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異收容專家

第1053章 神死之理

“只是探討一些文學話題而已,我最近在一個非常秘密的地方,得到了一個世上已經沒有實體的資訊。

這篇文章作者的觀點,讓我覺得很有意思,而非常湊巧的,這個作者就是管控局最近正在大力尋找的歷史失蹤人員。”

“抱歉,我對文學話題不太感興趣。”

“不光是文學話題,其實探討的是人性,而且是人性圖書館一直在探究的一個主題。”

愛德華很是自來熟地拉了一把椅子坐下。

“人性圖書館一直試圖深挖人類的根源慾望構成法則,我記得其中有一個主題,探討的是:人類究竟是自己擁有某種本能,擁抱了慾望。

還是外在環境打造了人類對慾望偏好的趨向。

我這裡有一篇文章,你可以看看,雖然是從文學角度出發的討論,但是我覺得有一看的價值。”

沙羅手裡被塞了一張紙,她低下頭,用手指去觸碰紙頁,那並不是盲文,但她早就可以僅憑這種做法來“閱讀”文字了。

【2019年12月28日,天氣晴

今天我和周先生探討了小說的事,我們都有一些有趣的觀點。

很多精彩的小說中,一個不可思議的角色,總是能把小說變得跌宕起伏。

英雄主角能屢屢扭轉絕境,在絕境中掙扎,又在絕境中奮起,最終反敗為勝。

一個懦夫經歷種種困難艱辛最終變成英雄,一個英雄在經歷種種打擊磨難後又墮落為凡夫。

有時候讀者會產生一個疑惑,到底是人物在推動著故事向前走,還是故事在推動著人物向前走?

是情節將角色們慢慢塑造改變成這樣,還是角色們在左右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誰在被誰改變?

基本上所有讀者都會說互相影響,但今天我和周先生討論的是。

是否存在一個故事,把任何型別的角色,丟進主角的位置,不論他是誰,最終都能做到和主角一樣的成就。

又是否存在一個人物,不管丟進怎樣的故事中,都會保持自己的本色,不管承受怎樣的打擊都會以原有的形象走到底。

這種無厘頭的想法,看似沒討論的意義,但其實意義重大,因為如果不確定答案,那麼讀者就無法確定,自己喜歡的是這個故事還是人物。

喜歡人物,但或許本質是那精彩如宿命的故事才造就了人物角色,人物只是故事情節的表象。

喜歡精彩絕倫的故事,但又或許關鍵在於其中關鍵的某一人物,看似故事情節為主導,但只要換掉那名角色,所有情節都將黯然失色,一切都將無法推進。

對一般讀者而言,答案是沒所謂的,反正故事不可更改,人物也不可更改,不能都喜歡嗎?

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道理是這樣,但有些時候,有些人卻不得不將自己的身家性命,信仰理念,全都寄託在某個小說角色上。

這時,判斷是這個人物值得信賴,還是這個情節足夠出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有趣的是,我和周先生恰好都知道有這麼一個角色,也恰好知道這麼一個故事。

他是怎麼知道,丟掉自我後,才能獲得真正的自我的?

或許,角色活了過來,主導作者的筆去書寫故事就是這種感覺吧,那些具名者們,就是這樣被他所影響了。

並非作者在主宰角色,而是被角色所主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