是戛納電影節的藝術總監。

2000年,他當選為電影節主席。

站在當下往回看,他擔任主席的這七年,最重要的功績之一,大概就是發掘了沈良。

01年,短片金棕櫚,02年,金棕櫚。

彼時。

《小偷家族》和《鋼琴家》共同榮獲金棕櫚在歐洲,乃至世界影壇都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太大膽。

事實證明,吉爾斯·雅各布的眼光沒有出錯,看看沈良這幾年的成績。

誰能說02年的戛納有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