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第2519章 新空間站

九州科技有空間站,並且還是一個設計有可成長性、可拼接組裝,已經成長到擁有高達23個艙室的超大型空間站。

如今,這個空間站都已經成為很多天文愛好者的“相簿常客”,很多國家的航天專業學生,經常會在課堂上面看到這座空間站的照片、影片。

甚至有個別大夏本土的教授,在向學生們講起這座空間站的時候,都會用一種特殊的平淡語氣表示:“當年我和幾位同事,也在這座空間站呆過,雖然與咱們大夏官方空間站的體積相比有些不同,但是這兩座空間站的內部構造更不一樣。

大家平常可以用九州積分或者靈境生態的銅錢,去抽那個九州星海公司專屬獎勵池,是有一定機率抽到空間站旅遊的。

當然,還可以考我的博士生,咱們的一些課題,就是太空專案,只要表現好,就能有機會去空間站工作一段時間。”

這年頭,雖然博士、研究生學歷“含金量”沒有三十年前那麼誇張,但是真正幹實事,搞科研的專案,都不可能讓普通本科生進。

哪怕是博導非常欣賞的本科生,破例進了專案,也不可能一上來就接觸核心專案。

所以在大課上面的這類畫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這些教授在篩選學生。

如果真的有學生,願意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並且的確有值得培養的潛力,他們並不會忽視對方。

從現實意義上來說,這就是現在大夏航空航天專業人才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兩座空間站,而且還是不用太過於考慮“國際需要”的自家一畝三分地,每年能夠出的成果,都是海量級別。

而國際空間站,這些年經過縫縫補補,甚至已經有艙室不支援部分科學實驗。

在地下研究室裡,顧青花費了幾分鐘時間,將資料庫裡面的一個特殊空間站圖紙拿了出來。

經過修改之後,一個複雜結構的空間站虛擬建模出現在顧青面前。

核心模組採用雙層同心圓結構設計,內層有零重力的靜態生活艙,外層有可以調整重力的旋轉重力艙偏心輪系統配置了4組鈦合金偏心輪組,單組質量設計有80噸,輪徑18米,偏心距可調,最大轉速6rpm。

右手扶了一下眼鏡框,顧青看著面前這個空間站虛擬建模,輕聲道:“透過偏心質量旋轉產生向心力分量,多輪組相位差控制實現重力向量合成,【天工】使用量子伺服器和碳基伺服器,用動態調節演算法保證重力波動平穩。

主控計算機、區域控制器全部採用碳基晶片和量子晶片,執行單元依靠伺服電機和液壓調節,能夠保證安全性。

但是還差一點,核聚變能源該放在哪裡?核心區?倒也不是不行。

【天工】算一下能源消費峰值。”

在顧青的話語落下之後,沒有思考時間,【天工】幾乎是在瞬間給出了答案。

“先生,將核聚變能源放在核心區,採用一號防護方案,該空間站專案引數總質量為5800噸,電力需求峰值為35mw(3500萬瓦)”

一般普通的分散式光伏電站,也就只有個位數兆瓦的產能,大型一點的才有十幾兆瓦發電產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