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大國科技之巔

第1224章 至關重要的鋰空氣隔離膜

“當然可以。”

無極擬人化的點了點頭,那由淡銀色線條構成的數字生命忽然如同星光般瓦解,進而轉變成了一個標準的圓。

正當在場的眾人不理解它想要幹什麼的時候,虛幻在半空中的圓形中央,陡然出現了一個正方形。

僅僅是一眨眼的功夫,正方形就變成了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

每一次的變動,圓內線條的邊就會增加一條。

與此同時,在圓形外邊,一串串的數字也伴隨著圓內割線而浮現出來。

終於,現場有人反應了過來,在人群中下意識的喊了一聲。

“割圓法!這是《九章算術注》中的割圓法,用來計算圓周率的!”

像是感應到了這個回答一樣,虛幻在半空中的圓內割線如同幻燈片一樣快速的增加著,僅僅是一眨眼的功夫,最新展現的圓內割線就已經全面貼近了圓周,肉眼近乎看不出任何的區別。

緊隨其後,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同時,如星光般的無極再度出現在了眾人的眼中。

“割圓法計算圓周率,數值已達到1000萬億位,用時3.12秒。”

“是否還需要繼續向下展示?”

當無極的聲音重新在中庭內部響起的時候,會場剎那間安靜了下來。

不管是周向華,還是巴陵市的其他領導,亦或者是現場參加開機儀式的各企業代表和受邀病賓客,還是扛著攝像機拍攝的媒體記者,臉上都紛紛露出了詫異且難以置信的表情。

計算圓周率並不是一件什麼稀奇的事情,尤其是對於超級計算機來說,這更是檢測效能的代表方式之一。

但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是3秒鐘的時間,甚至可能還不到一個呼吸的時間,眼前這座量子超算就已經完成了數值一千萬億位的計算的。

這實在是太誇張了。

要知道,在量子計算機技術沒有突破之前,圓周率的計算位數雖然已經達到了300萬億位,但那可是瑞士團隊利用一臺排名前三的超算,耗費了整整108天的時間才完成的工作。

而現在,僅僅是三秒,這個曾經耗費了一百多天時間創造的世界記錄就被打破了。

不僅打破了,還輕易的就將其往上抬了一整個數量級。

在這一刻,不少人腦海中都浮現出了同一個想法。

三秒,一千萬億位數!

如果給它一分鐘的時間,它能算多少?如果給它一年的時間,圓周率會不會算盡?會不會出現重複?

尤其是對於現在一部分從事計算機研究領域的專家來說,三秒鐘完成一千萬位圓周率的計算,這已經徹底的震撼到了他們的心靈了。

原來,那曾經在釋出會上的回答,是真的!

哪怕是將目前全世界所擁有的傳統超算加在一起,都難以與之相提並論!

當時還有不少人覺得華國是在吹牛說大話,但現在親自體驗過後才知道,這不僅沒有誇大無極量子超算中心的效能,甚至還遠遠的低估了它!

三秒鐘,完成一千萬位數的計算!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眼前這座量子超算中心用來入侵其他國家的網路的話,恐怕除了物理斷網外沒有任何的手段能夠抵禦它的進攻。

甚至,它能不費吹灰之力的摧毀現在的網際網路世界,讓所有的電腦和手機,以及任何連線了網際網路的產品都徹底的失去執行能力!

在無極量子超算中心的開機儀式正式結束後,心滿意足的媒體記者們帶著能夠震撼全世界的訊息離開,巴陵市政府的領導也在和徐川打了個招呼後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而無極量子超算中心的控制室中,從鄭海的手中取過一個硬碟,徐川將其遞給了正在這裡工作的管理員。

“將這個載入到無極量子計算機上的材料模擬板塊上面,我需要結果。”

一臺超算進行計算的核心思路是利用其強大的平行計算能力,求解描述計算行為的複雜方程。

比如對材料的計算,通常是求解描述材料行為的複雜物理方程,從而預測材料的結構、性質和效能。

而無極量子超算中心內的計算能力分成了不同的板塊,比如材料模擬計算板塊,醫藥模擬計算等等。

雖然說量子位元只是單純的邏輯閘,但對不同領域的計算還是要調取不同的計算方法的。

“好的,我馬上做。”

從徐川的手中接過了硬碟,穿著工作服的管理員點點頭,迅速將其接入了無極量子超算中心。

在工作人員的處理下,硬碟中的確定要研究的材料性質和要預測的性質,如電子結構、能帶、態密度、彈性常數、晶格常數、相變溫度、熱導率、力學強度、催化活性、擴散路徑等等資訊很快就載入到了材料板塊的計算核心中。

緊隨其後的,便是根據選定的理論方法,選擇合適的平行計算軟體,輸入幾何結構檔案、計算引數檔案、作業提交指令碼等等。

最終,再透過程式對這些東西進行軟體編譯與部署,提交作業指令碼,申請所需的計算資源進行計算。

而這一次,徐川需要計算的不是別的,正是鋰空氣電池結構中最為核心的‘交換隔離膜’!

它是鋰空氣電池中最核心、也是最複雜的部件。

整合了催化劑層、氣體擴散層和集流體三位一體,負責氧氣的還原與析出、產物的儲存/分解以及電子和氣體的傳輸,其設計和材料直接決定了電池的效能、效率和壽命。

早在幾年前,徐川就曾指揮川海材料研究所對鋰空氣電池進行了研究安排工作。

但直到今天,他們在鋰空電池隔膜的研究上仍然沒有多大的進展。

而透過無極量子超算中心來完成這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對鋰空氣電池研發的最終推進手段!

如果說連載入了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量子理論模型的量子計算機都沒法在給出或許可行的方向的話,或許他會安排川海材料研究所暫停對鋰空氣電池的研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