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華夏科學院學報》新一期悄然發行。
而在其目錄頁上,一篇署名單位僅為“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文章顯得尤為突兀。
而如果有人點進對應連結,就會發現這篇文章的作者欄中密密麻麻排列著超過五十個名字,足足佔據了兩頁篇幅。
然而正文部分卻簡短得令人錯愕——
僅半頁紙,包括一張清晰但標註著脫密處理印記的hl2a裝置控制終端執行資料圖,以及四句結論性陳述: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所利用hl2a託卡馬克裝置,成功將芯部溫度超過5200萬c的h模環流等離子體穩定維持了4175秒。實驗全程能量約束時間滿足高約束模式(h模)特徵。
經測量分析,確認裝置實現了淨正能量增益(q1)。本實驗結果為未來聚變能源的工程化利用奠定了重要的物理與工程基礎。
沒了。
儘管其形式更像是一份官方通告而非嚴謹的學術論文,儘管所有關鍵細節如加熱功率、磁場強度、等離子體密度剖面、具體q值、診斷手段等均被嚴格隱去,但這寥寥數語所蘊含的資訊量,還是在原本波瀾不驚的等離子體物理學界激起了滔天巨浪。
4175秒!
超過69分鐘的穩態高約束模式執行!
5200萬攝氏度的芯部溫度!
淨能量增益!
任何一個單項資料都足以拿出來大書特書發表一篇頂刊,更遑論它們同時出現在一個基於改造舊裝置的實驗中。
而受到衝擊最大的,自然是hl2a的老東家,位於德國加興的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
……
馬普學會理事長弗蘭克·查寧匆匆推開asdex upgrade裝置負責人于貝爾·弗朗茨教授的辦公室門,手裡還捏著幾張薄薄的a4紙。
“弗朗茨教授,看看這個!”前者將列印紙放在堆滿文獻的辦公桌上,語速快得幾乎要起飛,“《華夏科學院學報》剛發的,5200萬c,4175秒……”
弗朗茨從電腦螢幕前抬起頭,目光落在紙頁上,臉上並沒有太多意外:
“是的,查寧閣下,我也看到了這份……通告。”
雖然是在一份學術期刊上發表,但他還是不太願意稱之為一篇論文。
而查寧卻顧不上深究這些細節,見弗朗茨也已經看過,便直接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部分:
“你覺得……這有可能嗎?會不會是華夏人放出的假訊息?”
面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後者的臉上卻表現出了幾分掙扎。
“目前所知的內容顯然經過高度脫密處理……”弗朗茨搖搖頭,“除了這張終端截圖顯示的時間戳和溫度指示,以及結論性文字,沒有任何可供同行評議的具體技術引數和診斷細節。”
顯然,教授不太願意給出明確的回答。
可查寧卻有些不依不饒:“但這個hl2a設施,難道不是華夏人當年從我們這裡把asdex裝置買走,再以asdex的三大件作為核心改造出來的?”
這個問題顯然有些摸到了弗朗茨的痛處——
他目前所管理的asdex upgrade是asdex的全面升級型號,然而馬普所在託卡馬克方面的研究進度卻毫無疑問落在了使用上一代設施的西南物理所之後。
因此,弗朗茨沒有開口,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那麼馬普所,尤其是博士你應該非常瞭解這座裝置才對基於它的原始設計才對。”查寧的語氣仍然急切,甚至有些慌亂“在最優條件下,它理論上能做到什麼程度?”
弗朗茨放下列印件,靠在椅背上,無奈地搖搖頭:
“理事長閣下,我必須糾正一個常見的誤解。”
他其實已經有點不耐煩,但對方畢竟是整個馬普協會的管理者之一,所以只好耐著性子解釋道:
“華夏方面當年購買的asdex裝置,其後續的改造升級工程,用‘重建’來形容或許更為貼切……他們投入了難以想象的資源和工程力量。據我所知,原有的真空室被徹底更換為全鎢偏濾器結構,冷卻系統、加熱系統、診斷系統都進行了全面更新換代。”
“可以說,現在的hl2a,其物理核心和工程能力與當年的asdex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我對它的瞭解,並不比其它任何人更多。”
“那麼理論極限呢?”查寧追問,“排除華夏人可能的誇大,純粹從物理和工程角度,基於他們公開的改造方向,比如全鎢第一壁,你認為hl2a的極限在哪裡?這份報告提到的4175秒,是否在可能的範圍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