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你就是這麼玩音樂的?!

第18章 麵包人就得豆沙了。

“他們怎麼不說話?!是網不好嗎?”

“為什麼不來噴我!為什麼!”

一邊瘋狂騎臉,李燦還一邊看著林鋒,指向螢幕。

“鋒哥,你說,他會不會拉一車麵包人過來一起罵我?”

正在工作室中整理專案表的林鋒完全沒有工作的動力。

一副快要被笑死的樣子。

“哈哈哈哈艹,燦哥你真就堵門問啊!”

“因為我早就說了,等《炫境》上線,我要把他們豆沙了!”

李燦笑嘻了。

林鋒雖然不太懂梗,但還是笑哈哈,聽著李燦瘋狂輸出。

“批評我的時候你是心高氣傲,哥們上強度後你是生死難料。”

“人呢?!給我站直了!別哆嗦!”

“哈哈哈哈哈哈!”

林鋒感受到了李燦的快樂。

反擊後瘋狂上嘴臉的這一刻,那簡直就是最大的樂子。

無論對方是怎麼回覆,那都會很藝術。

不卑不亢,是一種藝術,化身理中客,是一種藝術,撐著嘴硬無腦抹黑,也是一種藝術。

支支吾吾轉移話題是一種藝術,夾著尾巴裝死更是一種藝術。

都給藝術完了。

李燦和林鋒很快樂。

但王福生可能不這麼想。

作為一個年過四旬的樂評人,王福生本人是比較古板的,對新事物接受能力極差。

從一個文藝青年開始,便想追求高大上的思想與審美,用來證明自己也很高階,從而獲取認同與優越感。

但其實,這樣的人,一輩子都在葉公好龍,反而並不能洞悉藝術本質。

二十歲時,王福生抨擊地下搖滾的野蠻,三十歲時,抨擊傳統藝術的老舊,四十歲時,抨擊流行音樂的膚淺。

追捧古典音樂,但可能平時並不會去欣賞。

現在,面對這種“玩鬧”,自然是忍不住重拳出擊。

在網際網路發展緩慢的階段,憑藉著資訊差,以及營造出來的高階品味,高質量人類,高階知識分子的標籤,確實收穫了一大堆的擁躉。

原本,這次也如往常,很多的人簇擁而來,追著王福生的點評不停叫好。

但萬萬沒想到。

自己剛穩。

這臺子就被掀了!“他是故意的,他一定是故意的!”

看著不斷@自己不斷挑釁的id,簡直快要被氣炸了。

當誰真認不出來是吧!王福生畢竟不是傻子,也不是完全不懂音樂,看到這樣的發展,哪能還不知道是李燦把自己給耍了?

有人在釣魚啊!有沒有人來管一管!“他到底把音樂當成什麼了!”

王福生渾身顫抖,被氣的不行。

說是這麼說,但到底是為了音樂還是面子,這不好說。

開啟網頁,播放著《炫境》,秉持著極端挑刺的眼光,試圖找到攻擊方向。

但找了很久,終於也只能說一些沒什麼資訊量的車軲轆話。

【《炫境》這首歌曲,表面看上去似乎很厲害,但實則苟p不通,李燦和陳美靜試圖雜糅畢生所學,想要向外展示一個高大上的樣子,卻完全失去了音樂的意義,華而不實。空洞的炫技似乎更適合作為練習曲,而作為練習曲似乎難度又不是很夠,定位尷尬,完全就是依靠所謂古典來包裝營銷,作為商業噱頭,有這樣的音樂,有這樣的音樂人,是華語樂壇的恥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