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君的視角里,今天是抵達月球的第一天,整個安排已經夠豐富了,又是著陸,又是長途奔襲,中間還完成了核裂變發電站的併網發電。
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頗有貢獻,不應該等明天再開始工作嗎?
怎麼休息一下又要開始幹活了?
我這是來旅遊,還是星際打工啊,雷君內心開始犯嘀咕了。
“雷總,月球的晝夜不像地球,一個月球日差不多相當於29.5個地球日。
所以沒辦法讓你在月球上按照地球作息去休息。
一般來說,像之前尼爾和巴茲,也就是奧爾德林和阿姆斯特朗60年代登月的時候,他們一天最多也就能睡個兩三個小時,然後就會醒。
因為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韋旭航因為來了很多次,他最長能睡十個小時,這已經創造了人類在月球持續睡眠時長的記錄。
現在你先來,我也是第二次來,從過去積累的經驗來看,我們第一次睡眠是在2個半小時。
也就是說,我們在吃完飯之後,就要集體去休息室睡覺,時間一到就要出發。
集體休息是避免被幹擾,現在科技進步,不需要輪流值班,各種感測器監控引數,出現異常自然會報警。
然後我們也沒有奢侈到說,可以給每個宇航員配備一個單獨的房間。
總之現在要做的就是進食然後大家一起去休息,正好你可以在這個時間去把小米眼鏡充電,然後吃飯的時候你要是想看一會手機,也是可以的。
這裡有fi,延遲比較嚴重,但發條微博配個圖,還是能做到的。”
雷君眼前一亮,他從自己的行李裡,準備掏出手機來一張合影。
這回小米眼鏡終於能發揮作用了,小米眼鏡能對準小米手機,充分的做宣傳。
雷君很清楚,現在全球觀眾都在看,未來這個影片也會不斷在各大社交平臺播放,切片更是會進行病毒式傳播。
這帶來的長尾宣傳效應會非常的好。
“來,教授,我們來一張合影,紀念一下在月球的第一天!”雷君說完後,他們在餐桌前,桌上擺著三個銀色包裝的一次性太空餐盒,照片把三個人的臉都拍了進去。
“我們小米手機的前置相機也是具備一定的廣角能力,能一次性拍的比較完整。”雷君解釋道。
在地球上的觀眾們看到的最後一幕,就是小米手機的畫面,然後在小米手機的螢幕中,林燃、雷君和韋旭航三人微笑著揮手。
“好了,大家四個小時之後見!”雷君說完後,小米眼鏡關機。
第一天的直播結束後,地球上已經是燕京時間的早上七點,大把華國民眾整晚沒睡地看完了全程直播。
“如何評價雷君月球之旅的第一場直播?”
“瀉藥,雷君在說自己一個小鎮做題家有一天能夠到月球上旅遊這件事,說這是他的榮幸,大致意思是自己乘著華國發展的春風,才有今天。
這樣的說法真的讓我感慨萬千,我們的登月工程是2004年1月由國家開始起步的。
當時的規劃是先發射繞月衛星,然後是無人探測車實現月球的軟著陸,最後是發射探測器在月球採集樣本返回地球。
當時的規劃是20年,對,20年不是說要載人登月,只是要從月球上完成取樣返回。
最終是在2020年由嫦娥五號完成的,在風暴洋的呂姆克山附近完成著陸,提前了四年時間完成登月工程規劃。
當時帶著1731克月球樣本回到地球的嫦娥五號是人類時隔44年後再次從月球帶回樣本,那時候燃神還在阿美莉卡。
當時大家的期望都是,我們能不能在2030年以前實現載人登月,再樂觀的人也不會覺得我們能在2021年完成登月,在2022年就有月球基地,在2024年就在月球完成了核裂變發電站的併網發電。
這聽上去比科幻小說還要更科幻。
雖然說技術都是成熟的,登月1969年就有人做到了,月球著陸返回、小型核裂變發電站、光伏板、無人貨運飛船等等,這些技術都是已經出現很多年,不是什麼多新的技術,無非是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
但是,這非常非常的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點在於效率。
前面我提到了,我們2004年規劃,2020年完成,這裡又不得不把我們的老朋友印度給拉出來說一下了,他們有類似的計劃,叫chandrayaan,也就是月船的意思,這個任務是從2003年啟動的,比我們還要早一年,目標也差不多,從月球帶回樣本。
但時至今日,他們都沒有從月球上帶回樣本。
本來在過去,印度還能強調,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完成任務,是因為我們的目的地是月球南極,要帶回月球南極的水冰,所以一直沒有完成任務,目前沒有國家能夠在月球南極完成著陸。
這也是推特上三哥們在2020年華國嫦娥五號成功後,為了證明印度贏最主要的論點,我們目標更大,所以我們晚點很正常。
這也是為什麼,阿波羅科技在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完成載人登月後,三哥們會齊刷刷破防,因為他們只是想要帶回樣本,而我們已經把人都送上去了。
三哥發射到月球南極的探測車大概就和一個鞋盒差不多大,然後還是單程票,去得了回不來,我們一艘接一艘的貨運船在往月球南極送,現在基地都已經建起來了。
我想說的是效率,華國航天的效率比印度航天更強,起碼高了50%。
但林燃主導下的阿波羅科技,效率堪稱變態,一年多登月,放之前誰能想到?
