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積蓄的龐大能量被用以撬動泡利不相容的機制,當打擊被施展出來的時候,在費米子組成的系統中,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處於相同的狀態,這一規則被改變了。
這一刻,在打擊範圍內的所有自旋為半整數的粒子原本所遵守的規律全部失效。
如果能深入微觀觀測,就可以看到,在一個“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結構中,原本不能佔據同一量子態的電子瘋狂堆在一起,而原來越多電子堆迭便使得它們的質量越來越大,同時原子核也因為電子簡併力的消失而瘋狂靠近。
在失去簡併力支援後,所有物體都在自身質量效應下,向內部擠壓,壓力很快突破帶電粒子同性相斥的斥力,電子彷彿變成了像光子一樣的一團團雲狀物,原子核也因為沒有簡併力而粘成一坨。
帶負電荷的電子團和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又因為異電荷相吸,融成一團團不可名狀的類中子狀物。
之所以叫它類中子狀物,那是因為在失去簡併力後,電子進入原子核形成的中子已經不是一顆顆粒子狀中子,因為中子簡併力也沒有了,中子們一點壓力都沒有地融合成了一坨。
它不是中子簡併態物質,而是一種這個宇宙自然界中從未有過的全新物質,是一種表現出電中性的物質。
這種物質不再有粒子屬性,因為它們已經因為簡併力消失而徹底融在一起了,或許可以說它是中子濃湯。
但是這種物質只是變化過程出現的物質,它並不長久,因為簡併力的消失,它會在自身質量效應作用下繼續收縮、繼續堆迭、繼續縮小,夸克之間簡併力也沒有了,所以它也不會成為夸克態物質,而是會繼續向內塌陷壓縮,變成一種看起來是費米態物質卻擁有波色子無限堆迭特性的不可名狀物。
於是乎,在打擊範圍內的所有物質都變了,從它們的微觀結構開始變。
新規則所至之處,萬物消融。
飛船、戰艦、山川河流,行星、恆星、中子星,所有科技造物、所有自然物質,在這一刻都像融化了一樣,變成一團團不可名狀物。
但這還不算完,因為質量效應仍然在,所以星空中所有物體仍然繼續向內壓縮,而無限向內壓縮的結果顯而易見,高度集中的質量會打破時空界限,會在物質無限壓縮的中心點形成一個無限向內墜落的點,那便是黑洞。
不過受到打擊的物體並沒有無聲無息地就無限堆迭變成黑洞,泡利不相容原理被改變之後,無限向內墜落的物體會因為原有規則和新規則的瞬間過渡過程,會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比如無限向內墜落的物質在墜落的過程中,會因為費米物質的玻色態轉化,而產生融合能,融合能釋放的過程中,便會在某種量子規律下發生躍遷。
無數量子在躍遷的同時向空間的無限小位置墜落,這個過程會有一些光子離散出來。
未知文明的銀色戰艦外形之所以不固定,之所可以從剛體變成流體,也是基於這個原理。是這艘戰艦背後的未知文明,將構成自己戰艦本身的費米子之間泡利不相容相互作用力消除了,但又不至於讓它們變成混亂無序的粒子群,於是便出現了它瞬移時候那種流光現象。
如果能仔細看到其構成變化的話就能看到,未知銀色戰艦在瞬移的時候,構成它的粒子因為泡利不相容原理被修改之後,就好像從費米子本身固有的物理性質,變成了玻色子固有性質,而玻色子是可以無限堆迭的,這就是未知銀色戰艦外形變成流光的原因。
從這點上看,未知文明的簡併打擊只是他們在研究簡併力方向上的一種應用,因為他們的戰艦轉換了形態,卻沒有無限向內塌陷墜落。
而在簡併打擊打出去之後,在宏觀視角里,星空中的那些原本不發光的群星會忽然泛出毫光,一顆顆星辰,看起來便如一盞盞發著朦朧冷光的燈,在茫茫宇宙中亮起。
遠遠望去,便看到那一顆顆明亮恆星周圍,從無到有亮起了無數光點,一時之間,整片星空彷彿擠滿了一顆顆光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