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的“卷王”屬性再次得到體現,靈鏡科技這一ai影片生成工具上線兩天時間,海量的創作者就開始用上這一工具輔助自己的內容創作了。
眾多中小型工作室、獨立製作人紛紛入局,包括大型製片公司都沒有猶豫,果斷擁抱新技術,紛紛接入。
大家都想吃第一波紅利,因為都知道第一波紅利是最容易的,競爭壓力不大,隨便讓ai產出的影片釋出到網上,都能吸引很大的流量。
初期階段對觀眾有很大的新鮮感,這個時候是不需要太精品的內容核心,就奔著頂級視覺特效就能賺到大把的流量。
大家也都知道這種“撿錢”的視窗期很短,等到大量的內容充斥市場,再想隨便弄下生成出來的影片內容,變現的難度就會越來越高。
兩天後,藤訊影片宣佈擬10億預算資金豐富內容生態,企鵝影片成為國內三大線上影片網站“優愛騰”中最先進場擁抱新興技術。
藤子的這波操作既反應迅速,激進中又帶著幾分保守。
因為這個10億計劃是佈局動漫領域製作,在真人電影、電視劇集方面暫時沒有宣佈相應的計劃,這是保守的體現。
畢竟真人電影、劇集牽涉面有點大。
萬一轉型不成功,又把娛樂圈的各路演員、導演都給得罪了,到時候就騎虎難下。
但鵝廠這次對新出現的技術風口顯然又是非常的重視,最後權衡一番,先在動漫板塊著手,這一塊並不會涉及到真人演員藝人,還可以拿動漫板塊來試試水,看看效果如何。
藤子此次計劃,旨在接入ai小鏡降低內容製作成本,進一步推動旗下網文ip庫的影視動漫改編,鵝廠旗下全娛樂生態圈手握國內最大的網文ip版權,不愁沒有ip改編動漫化。
在ai小鏡的影片生成工具的支援下,僅僅10個億就足以製作500部到1000部網文小說ip的動漫改編。
畫面特效質量非但不輸於b站頭牌國漫《凡人》和企鵝影片自家旗下的《鬥破》、《完美》系列等頭部年番,而且還會遠遠高於當前水平。
這要是按照以前的生產力水平,10個億的預算項製作1000部高質量的動漫,純純是痴人說夢,天方夜譚。
譬如b站頭牌動漫國漫《凡人》系列第一季製作費用達到了2700萬元,根據源力動畫披露,該動畫在製作成名的總投資至少有1.58億元。
幾個影片網站的頭部年番動漫的製作成本都處於較高水平,單集製作經費基本在80萬到200萬元,按照每週更新一集,連載一年大約52集,製作經費就在4200萬至1個億。
換句話說,如果不接入ai小鏡的影片生成工具的支援,鵝廠掏10個億頂多就只能產出10部到20部的年番動漫,相比較500部至1000部的數量,兩者的產能相差了幾十倍,效率還比你高好幾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