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土開發日記

第691章 號令百業

第十年的某天,周異從外地出差返航。

坐在黑夫的光核內,他回想著這個月的一幕幕。

這第二個五年計劃分成兩大部分。

一是建立公司自己的學校,透過教育體系讓公司具有自我供血和培養新人的能力,目前初步達成。

二就是走出去,讓公司和其他各地區、各組織集團進行充分交流,學習外界優點,並且透過討論產生更多的想法。

作為公司董事長,周異也堅持每年至少外出考察學習一趟。

去年是天國。

從老牌帝國那,周異學到了對多種族居民混居的管理協調辦法,以及管理流動人口的流程。這些不會以任何形式進行公示,是資料層面裡無法看到的內功。

今年他選擇了霸公的百校高原。

百校高原以教育產業而聞名,那裡雖然沒有達到一百所學校,但到周異訪問為止也共有83所各種院校。

這些院校涵蓋了幾乎所有常見職業培訓,農夫、牧民、石匠、鐵匠、木工、陶工、機械師、士兵、裁縫、理髮、修補匠……

當地院校按數字排序命名,從第一技術學院到第八十三技術學院,樸實簡單,授學時長從六個月到一年不等,講究實用快速。

完全是培訓機構群的運作方式。

霸公也坦言:“周先生,這些也是從舊人類的教育體系中獲得的靈感。”

“高階學校對於地方要求太高。不僅需要大量的光種投入,還得有大量各式高精度裝置,以及最難的高質量老師,入學門檻高,學費也貴,和普通人沒什麼關係。”

“百校高原都沒有。”

“所以我們走另一條路線,注重實用性,讓來求學的人迅速掌握一門手藝,然後靠這個手藝謀生。”

“雖然學費利潤不高,但還算平穩,培訓費貴了,大多人也支付不起。這麼多年學校數量一擴再擴,也是因為有著很多人的謀生需求在。”

“搞教育產業,誰不想要做大做強呢?實在是實力不允許,做這一行越久,越是感覺到無奈,因為高階教育早已被五大中心城市壟斷。”

“直到貴公司橫空出世,才打破了此前幾十年的格局。只有廢土開發公司這種體量、資源和聲望,才能做精英化高等教育,我們這邊不過是教點混口飯吃的手藝。”

周異擺手:“別說這種話。謀生和深造都很重要,我們公司以前也是一樣,先解決生存問題,才能有考慮更進一步的機會。”

“你們這邊83所學院,光是學生就有11000人,已經相當了不得了。管理起來的難度也是可想而知,很厲害。”

周異比出大拇指:“所以我才過來取經和學習嘛。”

霸公哈哈大笑:“周先生太客氣了。”

它是一名獵脊者,和獵海為同族,不過生命等級很早就是a,屬天行者之列。

與霸公接觸下來,讓周異真切意識到,對方能一手奴隸制的機車城,一手教育產業化的百校高原,兩條腿都走的很穩,確有獨到本事。

難怪一向心高氣傲的滅頂公,過去也對霸公評價很高。

它軀體巨大,卻思維敏捷,不拘小節,豪邁大氣中又兼顧非常清醒的頭腦。

周異說什麼,霸公能立即跟上思維,而藉此而發散表達自己的想法,繼而又能給周異帶來新的啟示。兩人光是互相討論,各種奇思妙想不斷碰撞中產生。

雖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圖一樂的口嗨,很難真正落地,不過光是這樣一個過程,就足夠享受和愉快的了。

花了一週時間,周異和副校長孫重來、教導主任年糕、化學老師梁星四人分頭行動,考察了22所學院,旁聽講課,在院校裡體驗了學生的一天。

整個過程給他的最大感覺,就是百校高原的確主打一個量大管飽。

這邊教師水平良莠不齊,但每天雷打不動,上午三節課,下午三節課。晚上則是學生手藝被老師驗收的時刻,相當於交作業,一整天時長拉滿。

在校期間,學院對學生的管理非常嚴格,未經批准禁止離校,只能在工作間練習手藝,或者回到宿舍休息。

這種風格讓周異想起大名鼎鼎的衡水模式。

簡單粗暴卻很有用。

如果學生能畢業,通常就業還是容易的。

畢竟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集鎮。那些地方需要很多基礎職業者,他們分散到東西大陸各地去謀生,混口飯吃還是沒問題。

周異也在思考。

蘑菇林小學的教育模式,只適合公司內部。

絕大多數地方,更需要百校高原這樣的技術學校,為普通居民提供覆蓋面更大的職業教育。

因此這次周異和霸公敲定了一項合作。

公司注資300萬光種,和百校高原合辦「東方職業技術學院」,該院校將沿用百校高原的既有成功經驗,專注於對培養職業技術。

東方學院由百校高原既有的7家技術學院為班底,學制從過去的幾個月到一年半,提升到了兩年半至三年。

“我的想法是,咱們這些基礎職業者,也需要一個進階上升的通道。當前東西大陸,都沒有這樣的一個機制或者教育培養方式。”

周異對霸公說:“比如說最常見的農夫,我們目前只有普通農夫,還有有經驗的資深農夫兩類,不夠直觀和細化。機電生命就有職業能力評級體系,不過相關標準,是專門為機電生命而設立。”

“我們需要更大眾化的標準,讓大家能夠理解、信任高階職業能力者,高階職業能力者,也需要具有一個較高專業水平,以滿足大家對於高質量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霸公心領神會:“也就是血肉生命獨立的職業評級體系,透過我們的東方學院來推進?”

“對。”

周異道:“現在這個世界發展很快,行業和職業的細化細分會持續進行。法理陣線那邊已經明確釋出了戰略轉型公告,將會推動機電生命群體向著工業化、規模化、高精端三個方向轉型,而不再是過去和人類、光納種交叉競爭崗位的模式……”

這個大戰略被稱之為【三項升級】。

法理那邊很早就和周異單獨對話,商談過相關事宜。

機電生命的優勢,就是高效和精準。

過去因能源昂貴導致城市無力負擔機電生命們的硬性開銷,所以只能讓機電生命們自己謀生,屬於機電生命特有的市場經濟模式。

但今時不同往日。

法理陣線和公司聯手之後,先是裝配浮游心臟,讓能源成本大幅降低。

對數量眾多的機電生命失業者和貧困者來說,這幾乎無異於給了它們續命的機會。

加入火星和月球開發,法理陣線更是拿到了足夠廉價的充裕能量源。這些能源來自於圜流,來自於地幔菌收集到的宇宙射線,對於機電生命當前來說,近乎於無窮無盡。

客觀條件已滿足機電生命群體的轉型。

法理陣線很早就在規劃和模擬,將過去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完全扭轉為計劃經濟模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