我們過去航天愛好者一直都有這樣的說法,說馬斯克的spacex把航天高大上的光環給打破了,一艘接一艘的火箭爆炸,最後炸出了獵鷹九號,靠大量測試迭代,在正確的路徑上,最後終究能夠抵達終點。
同樣,阿波羅科技的存在,打破了航天動輒以十年為時間尺度的規劃,一年就夠了,一年變一個樣。
我感覺阿波羅科技的效率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航天機構的10倍,不僅僅是華國航天,和nasa、spacex比都是如此。
這樣的效率,只有林燃能做到。
然後是直播中展現的月球基地,其實如果是愛好者,或者說稍微有一點點關心月球基地進展,有看新聞的,大概都不會意外,過去韋旭航、錢飛、趙建國這些宇航員去月球的時候,都有直播過。
只是說,不是像雷總這樣,用第一視角,直播的這麼全面。
但他們都是有直播,包括阿波羅科技的官方賬號,也會做一些3d動畫來解釋他們要做的事情,和他們已經做到的事情。
月球基地、無人貨運飛船、月球探測車、月球太陽能板這些都不稀奇,我都看過很多次了。
這次比較稀奇的是基地內部曝光的比較全面,和之前就只是一個固定視角比起來,要完整太多,從內部裝修結構上看和南極科考站類似,未來應該會進一步的擴建,甚至說月球旅館也不是不可能。
核裂變發電站也很有看點,因為它足夠小,這麼小的體積,意味著華國的基地可以遍佈整個月球。
現在才真正意義上可以說,月球是華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於外國,尤其是阿美莉卡,他們的時間視窗不多了,以阿波羅科技的進度來看,最多五年,五年你們不來,月球就沒有你們的立錐之地。
最後再說回這場直播,我看網上有人抱怨,說這次既然任務這麼重,這麼多事情要做,幹嘛還要把雷總給帶上去,為什麼偏偏要在這次去做什麼太空旅遊專案,帶一個累贅上去,換任何一個宇航員,都能做的比雷總更好。
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雷總,這次直播效果不會這麼好,哪怕有燃神,直播效果和觀看人數也會大打折扣。
我知道有人會覺得,為什麼要宣傳,為什麼要直播,我想說現在和過去截然不同,企業形象和企業家形象都非常重要,你不能因為現在用不上就不去做這件事。
這麼說,現在小米和華為都在造車,為什麼ov不出來造車?是不想嗎?大家逐漸意識到新能源車能夠打造一整個生態,他們之所以不造,很大一個原因在於,他們的創始人在公共輿論場上不如雷君和餘大嘴,有一個清晰可以捆綁的形象,能夠讓產品營銷做到事半功倍。
過去ov得以起家的營銷網點鋪設不適用於新能源車,現在再想去構建創始人形象又顯得格外困難,周紅衣已經拼命做了,但也沒能做到,沒能讓哪吒起死回生。
現在對阿波羅科技來說,這些不重要,但你如何保證在未來也依然不重要?
如果超導晶片可行,未來延伸出可以在地球使用的常溫常壓下的第三代半導體技術,阿波羅科技開始把觸角蔓延到消費電子領域,那燃神的個人形象重不重要?是否需要有一個個人形象來減少企業營銷成本?
