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

第366章 突破極限

“其實哈勃望遠鏡還算是好的了,畢竟它的誤差很小,本身鏡片就是很精細的東西。

更離譜的是第一次阿波羅登月的時候,巴茲和尼爾差點出不來,你知道為什麼嗎?”

李小滿問:“為什麼?”

對於這類秘辛逸聞,她還真不知道。

“nasa把艙門設計成朝內的了,艙內空間本來就小,然後宇航員的宇航服又很笨重,佔滿了整個艙內空間,你朝內開,差點門就打不開。

如果打不開門,他們甚至都回不來。

在邏輯上,這應該第一天就去測試,但是實際上沒有任何人發現問題,一直到真實登月,尼爾開門的時候才意識到不對勁。

現實是不需要邏輯的。

小米的logo沒發現,也許真的就沒人發現,大家都粗心大意了,也許有人發現了,但他覺得沒什麼,然後所有人都覺得沒什麼,或者覺得如果這是問題,領導會指出來,下一個環節會有人指出來。

以至於,最後誰都沒有指出這是問題。

現實是不需要講邏輯的,不過老美別的不說,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一塊還是太強了。

這麼快就能抓著雷總,讓雷總硬是把已經發了的澄清公告給刪除,這點確實太厲害了。”

通用航天也同步發了公告,宣稱自己找了小米來投資,面對保守派議員們的質疑,這是否違反了沃爾夫條款,畢竟viper月球探測車來自nasa。

在驢黨掌管的白宮,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都可以被掩蓋過去。

等宇航員們回到地球后,老登興致勃勃地在白宮給他們召開了慶祝儀式,並且頒發了對應的榮譽勳章。

老登確實很開心,畢竟這可是史無前例的突破,在自己任期內完成了登月,阿爾忒彌斯計劃從obama時期開始提,一直都沒有成功,現在他回答了這一問題:阿美莉卡到底什麼時候能登月。

儘管這是用的華國技術,但你去看阿美莉卡媒體,會發現,所有媒體都對此閉口不談,似乎沒有發生一樣。

大家都在談,多元化的成功,和60年代的登月比起來,這次不但有女性宇航員登上了月球,還是黑人女性,這是時代的進步,這是多元平等取得顯著進展的象徵。

兩位女性,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獲得了事業金錢雙豐收,來自各個品牌的贊助紛至沓來。

在指令艙等待她們回來的白人男性宇航員,則和技術來源一樣,淹沒在輿論之中,似乎他壓根不是登月三人組的成員一樣。

“巴茲先生,我們的國家怎麼變成這樣了?”約翰·史密斯上校在佛羅里達州度假,住在巴茲的家裡。

巴茲很喜歡這位新登月的阿美莉卡宇航員,本身他和自己的子女妻子都鬧翻了,他巴不得約翰·史密斯來呢。

“我不是嫉妒,我只是覺得很奇怪,從報紙到電視臺到社交媒體,所有的一切都在關注,我們把女性送上了月球,我們把黑人送上了月球。”約翰·史密斯鬱郁道。

奧爾德林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我想我們的國家肯定生病了,但這樣的病能不能治好,我沒有辦法給你答案。”

驢黨以為自己取得了大勝,以為多元化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殊不知,驢黨主導的多元化論述大廈的天空中已經出現了兩朵陰雲:

一朵名叫大t,另外一朵看上去是馬斯克,實際上是推特。

這兩朵陰雲,在很快到來的總統大選中,會變成瓢潑大雨,從阿美莉卡席捲整個世界,把過去驢黨所建構的這套敘事邏輯砸個稀巴爛。

“南平,這一步邁出後,才是世界格局全方面的重構。”

黑板上是一個微積分公式:

李小滿走之後,來到林燃辦公室的是宋南平。

此事關乎重大,林燃甚至都沒找pony馬溝通,而是找來宋南平。

他知道宋南平是燕京的人,這也意味著對方絕對可信。

“教授,這是?”宋南平內心在砰砰直跳。

世界格局的全方位重構,這話換別人來說,肯定是吹牛。

但這可是林燃,是曾經做到不可能事情的男人,他自然信對方說的是真的。

眼前這個公式,一看就很複雜。

“南平,知道為什麼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極限只有33.7%嗎?”林燃問。

宋南平苦笑道:“教授,我怎麼可能知道啊。”

“因為shockley–queisser limit,肖克利-奎伊瑟極限,這個極限限制了單結太陽能電池的極限。

我們現在廣泛量產的光伏電池還沒有達到這個極限,現在市場上普遍量產的光伏電池光電轉化效率在20%左右。

如何接近這個33.7的極限,我們可以把它轉化成一個帶有邊界條件的量子統計最佳化問題,約束條件是單結和平衡態。

那麼這個數學問題解決,尋找到最優解之後,我們自然能夠尋找到最優結構,讓光伏電池達到最佳效果。

現在的光電轉化效率從20%提高到30%,南平你覺得意味著什麼?”

