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聽員面無表情地耳機反戴掛在脖子上,仔細聆聽超聲波的反射的迴音。唐文見狀也拿起一個監聽器靠在耳朵上,閉上眼睛很快就聽到了裡面傳來的聲音:先是一陣密集的噠噠聲,其中摻雜著許多鳥叫似的聲音,又像是手錶棘輪在咔咔轉動。
時不時會響起一段類似鯨魚鳴叫的尖銳聲音,持續幾下後又消失不見,過一會兒後又重新浮現。
足足聽了兩分鐘後,唐文輕輕放下耳機。
他什麼也沒聽出來。
“光聽沒用的。”
唐一小聲道:“還需要配合金屬探測器,聲吶探測到不同物體的回波是明顯不同的,將最接近近金屬的記錄下來後使用探測器複核,然後我們再放下金屬鉤嘗試。
就算找對了地方,至少也要試七八次才可能抓住一次。
這一片海域至少得收放三次聲吶,全搜尋一遍最快也要十個小時。
當然如果我們運氣好一些也說不定。”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項漫長且無趣的工作,聲吶裡的可不是助眠白噪聲,唐文稍微聽了一會兒就感覺心煩意亂。
實際上他提到過購買這個時代的聲吶,現在市面上已經能買到非常不錯的探魚器。
不過唐一說對探測沉船來說40年代技術已經足夠,而且民用聲吶很多地方做了閹割。
當然也是這時候電子技術尚不發達的原因,如果是穿越前那時候,船用聲吶直接就能連線顯示屏。
海底什麼狀況、魚群在哪裡統統在顯示屏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才是真神器。
就這麼等了一個小時,唐一原本輕鬆的神色終於多了分凝重。
他走近監聽員身邊,低聲問道:“還沒有找到嗎?”
監聽員:“這裡是海床高低落差分界線,單純聲吶發出的回波太微弱了,很難辨認。”
“那就用b計劃。”
“什麼b計劃?”
早就在一旁聽著的唐文一臉疑惑,然後就看著唐一指揮人搬出了……一個四聯裝支架?
在唐文詫異的目光中,約有人高的四聯裝支架被固定在船尾,然後又搬來了四個像是大號迫擊炮彈的東西。
雖然同樣能看出尾翼和單體,但明顯要比迫擊炮大幾倍,一個人抱著都有些費力。
看著兩名水手費力安裝的樣子,唐一解釋道:“反潛深彈,我們往海里打一顆,爆炸產生的回波會很強烈,然後我們再來監聽回聲就容易得多。”
“這會引來水警嗎?”
唐文有些擔心。
“不,水下爆炸動靜不大,水警可不會用聲吶實時監聽……釋放!”
最後兩個字是對操縱水手說的,後者用乾電池點燃了反潛深彈,然後趕緊閃到一邊。
這種反潛深彈採用的是火箭助推拋射,一點火後立即冒出了明亮的火光,帶著尖銳的破空聲“咻”地一下飛到半空,劃出一條拋物線飛向遠處。
大概十幾秒鐘後,唐文感受到船底傳來了一道不正常的震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