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381章 “晶片”

人類為什麼會死亡?答案自然是大腦死亡了。

以現在的生物技術、醫療技術,只要不是大腦死亡了,哪怕是五臟六腑都壞掉了,仍然有搶救的可能性。

特別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造器官完成研發,這預示著人類除了大腦和脊椎之外的器官,都將成為一種隨時可以更換的“零件”。

因此大腦就成為了限制人類壽命的一塊短板。

江淼經過分析和推演,試圖找出一條解決大腦死亡的技術方向。

也就在去年六月份,他在研究人工智慧的風險評估過程中,想到了一條解決人類大腦難以替換的技術路線。

既然一個大腦的人類無法進行更換大腦,那為什麼不給人類再造一個“大腦”?當人類擁有兩個大腦的時候,其中一個就可以被更換。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搞生物晶片植入大腦的方案,因為只有這樣做,才可以讓生物晶片成為人類的第二大腦。

不過江淼也清楚這條技術路線的難題,那就是如何保證人類的意識,可以徹底入主生物晶片。

但是這一點難題,江淼要解決只是時間問題,因此他並不擔心。

歸根結底,人類的意識,其實就是一大堆記憶融合之後,加上身體的激素和環境影響,共同形成的一種混合體。

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的一切,都被記錄在生物晶片之中,哪怕有一天摘掉原生大腦,只要其生物晶片還在,那就意味著這個人還處於“活著”的狀態。

其實人類大腦並不是一定要完整,才可以發揮出正常的功能。

因為已經有很多案例,表明人類哪怕失去一半的大腦,由於大腦的補償效應,其大腦功能仍然可以維持下去。

這也給了未來一個無限可能。

不過這個技術至少需要十幾年才有可能徹底完善。

江淼還有時間,畢竟他此時才三十出頭,十幾年後也不到五十。

當然,他也清楚一點,那就是如果不是從小植入生物晶片,那他的記憶將是不完整的。

要實現大腦全部資訊轉移到生物晶片,這一點很難,畢竟人類大腦之中的資訊,有很多是潛意識記憶,這一部分基於哪怕是主動回憶,也沒有辦法百分百提取出來。

而人類記憶之中,有一大半就是潛意識記憶,比如三歲之前的記憶,這一部分都是潛意識記憶,無論你怎麼回憶,這一部分記憶都沒有辦法想起來。

但潛意識記憶也是人類意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失去這一部分潛意識記憶,哪怕明意識的記憶一模一樣,仍然會造成性格的改變。

這會導致一個結果,即:同憶不同人。

用一個生物概念來類比,這就像從一棵蘋果樹剪下一條枝條,嫁接到另一棵蘋果樹上,雖然這個枝條結出的果實,和母樹結出的果實相差無幾,但新的砧木提供的養分,肯定和母樹沒有辦法一模一樣。

從生物學來看,這種沒有從小植入生物晶片的人類,其切除大腦之後,還是那一個人。

但從哲學角度來看,其實可以算成兩個人。

後者只是前者一部分記憶的傳承者,但並不等同於前者。

而從小就植入生物晶片的人類,他們的一切都記錄在生物晶片之中,因此他們在切除原生大腦之後,並沒有本質上改變。

不過江淼倒是沒有太糾結。

因為他相信自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有一天可以使用技術讓人類大腦的全部記憶,安全地轉移到生物晶片之中,這就可以避免哲學上“新我非舊我”的問題。

走著走著,江淼在姜嶸帶領下,來到了一間生物培育室門口。

透過門口的觀察窗,他看到了裡面陳列著一個個培育艙。

姜嶸輸入密碼。

滴!大門向兩側自動滑開。

站在一個培育艙前。

楊梧桐小聲介紹起來:“老闆這就是伏羲3型生物晶片。”

江淼看著培育艙內,一塊核桃大的肉團正在營養液中。

“這東西已經培育完成了?”

“嗯,已經完成了。”

“我看了你們的論文,這個生物晶片的計算力還是太小了,比普通電腦還不如。”

楊梧桐並沒有覺得江淼是在貶低他們的成果,因為他清楚江淼肯定知道生物晶片的優缺點。

“目前只是第三代,後期肯定會改進的。”

江淼微微點頭:“對於它的計算力,其實我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畢竟生物晶片在計算力的上限也就那樣,它們的關鍵是模糊分析和記憶儲存。”

模糊分析和記憶儲存,就是生物晶片的優點。

與半導體電子晶片對比,兩者的優缺點剛好相反。

電子晶片擅長邏輯分析、計算力堆迭,但是不擅長模糊分析和資訊儲存。

生物晶片擅長模糊分析、資訊儲存,卻很難提升其計算力。

當然,生物晶片如果可以成功移植人類靈魂,那其基因帶來的邏輯分析能力也不會太差。

江淼吩咐道:“現在伏羲3型的資訊儲存量級已經夠用了,接下來你們重點攻克人類意識移植方面的方向吧!”

“沒問題。”楊梧桐沒有意見。

目前伏羲3型的資訊儲存量確實足夠用了,眼前這個核桃大小的生物晶片,其可以儲存的資訊可以達到8.5萬tb。

這是目前半導體技術無法企及的高度。

畢竟生物晶片的資訊儲存單元,就是模仿生物大腦而設計的,因此資訊儲存規模才會達到這麼大。

這也是生物計算機對抗電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核心優勢。

電子計算機需要聯網,一旦出現人工智慧,很容易被一鍋端。

而生物計算機單體的資料儲存規模,就足夠其內部資料的執行,在必要時刻,完全可以隔絕和外部的資訊交換,避免被外部資訊入侵。

加上生物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的不同理解方式,可以進一步隔離電子計算機的入侵。

由於江淼是計劃開發出人類靈魂為主腦的生物計算機,因此就杜絕了生物計算機出現人工智慧的可能性。

這也是為了未來的一個準備。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