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3章 分工合作

“第二項工作是由白老闆在負責,最新的資料是已經有超過百名有意向者在和我們進行接觸了。進一步的資格審查和安全工作將由顏楚傑同志負責。至於第三項工作目前還處於停滯之中,寧崎,我希望你能儘快把這個擔子挑起來。”

寧崎皺眉道:“這個技術資料的蒐集和整理,有什麼具體的要求嗎?”

陶東來道:“我的建議是建立儘可能大而全的資料庫,能蒐集到的資料都儘量蒐集,特別是我們在那個時空能夠直接派的上用場的資料,比如工農業相關資料、礦產資源、衛星航拍的地圖、近代的武器設計、船舶設計、能源系統、現代的金融體系……還有很多可以照搬成功經驗的東西,我們都要充分利用起來。”

“這樣的分類太散亂了,我也提個建議吧。”寧崎對於陶東來的建議不太滿意:“我建議籌備工作除了按剛才你所說的三大部分來劃分之外,還應該統一地按行業來劃分,然後進行分工負責。比如說我們可以粗略地按照工業、農業、建設、能源、軍警、財政等等行業來細分一下,由相關行業的人員提出需要籌備的物資和技術資料,再由具體負責的人去實施。比如你陶東來對於房地產行業比較瞭解,就可以先籌備一個建設組,專門負責建築行業相關事務,需要籌備的建材和建築工程機械,相關的技術資料,都由這個建設組來提出訂單,然後與相關部門合作進行採購。”

“但這樣分法的後果勢必會造成籌備的工作責任交叉,我可能既是提議者又是採購部門,最後還要管採購之後財政口的賬目登記造冊,會不會搞亂了?”陶東來對於寧崎的想法也有些疑慮。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不可能組織一個人數太過龐大的團隊去進一步的細分工作,我想這個理由大家都能明白。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儘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要知道我們很可能只有一年的時間去做準備。”寧崎面對陶東來的質疑沒有絲毫的讓步。

即便陶東來再怎麼有錢,出於保密和安全的考慮,也不太可能組織起太大規模的穿越團隊。更何況到了那個缺乏法律約束的環境中,人數一旦太多,管理上必有疏漏,能否保持團隊的令行禁止就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了。

“另外我還想了解一下,關於人員的考察和吸收,現在具體是怎麼做的?”雖然這不是由寧崎負責的專案,但由不得他不關心。很顯然在這個穿越計劃當中,人,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一個有用的專業人才到了那個時空,其價值足以抵過成千上萬的明王朝屯田兵。

“目前主要有幾個渠道,一是熟人介紹,就像寧先生你這樣。”白克思接過了話頭介紹道:“另外我們會定期去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網站,看看有什麼想法比較多,思想比較活躍的人,然後私下接觸。還有就是透過qq群的方式吸引一些穿越文化愛好者……”

“qq群?這會不會太明目張膽了一點?”寧崎聽到這個說法不禁有些瞠目結舌。一個qq群的成員少則幾十上百,多則成百上千,這樣難道不怕走漏了風聲?

“這個當然是要使用一些篩選的手段。比如我在網上寫的就是穿越小說,然後透過書友群的形式吸引一些對穿越特別感興趣的人,透過一定時間的接觸之後把一些比較有發展可能性的人拉進另一個群,這樣逐步淘汰之後,最後能剩下的基本都是嘴比較嚴膽子比較大參與意向比較明確的人了。”白克思翻了一下自己的筆錄:“樂觀的估計,我們能在明年出發前召集到千名左右的候選者,比較保守一點的估計,也有兩到三百人之間。”

“千人太多,不便於統一管理,兩三百人又稍微少了一點,勞動力不足,可能前期基建工作的速度會受到影響。”寧崎很謹慎地表示了自己的疑慮:“另外我覺得我們這個團隊的人數相對於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量而言,實在是少了點,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擴大籌委會規模,越快越好。”

“這一點我們也考慮到了。這次讓你來廣州,除了說服你加入團隊之外,我們也是要趁這個機會一起來做新進人員的資格評審。”陶東來肯定了寧崎的建議,頓了一下又補充道:“評審會就安排在明天。評審過程由我們五人共同進行,地點就在這個酒店,我已經聯絡好了會議室。”

“那有什麼面試者資料可以讓我先看看做下了解嗎?”寧崎問道。

“目前並沒有什麼書面資料可以提供給你,考慮到來面試的人對我們肯定也有很多的疑慮,所以我們之前並沒有安排他們填寫上交個人的書面資料。我給你個q群號碼,你加群吧,這個群裡都是明天會來面試的候選者,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在群裡先找人聊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