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大國科技之巔

第1217章 虛空場論的報告會

5月25日。

對於物理學界乃至全世界來說,今天都絕對是意義不凡的一天。

原因很簡單,在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的數學補充部分正式公開一週後,那位徐川教授將在crhpc機構的總部召開有關於《虛空場論》的學術報告會。

當相關的訊息傳出來的時候,這場學術報告會就受到了物理學界,學術界,乃至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無他,幾乎全世界所有人都在關注著超光速航行技術是否真的可能在有生之年實現。

對於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和相關的理論,在傳統媒體和自媒體的聯合報道與連番轟炸下,早就已經被全世界所熟知了。

曾在2017年因利用ligo探測器首次探測到由兩個黑洞合併引發的引力波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基普·索恩教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

“.利用大質量恆星進行超光速航行與跳躍,儘管這項理論和技術聽起來相當的令人匪夷所思。”

“但從《虛空場論》論文中介紹的相關理論來看,這是完全可行的。無論是從物理角度還是數學角度上來看,這項技術都相當的嚴謹且完善。”

“當然,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的數學補充部分我至今都還在研究,並未完全弄懂。”

“事實上,對於絕大部分的物理學家來說,這部分的數學計算有點太過於高深了。它不僅涉及到了數學上的高維拓撲結構、能量流推動、代數幾何、高維餘芽函式等等眾多的領域,更考驗一名學者對物理維度概念與多維空間的想象能力。”

“想要完全弄懂這篇論文恐怕並非簡單的事情。”

“不過無論是出於目前我對論文的研究工作還是個人角度,亦或者是那位徐教授的學術名聲來看,我都願意相信他的研究成果是正確的。”

“透過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的確可以藉助大質量天體自身的時空曲率來實現超光速航行技術,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想法,理論上來說它的確可以被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科學技術所實現。”

“畢竟無論是能夠提供海量能源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還是先進的航天技術,如今的我們都已經掌握了。”

“而剩下的工作便是找到一種能夠操控太陽引力場操控實現時空壓縮與膨脹,讓我們的飛船進入超光速航行狀態的方法,或者說技術。”

“對於這點,毫無疑問是讓人最期待的。”

人類對於宇宙星空的嚮往是永遠的,尤其是作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他還是非常樂得看見徐川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如果真的能夠藉助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來實現超光速航行技術,哪怕僅僅是太陽系內的超光速航行,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而言都是劃時代的。

不僅如此,對於物理學來說。如果徐川能夠證明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的正確性,那麼虛空場論毫無疑問將成為新時代的‘聖經’!

《虛空場論》學術報告會召開的當天,,還不到早上八點,crhpc機構的總部就已經是人山人海,堪比國慶節時節的各大旅遊景點。

各大電視臺、新聞媒體的記者幾乎將八卦大樓的大門堵得水洩不通,這些扛著攝像機或者是手持錄音筆的記者們試圖採訪每一個前來這裡參加這場報告會的物理學家們,甚至一度造成了交通堵塞。

毫無疑問,今天的這場學術報告會對於這些媒體記者來說就是當下全世界都在關注和追逐的焦點。

超光速航行技術是否真實可行,沒有人會比那位徐教授更瞭解。

幾乎所有的媒體記者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採訪他,以確認人類文明距離這項技術到底還有多遠的距離。

坐在總部大樓下的咖啡廳中,找服務員要了杯熱咖啡和一份三明治後,從麻省理工趕過來的弗蘭克·維爾澤克教授一邊喝著咖啡杯,一邊看著外面行色匆匆的物理學家們,還一邊聽著咖啡廳內其他學者偶爾高聲的交流。

過了一小會,他的目光突然落到了咖啡桌對面的愛德華·威騰身上,開口道:“你覺得他有辦法證實嗎?”

“嗯?”

咖啡桌對面,正在吃著早餐的愛德華·威騰抬起頭,遲疑的看了過來後開口問道:“你是說那個?”

“不然呢?還能有哪個?”維爾澤克教授咧嘴笑了笑說道。

威騰搖搖頭,道:“不知道。”

聽到這個模糊答案,維爾澤克笑了笑,道:“那你感覺呢?”

聞言,威騰想了想,開口道:“理智告訴這是短時間內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如果是放到他身上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奇蹟誰都不知道。”

維爾澤克笑了笑,道:“要打個賭嗎?”

“什麼?”

威騰看了一眼這位師弟,雖然說學術界的人都比較熱衷於打賭,畢竟日常的學術研究工作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實在是太過於枯燥了。

找點樂子再正常不過了,不過像維爾澤克這般隨時隨地都可能找人打賭的,還是比較少的。

維爾澤克教授笑著開口道:“關於你那個學生提出的超光速航行技術,你覺得他什麼時候能找到驗證的方案?”

聽到這個問題,威騰思考了一下,開口道:“這至少也需要幾年的時間吧?雖然說他的理論已經非常完善了,但理論轉變成應用往往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

“尤其是對於前沿的理論物理學來說,我至今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到透過共振機制激發區域性時空結構的臨界相變,實現可控的類蟲洞通道或曲速泡這一點的。”

“也想不到有什麼方法能針對曲率共振腔構建引起大質量天體共振的數學模型和相關的裝置。”

聽到威騰的回答,維爾澤克笑著開口道:“也就是說你覺得他至少需要五年或者說更多的時間才能找到對超光速航行技術驗證的方案?”

想了想,威騰輕輕的點了點頭。

事實上別說五年了,就是十年,十五年,他都不覺得有什麼太大的希望,理論再完善,終究也只是理論而已。

對面,維爾澤克教授咧開嘴,笑著道:“那我就賭他能夠在一年內找到對超光速航行技術驗證的方案好了。”

“一年?你確定?”

聽到這個時間,威騰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自己這位師弟,不明白他那裡來的信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