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鳳華雖然在學習上天賦不足,但專升本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她靠著不懈的努力,認真學習了兩年多,最終還是在大三下半學期的專升本考試中,取得了一個好成績,考上了京城一所二本大學。
即便是專升本,她也沒想過要離開京城,去別的城市上大學,她的目標就是京城的那些本科院校。
好在最後的結果令人滿意,她留在了京城上大學,只不過她還要再讀兩年大學,這樣一來,她就要比周辰他們本科畢業晚一年,但這對她來說並不算事。
在京城的時間越久,她就越認識到本科文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時候,大專和本科簡直就是兩個維度。
很多公司招工,一個本科條件就把大專生直接給刷掉了,更何況是在北上廣這些競爭壓力巨大的大城市,同等條件下,大專生是永遠無法跟本科生相提並論的。
大三的暑假,周辰幾人還是一起合夥辦補習班,謝望和還是跟前兩次一樣,都沒有參加,不過也沒有再去打工,他這幾年攢了點錢,所以準備利用暑假這段時間去考察市場,在大四開學的時候就開始創業。
之所以沒有自己就動手,是準備等周辰他們補習班結束之後,周海闊和邵星池回到京城後,再一起行動。
因為他們三個已經說好了,謝望和有了創業計劃,叫上週海闊和邵星池,說了他的創業計劃,兩人覺得很不錯,於是就決定投錢跟謝望和一起幹。
於是在大三暑假結束,大四開學的時候,夏鳳華去新學校熟悉學習,謝望和則是帶著周海闊和邵星池一起開始創業。
他們都忙了起來,所以平時聚會都沒什麼時間,經常個把月才能聚一回,唯有周辰和馬思藝依舊還是跟以往一樣,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這一次謝望和是千挑萬選的選擇了一個創業方向,還是網際網路方向,還是跟之前的線上題庫類似的網際網路線上教學和問答。
周海闊和邵星池都辦過了三次補習班,在教學方面比較有經驗,周海闊又擅長計算機專業。
謝望和則是學經濟的,他很看好網際網路的發展,覺得以後國內的很多人都要依賴網際網路來進行交流,而他以前正好就做過類似的創業專案,只是時機不對,經驗不足,又缺乏資金,所以最後半途而廢。
而這一次他卻信心十足,選擇了自己擅長的方向和專案,這幾年他又各種兼職打工,賺了一些錢,周海闊和邵星池他們幾年也存了一些錢,加起來有十幾萬之多。
這些錢看著不多,但他覺得只要自己能做出成績來,將來就一定能拉來投資,獲得資本的注意。
他想法是好的,行動力也是有的,還有兩個好兄弟全力支援他,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比較順利的,取得了一點點的小成功,於是乎,他們更加自信,覺得這一次離創業成功不遠了。
但好景不長,兩個月的時間都沒到,他們的創業之路就越來越不行,總共就十幾萬,後來還跟夏鳳華借了些錢,全都投入了其中,但除了初期的那一丁點小成功之外,後面就沒有什麼起色了。
他們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網際網路行業是最燒錢的行業之一,投入和收入很難成正比,前期更是看不到什麼盈利,連很多資產大鱷進入網際網路行業,最後都只能罵罵咧咧的離開。
就謝望和這樣的,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關係沒關係,產品專案也不新穎,自然不可能掀起什麼水花來。
所以謝望和腿跑斷了,嘴皮都說幹了,根本找不到任何人願意投資他。
兩個多月前,信心滿滿的創業,兩個多月後,卻落得一地雞毛,所有的錢都燒光了,連點水花都沒看到。
即便是之前一直對他很信任的邵星池和周海闊,都是十分鬱悶,他們這幾年賺的錢,大半都賠了,好兄弟的情誼讓他們不至於惱火,但卻也對這個創業專案失去了所有的信心。
謝望和本人更是很喪氣,四年前,他雄心壯志,一個人跑到了首都創業,最後沒多久只能狼狽而回。
時隔四年,這一次他準備很充足,自認為算到了很多,可結果還是跟當年一樣,甚至比當年還要狼狽,這對他真的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
其實並不是他能力不足,根本原因在於他選錯了創業方向,若是他選擇實幹一點的創業方向,而不是選網際網路行業,他成功的機率絕對是現在的很多倍。
但人就是這樣,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又一次的創業失敗,讓謝望和很鬱悶,連好幾次聚會都沒心思參加,但他這個人頗有點打不死的小強屬性,沒過多久,他就又恢復了,並且又開始尋找其他的創業方向。
最後,他觀察了許久,讓他又找到了一個方向,那就是快遞。
他發現隨著電商越來越普遍,網際網路購物也是越來越流行,對快遞的需求迅速的膨脹,尤其是在京城這個大都市,快遞的市場簡直大的嚇人,所以他覺得這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於是他再次叫來了周海闊和邵星池,並且將夏鳳華和陳睿也叫來了,跟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聽完了謝望和的想法,周海闊和邵星池面面相覷,好兄弟互相信任是沒錯,可問題是,謝望和都失敗兩次了,而且他們也真的沒什麼錢了,能不害怕嘛。
夏鳳華也是皺眉,她倒不是心疼錢,她喜歡謝望和,也相信謝望和的能力,堅信他會成功,現在只是在試錯而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