這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對燃神個人而言,他會做這個選擇,原因更加簡單,他一個人就能把所有的事情給搞定,所以帶不帶第三名宇航員上來不重要,既然不重要,那我這次帶個旅客,試著做下月球旅遊的試運營。
我猜測,燃神想的是,我本人親自上來什麼都能搞定,然後專案又這麼豐富,好好宣傳一下月球旅遊。
你們看看,我這住的地方多豪華,這裡的景色多特別,能看到的專案多豐富,對能消費得起的富豪們來說,吸引力拉滿。
包括雷總這個人選,不就擺明了是精挑細選出來,利用雷總自帶流量幫忙宣傳麼?
結果整個直播過程發揮了1+1大於2的效果,我在外網的論壇,從reddit到2ch再到naver等等,我把我平時會偶爾逛逛的外網論壇都給看了遍,發現所有論壇的首頁都有關於這次直播的討論,影響力非常大。
這還不提,馬斯克發了推特聲稱自己全程觀看直播,推特上科技圈的博主有一個算一個,都對這次直播大加讚賞,大家都在討論,從登月、月球基地、各種技術的展示、ai眼鏡的直播效果等等。
這是真正意義上,華國科技進步在全球範圍內的一次秀肌肉,這也讓更多國家意識到,月球基地意味著什麼。”
“謝邀,人在北美南部大農村,在這村不拉幾的地方,除了大學外就只有農場、採石油的裝置、大量有工作的無業的紅脖子、白人nerd等等,總之主打一個本土化。
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我在的大學叫德克薩斯理工大學,這是在德州西部平原,非常偏僻和農村化,除了大學本身,幾乎沒什麼其他吸引人的東西,周圍主要是棉花農場、廣闊的平地,以及隨處可見的石油抽油機和石油裝置,因為西德州是阿美莉卡主要的石油產區之一。
這裡被很多人形容為村不拉幾,同時大學裡有大量工程和石油相關的白人nerd。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傳統的阿美莉卡南部地區,我所在的大學,白人佔比超5成,如果把西班牙裔和拉丁裔也算是白人的話,那白人比例接近8成,亞洲人非常罕見,黑人佔比都只有5%,很誇張。
我身邊的朋友也大多以白人nerd為主,這次的登月直播,我有一個本地的航天愛好者朋友,他在自家別墅搞了個烤肉bbq,一邊吃烤肉,一邊在露天的環境下看直播。
總之很爽,這裡的烤肉確實不錯,肉又便宜又juice。
大家看的也很開心,因為燃神和雷總的知名度都很高,又全程騷話,儘管有語言障礙,但在翻譯字幕下,還是能夠看懂。
我能和他們打成一片,也得益於阿波羅科技的迅速崛起,阿波羅科技的登月讓他們很關注,然後找我諮詢,希望我能夠給他們講阿美莉卡媒體不會報道的,和阿波羅科技有關的新聞。
總之在他們看來我也算航天專家了,儘管我只是搬運知乎和簡中社交平臺上專業博主的看法。
整個過程都很愉快,一直到有一個白人,突然說一句,為什麼華國每一次登月都是黃種人男性?
這句話一出,現場氛圍就跟病毒傳染一樣,沒人說話,突然一下就沉默了。
沒人說話,沒人吃飯,大家面面相覷,一直到有一個白人問我:怎麼你們的登月全部都是黃種人男性?沒有其他膚色嗎?
然後我說我們登月已經把8個人送上了月球,他們全部都是黃種人男性。
他知道之後笑容都僵硬了,本來還很開心,一下就僵在那裡,像是被放進了冷凍櫃一樣,迅速結冰,然後喃喃道:為什麼我們登月是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為什麼我們要忍受在自己的國家被歧視?
