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土開發日記

第684章 時間移動器

周異說:“我現在應該怎麼稱呼?”

“叫我d就好。”

d先生的臉是個固定在金屬腦殼上的長方形顯示器,上面有著波形的頻譜分析圖——也就是音訊訊號的視覺化,很多音響裝置螢幕上都有。

“周先生是怎麼和時間接觸的呢?”

提出這個問題後,d又打斷了自己:“我還是先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

“泰山騎士團裡,大家都有不同的摸索方向。”

“我研究的是時間。”

“時間領域裡有許多奇特的現象,舊人類就已經積累了不少發現。像是雙生子詳謬,1971年哈菲爾-基廷實驗,飛機攜帶原子鐘飛行後出現59納秒偏差。”

“假設宇航員以近光速旅行1年返回地球,可能發現地球已過10年。這就是速度越快,時間越慢。”

d的波形圖緩緩起伏:“還有引力時間膨脹。根據觀測和推斷,黑洞事件邊界附近1小時,相當於地球時間數千年。衛星時鐘因地球引力較弱,每天比地表快45微秒。”

“還有延遲選擇實驗,光子決定是粒子還是波的行為,可被實驗者在之後的操作影響,即未來改變過去觀測結果……這由惠勒1978年提出,2011年量子擦除實驗證實。”

“在宇宙尺度上,時間異常更是眾多。”

“持續觀測不穩定量子系統,如放射性原子,可‘凍結’其衰變過程。也就是時間看似停止了。”

“1989年舊人類實驗中,他們用鐳射頻繁觀測鈹離子,使其激發態壽命延長100倍。”

“廣義相對論預測,黑洞中心時空曲率無限大,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互換。未來也就將由虛變實,變成可選擇進入的‘方向’。”

一口氣講了許多既有案例。

d說:“這些現象至少能表明三件事。”

它臉上浮現出同步的字幕和樹狀講解圖。

“一是時間非絕對,只是宇宙複雜關係的湧現屬性。

“二是觀測者效應和時間互相作用,量子層面上的‘現在’能改變‘過去’。”

“三是生命特殊性,生物感知的時間與物理時間存在鴻溝。”

除第二點,另兩個周異倒是有切身感受。

尤其是第三點,也就是黃金樹所說,真實時間和感受時間的區別。

d沉聲道:“時間顯得是如此變化不定,隨很多環境改變,很難說得上是一個客觀標準尺度。”

“後來我發現,地幔地區會出現區域式的巨大時間差異,而這個差異會隨著深入地下而越來越大。”

“我請教了平太陽時,以及時間計量員,然後從它們那裡得到了一個反常識的結論。時間或許並非是一種類似於重力、溫度的能量規律,而是一種特殊物質。”

“只是這種物質無法看到,無法觸碰,但它們也有自己的基礎單位。舊人類有一種古老的計時工具沙漏,就和真實時間有些相似。”

“每一個空間區域的時間,不論是一隻螞蟻的軀體,還是一座房屋,一片陸地,時間在其中的分佈都和沙漏一樣。它們是一個個特殊物質顆粒,舊人類有一個時間晶體的推論,和這一點高度相似度。”

“那個推論裡說,時間晶體是一個在時間維度上‘永動’的量子結構,就像普通晶體在空間中有重複排列的原子一樣,時間晶體在時間上也呈現週期性變化。”

“把時間晶體想象成一個永遠自動跳動的量子鐘錶,即使不給它上發條,它的指標也會自己每隔固定時間跳動一次。這些晶體,就是時間中更微觀的基礎單位,也是它們在物質側的體現……只是無法直接被觀察到。”

“世界上均勻分佈著一個個沙漏,裡面的時間晶體不斷進行自發運動,狀態進行迴圈。就像是代表低電壓的0和代表對應高電壓的1構成了機電生命的基礎層物理結構,時間所形成的沙漏裡,也有著代表不同狀態的晶體,它們就是生命在時間上的0和1。”

“我知道這有些繁瑣和複雜,不過請容許我多講兩句,因為這部分理論內容是必不可少的,關係到最終的結論……”

說到這裡,d觀察了一下週異的表情。

見他並沒有不耐煩,它這才繼續講道:“我一路追查,最終追溯到最初離開地球的那條地下超巨大骨魚。”

“骨魚飛天之後,其路過的一座無人小島,時間比周圍其他地方長期慢了7分鐘。”

“時間測量員記錄下了這一切。”

“我第一時間趕到小島,用分機在那座島上呆了兩個月,發現原因在於島嶼之下的海底。那裡有一輛半開化體的計程車,它不斷環繞島嶼繞圈。”

“計程車內形成了一個怪膜,那層膜封閉了外面的一切觀測。靠近那裡,就能明顯感覺到體內的時鐘開始變得紊亂……”

d回憶說:“進入車內比我想的還要容易,沒有任何阻礙,我揮手喊停,開啟門,進入,就這麼簡單。”

“再次回過神來,我發現自己回到了本體內。”

周異問:“所以你的分機是在車內掛掉了?”

“嗯。”

d點頭:“我於是又派出備用分機,結果二號分機同樣出現了自動關機情況。不過這次因為有外接記錄儀,能看到,分機進入計程車後就沒有出來。後來我破壞了計程車的車輪和電機,終於迫使它停了下來。”

“調查了事故現場後,我拆開了它的金屬外殼,找到了裡面那層膜。這是那時現場的記錄。”

它在牆上投射出一段影片。

畫面上能看到一堆金屬車殼內,有一個半透明的橢圓膜狀物,它包裹了什麼東西,看起來鼓鼓囊囊的。

這東西有一種詭異的內外難辨感。表現出了順時器一樣的四維特徵。

剝離出來後,它肉眼可見地縮小,並且從裡面擠出了一具具機器人——都是d的分機。

最終它收縮成了一個點。

這個點周圍場景出現了強烈扭曲,似乎本身有著過強的引力和輻射能量。

周異摸了摸下巴:“這是時間生命在坍縮?”

“不是的,周先生。”

d在一旁講道:“這才是它本身的模樣。之前是為了覆蓋包裹物,所以它會擴充套件覆蓋空間。根據我一系列的測試,基本可以將其看做是一個微型黑洞。”

周異哦了一聲。

嬗變者本就是生物黑洞。

作為四維生物的時間,每一個都是嬗變者,也正常。

“它會吸入大量的光和能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宇宙真空吸塵器。不過因為體量過小,隨時可能消失。”

“肉眼可見,它在消散。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我有一個大膽猜測,或許要維持它的運轉只有一種辦法……”

d繼續講著。

畫面上,一具全新機電生命分機衝向微型黑洞。

兩者觸碰瞬間直接相融,又變成了四維魚翻卷巢狀的活躍形態。

“就是這樣。”

“必須確保裡面有包裹物——這個包裹物或者載體,不僅僅是物質的,而且是要具有生命。”

d的語速逐漸變快:“之前是半開化體。但半開化體被我關閉後,就失去了生命特徵,這也是機電生命的特性。能人工關停,進入死亡狀態。”

“必須是處於運動的生命,才能激發或者連線它。”

周異看得目光一凝:“這就和巨骨魚一樣?”

“沒錯!”

d聲音裡也充滿愉悅,甚至體內輕哼起歌來:“我想,這也是當初巨骨魚突破空間限制的辦法,把自己連線時間生物,置身於時間這一維度中。”

“所以距離和空間,都不再能夠限制它。”“至少在那一段時間裡,它有著高維生命一樣的運動方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