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第2522章 返航

沒有一刻時間為nasa工程師科學家們掉落的頭髮而表示哀悼,即將降落藍星的祝融號飛船,正在備受期待。

當祝融號飛船在返回藍星的軌道,進入巡航階段的第20天。

九州科技的工程師們發現微重力實驗室有一些特殊現象出現:培養艙中的植株正以異常速度枯萎。

而ai【天工】的系統檢測在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深度檢查之後才發現,生命維持系統的水迴圈模組被某種奈米級氧化鐵顆粒汙染。

在經過崑崙市地面指揮中心的干預之後,這些來自火星大氣的微粒才被探測到。

“它們正在腐蝕聚合物濾膜,這是什麼時候進入飛船內部系統的?我們設計密封性,是按照比月球環境都要高一等的規格進行設計。”

“雖然密封性足夠高,但是你們都忽略了一個點,那就是祝融號飛船長期待在火星地表環境,三臺機器人頻繁進出,雖然會有中間隔離艙室,將機器人攜帶的火星雜質隔離在外面,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雜質會永遠無法進入……”

“氧氣再生率正在降低,預計一個月後,逼近臨界值。”

在指揮中心,九州星海公司最有資歷的指揮員李建,他盯著驟降的曲線,神情嚴肅。

祝融號本就不是在最佳視窗期執行任務,在火星上面,還經歷過太陽耀斑事件,雖然飛船上搭載的三臺仿生機器人,根本就不是人類,但是飛船上面還有最重要的實驗材料、火星材料。

不過,饒是如此,李建給出的命令,仍然偏向於“人性化”。

“啟用備份電解系統,讓工程類機器人拆開應急艙板,用艙內備用的鉑催化劑材料臨時改造過濾裝置。”

“將ai【天工】的許可權,再提升一檔,如果有通訊延遲增加的情況,【天工】必須要保證仿生機器人的生態特徵平穩,飛船安全抵達藍星軌道……”

當新鮮的氧氣,被仿生機器人吸入肺部,其肺部裝置在第一時間將其過濾、傳遞到身體各處仿生裝置。

等到工程機器人將過濾裝置改造好,第一滴淨化水重新流入儲罐時,飛船已偏離預定軌道0.51萬公里。、

幸運的是,祝融號儲備的物資和能源,仍然能夠穩定支撐三臺仿生機器人和試驗艙的每日所需。

對於這個中途事故,九州星海公司並沒有直播,也沒有公佈。

不過,nasa這些航天機構,卻有發現祝融號發生軌道偏離這一特殊情況。

只不過,因為偏離的距離不夠長,而且祝融號很快就調整回到正確軌道,所以這些航天機構的專家們也只是在猜測,九州星海公司,或者說,九州科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是不是在做刻意的軌道偏離實驗。

畢竟現在祝融號上面搭載的不是真正的航天員,正好可以做這種危險性極高的實驗。

如果祝融號實在倒黴,軌道偏離之後,沒有足夠的能源返回藍星,以九州科技的技術實力,或許還能夠進行挽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