突然一下,現場都開始鬼哭狼嚎,之前喝的啤酒可能效果開始發作,然後各種f**k b**n,f**k white house,現場一片混亂。
然後突然大家就開始great again起來,有人把大t的帽子和旗子拿出來,我當時賊想問一句,這些東西是不是made in china,我怕問了走不出這間別墅,還是忍住了。
最後我在走之前,派對的召開者和我閒聊,說很羨慕華國,華國能夠不用被該死的lgbt影響,哪怕登月的宇航員全部都是男性,也沒人會說三道四,太羨慕了,說我們國家就是因為lgbt搞太多,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我只是想提供一個我的視角對這件事的觀察。
我的感想是,華國越強,技術發展越快,對外部產生的影響就越直接,這些紅脖子白人nerd原本可能人生一輩子都不會了解華國,但有了這次直播,他們對華國有了新的理解。
他們對華國的印象是媒體塑造出來的,在知乎這個平臺,我們刨去負面評價不談,對這些紅脖子而言,這裡有著超過99%的主流民族,沒有lgbt敘事,這是一個強硬的大國。
這裡的一切,簡直是保守派紅脖子們夢寐以求的天堂。
但現在,在直播畫面的普及下,他們意識到,原來這樣的保守派天堂是可以發展出前所未有的科技,除了意識形態符合他們的審美,科技進步是如此顯著。
他們會覺得,如果我們國家迴歸保守,不再搞lgbt那套敘事,不再追求那樣的價值觀,我們是不是也能重新回到正軌。
雖然德克薩斯州是傳統意義上的紅州,已經紅了很多年,但我能感覺到很明顯起風了,今年的總統大選大t極有可能會捲土重來!
過去的敘事邏輯在消亡,在瓦解。”
林燃回到地球刷到這篇回答後,心裡對遠在阿美莉卡正在拼選舉的大t說:教父對你夠意思吧?還能以這樣的方式幫你競選。
雷君發微博:“這是我人生最奇妙的一次旅程,很榮幸能夠和兩位同行,親自體驗了小米探測車,第一天就這麼刺激了,很難想後續的旅程會有多刺激,歡迎大家全程收看我的月球之旅!”
並且配了兩張圖,第一張是他們在月球基地的合照,第二張是小米探測車的照片。
前者的水印是小米手機,後者的水印是小米眼鏡。
點贊數短短一小時就破了五百萬,被認為很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點贊數最高的微博。
和流量明星的微博比,這可沒有任何水分。
四個小時的時間轉瞬即逝,地球上此時已經是上午的十一點,大家都開始上班了。
本來就沒休息好,大把人昨天晚上通宵看直播了,沉浸式登月。
現在壓根沒心思上班。
四個小時剛過,11點零七分,雷君、小米集團、阿波羅科技這些官方直播頻道就有大把觀眾湧入:
“開門!”
“急死我了!”
“急急急急急!”
“怎麼還沒開門?”
“開門!”
這些留言有在直播間,有在微博上。
中間沒有主播來救場,只是小米發了條微博:
“大家稍安勿躁,精彩很快繼續。”
足足等了十來分鐘,直播間的畫面裡才出現基地的樣子。
只見林燃和韋旭航都出現在畫面裡,已經一副整裝待發的樣子。
“我們現在要去下一個目的地,那個目的地也是一座貨運飛船,它有基於月球環境的設計3d列印工廠模組,我們需要把它給運回來。
然後完成安裝和試執行。”林燃說。
雷君跟著起身,3d列印眼鏡視角下的畫面也開始晃動。
觀眾朋友們跟隨雷君的鏡頭,完成更換艙外宇航服,然後進入到月球探測車的後車廂。
等到畫面定下,然後略微晃動,在看直播的觀眾們知道,這是又一次出發開始了。
“雷總,睡著了嗎?”林燃問:“我第一次到月球上的時候,還沒有月球基地,我和巴茲壓根就沒有睡覺,因為我們呆的時間很短,只有短短几個小時。
這次也是我第一次在月球上睡覺,因為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緣故,真的很奇妙,就好像我稍微一用力就會飄起來。”
雷君苦笑著說道:“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睡著,我剛躺下的時候腦子裡很多雜念,也沒注意和地球上有什麼區別,然後半夢半醒之間就感覺到休息室的燈亮了,然後耳邊響起你叫我的聲音。”
林燃笑了笑:“放輕鬆,我們要在這呆整整七天時間,這七天時間裡你累了自然就會倒頭就睡。”
雖然隔著宇航服的頭盔,他雷君看不清楚林燃的笑容,但他總感覺其中略微帶有些許狡黠。
和他們著陸時相比,此時的時間已經過去七個多小時,這個小時當然是地球的時間單位。
在月球南極沙克爾頓隕石坑邊緣,天邊沒有云,太陽已經在地平線上低懸,離月球的夜晚又近了一些,長長的陰影像冰刀切開的溝壑。
月球的一個自然日相當於地球的29.5個自然日,所以他們會在月球南極徹底進入夜晚前離開這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