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866章 迎難而上

能得到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好。

與深圳蛇口工業區合作,可以得到這個時代國內最優惠的政策、大量優質且廉價的勞動力、便捷的交通地理優勢、進入國內市場的機會。

東北呢?

先說政策,抱歉,這個確實沒有。

蛇口試驗田才剛開張沒幾天,出口特區的概念提出將近一年了,也還沒有正式出臺,當前最好的政策,也無非是廣東和福建拿到的一份可以“便宜行事”的檔案,嗯,就是廣州拿來給白天鵝賓館立項的那個。

其他地方想要拿出針對外資的優惠條件,估計還得等上好幾年。

按照原來的歷史程序,東北地區的第一家合資企業,是在1984年,香港晨曦貿易公司,與哈爾濱國際飯店合作開辦的“國晨食品公司”。

第一家外資企業,則是1987年6月,瑞士雀巢公司在華開設第一家工廠,地點則是在當時還歸屬於“松花江地區行署”的雙城縣。

在這方面,不說與沿海相比,就連內地不少省份,也比東北地區早得多,大部分在81年左右,就有了實際案例。

再說勞動力,還是抱歉。

這裡是東北!全國最主要的工業中心,在這裡,東北以佔全國9%的人口比例,提供了接近20%的工業產值、以及18%左右的gdp。

咱東北人誰不以進廠為榮?

合資?外資?

你讓他去給資本家打工,信不信他給你兩個大嘴巴子。

所以,大量的優質廉價勞動力?想都不要想!

或者等90年代再去想想吧。

至於交通優勢。

別說,有個大連港還針不戳。

另外大地震之前,還有個唐山港也挺繁榮的,就是現在還沒恢復過來。

可是有港口也沒用,因為這裡沒有直通美國的航線啊。

想要把產品運出去,還得先用小貨輪運到香港,再從香港的國際碼頭轉乘遠洋貨輪送走。

路途遠、航期長,哪裡比得上緊挨著香港的蛇口港?

哪哪兒都不佔優勢,這還怎麼談?

領導也清楚自身的情況,要不怎麼說人家是領導呢,既然這些不好談,那就談談可以談的內容嘛。

“我們東北地區是全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從輕工業到重工業,都具有非常完善的產業基礎,有技術、有裝置、有成熟的工人。

如果貴方能與我們合作,比如說,將產品交給我們來加工,無論是服裝、電視,又或者其他方面的產品,我們都可以提供。”

周亞麗眉角輕揚,問道,“這裡還有電視機廠?”

別看東北的工業很厲害,但說到無線電技術,還是以上海、京城、天津、南京這些地方更勝一籌,就連廣州的也不差,可東北這邊的電視機?

她還真沒聽說過,有什麼比較知名的大牌子嗎?

領導則笑了笑,很坦然地說道,“其實做電視機也並不複雜,本地就有無線電廠,買齊相關配件之後,就能組裝電視機。”

周亞麗眉頭微皺,正要說話。

這時陳凡忽然乾咳一聲,對著領導笑道,“那什麼,這個情況呢,我也知道一點。”

迎著眾人的目光,陳凡笑著說道,“我有個讀者就是瀋陽某無線電廠的職工子弟,他給我寫的信裡,說了不少廠裡的事,所以我也就瞭解了一些。”

聽到這話,領導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

他還想吹幾句,這下倒好,竟然有人提前洩了密,這還怎麼吹?

群眾裡面有“壞人”啊!

陳凡打了個哈哈,轉頭看著周亞麗,小聲說道,“大概情況就是,這家無線電廠,以前是造收音機和電臺的,完了從去年開始,在天津、上海、南京等地,想辦法買到全套的電視機零配件,也沒有生產線,就是一個裝配車間,主要生產黑白電視機。”

這個真不是他亂說。

他的讀者遍佈全國,而這年頭的讀者呢,除了跟作者討論劇情、抒發感想之外,也會聊一聊自己和身邊的情況。

作為“以廠為家”的工廠子弟,九成九的人都會炫耀一下自家的單位。比如食品廠的,就會給喜愛的作者寄點小零食,肥皂廠的,表示您家一年的洗衣皂他都包了。

紡織廠的寄點布頭、手絹,收音機廠的寄臺小型半導體收音機,也不是沒有。

若是無線電廠的,吹完之後,順便再說兩句,“我們廠馬上就要生產電視機了,改天給您寄一臺”,這種真不算離譜。

畢竟也沒真寄。

不過倒是有利於陳凡瞭解天南地北的單位生產情況。

這些內容有時候也可以作為創作素材,……難怪這年頭的作者都還看讀者來信,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從裡面找靈感。

不過,陳作家的訊息很是嚇了周亞麗一跳。

“沒有生產線?”

周亞麗頓時驚了,“那產品標準、生產效率和合格率都怎麼保證?”

陳凡乾咳兩聲,手捂著嘴巴,用微不可察的聲音說道,“隨緣。”

周亞麗眼睛狂眨,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話。

陳凡看了一眼臉色略顯尷尬的領導,又嘀咕了兩個字,“人情吶姐姐。”

周亞麗當即深吸一口氣,努力擠出一張笑臉,從嘴邊蹦出兩個字,“懂了。”

隨後對著領導揚起笑臉,恢復成正常說話的音量,說道,“那什麼,領導,您繼續。呃,這個電視專案就挺好,另外還有啥專案來著?”

剛才是自己迷糊了,這不是正經的商業談判,而是還人情的好時候,哪能要這要那的?

其中這種事也挺正常的,在美國也一樣,只不過是另外一種說法,比如慈善款、獻金啥的。

他們給你一點幫助,你還他們一點小小的心意。

雖然性質不一樣,但對商家來說,結果只有一個。

該出血的出血,該低頭的低頭,站直了賺錢的那都是頂層家族,沒到那一步的,該認還是得認。

何況現在只是撒點幣而已,又沒讓彎腰磕頭,都不叫事兒!

領導也不知道陳凡跟周亞麗說了啥,只看見剛才還滿臉嚴肅的周女士,忽然就換上一張笑臉,不僅說電視專案好,還主動詢問其他專案,就有點懵。

不過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這點小場面不算啥,他很快就回過神來,若無其事地介紹相關專案。

其實還是老調重彈。

首先要排除掉重工業,他倒是想掙個“出口大型機械”的帽子,可人家外方公司就沒這方面的業務,總不能硬塞吧。

所以能聊的無非就是剛才說過的那些,什麼農副食品、紡織皮革、飲料酒水、日用化學、文體教育、傢俱家電等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