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樊師兄倒吸了口冷氣,忽然想起了什麼,忍不住開口道:“材料學的天,要變了!”
徐川笑著道:“這就是我過來的另一個原因。”
略微停頓了,他從隨身攜帶的雙肩包中取出來一份在高鐵上完成的規劃報告,遞了過去。
“先看看這個。”
樊師兄伸手接過,入目翻閱了起來:“演算法、結構搜尋、逆向設計、跨尺度建模框架、材料資料庫平臺這是做什麼?”
沙發對面,徐川笑著解釋道:“很簡單,為計算材料學接下來的發展建立一個標準化,讓川海材料研究所和華國做制定規則和掌握標準的人。”
微微頓了頓,他接著道:“在量子計算機技術成熟後,計算材料學的發展正如你能看到的一樣,會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所以我們得抓住這個機會,將傳統材料研發依賴‘試錯法’推動向先進製造技術與材料設計,乃至更高層次的多材料整合系統發展。”
“而這中間除了量子超算中心外,建立針對不同材料的模擬計算模型、構建標準化、高質量的材料資料庫、發展材料資訊學方法挖掘新材料設計知識、推動人工智慧分析海量模擬資料、開發更整合化、自動化、使用者友好(gui/雲平臺)的軟體和平臺等等都是需要做的工作。”
“這些東西我暫時沒時間親自處理,只能交給你了。”
沙發對面,樊鵬越臉色認真的點了點頭,開口道:“嗯,我這邊安排人單獨成立一個計算材料學研究部門,專門負責打造你說的這些。”
“不過.”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徐川接著說道:“量子計算機已經在鋰空氣電池的交換隔離膜上展現出了十足的潛力,這是傳統超算無法比擬,接下來你還準備對外開放無極量子超算中心嗎?”
“老實說我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它賺到的那點錢和給國外企業研究帶來的發展感覺有點不成正比了。”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也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確實,無極量子超算中心在模擬材料計算研發上表現出來的能力有點過於強悍了。
如果無差別的接受國內外的計算資源申請的話,這的確有些不太現實。
思索了一下,他開口道:“這方面的確是個問題,先暫停國外企業的計算資源申請,優先面向國內的企業吧,後續再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笑了笑,徐川接著說道:“不過這方面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了,無極量子超算中心在國內,恐怕沒幾家國外的企業敢將自己公司真正的核心產品放進來進行模擬計算研究。”
聞言,樊鵬越也笑了起來,點點頭贊同道:“那倒也是,不過我還是更建議在咱們沒有完善計算材料學的標準和規則前,暫時先不對外開放無極量子超算中心。”
“等咱們掌握了計算材料學的核心優勢後,再對外開放也來得及的,我覺得這方面你可以考慮一下。”
“另外包括計算材料學領域人才的培養推動,推動計算工具在工業界的落地應用,培養複合型人才這些你恐怕也得考慮一下。”
“畢竟現階段的計算材料學雖然不算什麼冷門領域,但人才也不多,如果要全面推動計算材料學的發展,光靠現在的人才儲備恐怕遠遠不夠。”
說到這,他笑著看向徐川,繼續道:“而這裡能夠影響國家政策的,也就你了。”
聞言,徐川想了想,笑道:“可以,回去後我琢磨一下,到時候寫份報告送上去好了。”
沙發對面,聽到這話的樊師兄小熊攤手般的調侃道:“那就寫份報告送上去就好了這就是大科學家的影響力嗎?好想也這麼說一句試試看啊!”
“這個逼,裝的我是心服口服!”
“6!”
徐川笑了笑,倒也沒在意這位大師兄的調侃。
在國內能夠透過一封信件,一份報告直接影響某個行業發展趨勢和相關政策調整恐怕也就只有他一個人了。
至於其他人,即便是科學院的院士,即便是在某些領域已經站到了巔峰的學者,大概也沒這個能力。
倒不是說沒資格影響行業的發展和趨勢,而是沒法像他這樣人都不去京城,一封信就直接搞定了。
聊了一會研究所的工作和發展部署後,徐川正準備起身離開,忽然又想起了什麼,重新坐了下來,開口道。
“對了,還有件事。”
“怎麼了?”樊師兄好奇的問道。
徐川:“我這邊需要一整套各型別完整的高能加速器實驗裝置,你這邊安排一下,從其他國家手中買一套回來。”
“高能加速器實驗裝置?”
聽到這話,樊鵬越微愣了一下,開口問道:“離子注入機、電子束加速器這種嗎?研究所有啊。”
徐川搖搖頭,道:“不止,還有迴旋加速器、直線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對撞機這些。”
“嗯”
想了一會,他繼續補充道:“另外最好弄到一套鈦合金位錯環陣列、光子晶體腔裝置、金剛石砧室等能夠製造超高壓、將粒子限制在超小體積內的裝置技術。”
聽到徐川的要求,樊師兄有些好奇的問道:“加速器的話,crhpc機構那邊不是有嗎?你還準備在這裡弄一套?”
“另外鈦合金位錯環陣列、光子晶體腔裝置、金剛石砧室這些實驗裝置都是各國的命根子,很難弄到的。”
徐川笑著道:“錢不是問題,隨便花。”
“不是,這不是錢不錢的事,你要這些東西做什麼?”
徐川:“研究一種新材料!”
“新材料?”
樊師兄狐疑的看了過來,皺著眉頭問道:“什麼新材料需要這麼多的加速器和鈦合金位錯環陣列、光子晶體腔這些裝置?”
徐川笑了笑,道:“等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至於現在,按照我的要求去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