宋南平喃喃道:“意味著,光伏發電在華國的電力板塊中重要程度能提升一大截,意味著我們能夠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

意味著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能夠進一步的加速。”

林燃點了點頭,“那如果我們能夠突破這個極限呢?

能夠超過33%的極限,把邊界條件給破壞掉呢?

如果能夠直接變50%,而且成本和過去比起來不會大幅提高呢?”

“這意味著全球電價大幅下降,電價價格重塑,光伏能在更多場景展開,光伏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發電的場景瞬間成立。

能源安全將從油氣產地往太陽能高效元件和上游原料轉移,中東的重要性將大幅度降低,我們將擁有新的外交籌碼。”宋南平理解了林燃所說的重構是什麼意思。

可控核聚變是能重構一切的科技沒錯,但光伏如果能突破,同樣是能夠重構一切的技術。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華國光伏發電的成本在0.033usd/kwh,煤的成本是0.068,燃氣成本是0.10到0.14之間。

因此有人會問,光伏發電成本最低,為什麼不全用光伏?因為光伏依賴太陽輸出,夜晚沒有輸出,陰天和雨天發電量驟降。

如果光伏需要全天候供應,需要具備長時儲能。

儲能成本是燃起成本的三倍。

同時光伏發電集中在西部,而用電中心在東南沿海,超高壓輸電傳輸能力有限。

但是,如果光伏的成本能夠再降2.5,那麼情況又不一樣了。

“是的,我已經解決了非平衡態下量子多體輸運最佳化問題,這意味著我們在數學上找到了工程可行解。

在這個全新的,精準設計的電子態密度、聲子譜和光吸收截面裡,光子的能量轉化路徑將不再受到熱化損失和單激子的限制。

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這個設計突破了肖克利·奎伊瑟極限,它的效率能夠達到50%,而且只需要做工藝最佳化,不需要用到什麼新材料。

新世界的大門即將開啟。”

“牛逼。”宋南平聽完之後別無他想,確實牛逼。

“教授,所以您叫我來,是讓我和燕京方面通知一下,可以做一些金融方面的操作,另外就是可能要做一些資源上的傾斜,能源政策方面的調整?可能要成立一個新的大型國企,來統一推動光伏的替代?”宋南平接著說道。

林燃擺了擺手:“這個還有點早,我說這個的意思是,我從理論層面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需要華國方面幫忙組織一批足夠可信的教授,來幫我從實驗層面進行論證。

以及把大規模工程化的工藝流程給打通。

當然華國方面可以未雨綢繆,做一些資本運作。

因為這需要這批學者封閉式實驗,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時間。

而且我需要的是年輕有為,能做實驗的學者,最好是青年學者,院士這些,都百八十年不自己親自動手實驗了,所以還是算了吧。

這方面需要依賴官方來幫我協調統籌。”

年輕有為?沒少上網的宋南平從中只聽出了兩個字:牛馬!

要的是能做實驗的牛馬,不要只知道指揮的老登。

“明白,我這就去安排。”

林燃接著說:“還有場地這些,都要麻煩燕京方面來統籌了,其實最好就在申海,我不太想跑到燕京去。”

宋南平點頭道:“好。”

至於為什麼不在阿波羅科技內部找人來做實驗,因為這方面人才不夠。

本身阿波羅科技又不搞光伏材料研發。

華國搞這種最多的就是高校,鈣鈦礦電池各種逼近極限,在過去十年裡,鈣鈦礦是最好發文章的富礦,幾乎每個高校的材料系都有做鈣鈦礦的好手。

靠著這個,申請青千、國基的年輕學者不在少數。

你想要做這方面的工作,靠華國官方來統籌效率最高。

林燃可沒有什麼生意都要自己做,什麼賺錢的業務都要放在阿波羅科技這個籃子裡的想法。

林燃主導的專案,還是有可能改變世界格局的光伏工程,那肯定來的最多的是申海交大的牛馬,不,是青年學者啊。

申海交大大把的人在做這方面工作。

蔣太良和趙一冰就被找來了,當然被找來的不止他們兩個,交大來了五十來號人,總共兩百來號人裡,交大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大家做的方向差不多,也互相都認識,只是關係遠近的區別而已。

蔣太良和趙一冰關係比較好,大家合作發表過很多篇論文,一個太涼一個一冰,天然就容易親近一點。

因為這已經是年底了,馬上就過年了,先是院裡緊急通知他們準備衣物,要做好不回家過年的準備,有臨時緊急重要的任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