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興許是十二郎用心書寫的,故而毫無破綻,再看下一篇。”張亢自己換張,細細看下來,然後他的眉頭再次挑起。
“不是吧。”
他怎麼每個策論都那麼多的論點啊,宋十二也未曾得到名師的教導,憑什麼他都會啊?有些問題比自己這個當官處理過的事情,寫出來的建議都極為妥當。
待到全部看完,張亢把手中的書稿放下:“十二郎這字真是越看越喜歡。”
包拯:???一門兩進士,祖墳冒青煙,千軍萬馬殺出來的進士,看了十二郎的策論就只誇他字好看?沒道理啊!
方才你不是說什麼要指點一二嗎?
咋屁話都不說,開始矜持起來呢?
宋煊自是滿眼期待的瞧著張亢,想要查漏補缺,聽聽接下來的話。
但張亢又拿起一旁張方平的書稿:“我來看看你寫的。”
張方平:???
宋煊瞭然,這是要都看完了,再一起做評判。
也是。
宋煊對於考試是從小經歷到大的,老師都是集體判卷。
看著張方平的書稿,張亢的眉頭舒展開了一些。
他寫的好是好,但還是有些稚嫩,需要多加練習才對,問題不大,況且又有宋綬的批語,該提點的也都提點到了,自己沒必要畫蛇添足。
最後張亢看著包拯曾經寫的書稿,嘴角含笑。
終於她媽的~對味嘍!這才應該是沒有應舉學子的正常水準嘛。
要不然讓十二郎看去,還以為我老張家一門雙進士有水分,小覷俺呢!
隨即張亢信心大增,對著包拯一頓輸出。
包拯:???方才說好了要給我們三個人評論,結果你光給我點評是吧?包拯雖然知道自己與面前這兩位本地的讀書天才,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可沒想到差距如此大!雖然張亢對他很熱情,而且有些熱情的過火。
大抵是來他這裡找自信來了。
但包拯又沒法吐槽本地的官員不講禮貌。
憑什麼逮著我一個人輔導啊?你明明是來主要輔導宋煊的,不要本末倒置哎。
包拯也是廬州的讀書天才,許多當地學子都是要仰視他的背影,還受到當地最高官員的貼心指導。
可是他到了河南後,還沒考試參加入院考試,此時溫習功課的時候,心裡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自己竟然是需要被重點照顧的“差生”。
面對包拯的窘境,張方平:我們三個在一起,猜猜誰不是神童?宋煊默默拿過自己的書稿,難道自己寫的還是太激進了?
張亢不知道包拯的底細,所以有些話不能當著他的面說。
尤其是現在拿著包拯的書稿,一個勁的批評,估摸是想要支開他,讓他回去修改。
宋煊瞧著自己的策論,看樣子將來考試的時候,論點還是要寫的保守一些。
一個是覺得自己寫的過於激進,今後還是要假裝站在保守派一面。
一個是覺得自己沒什麼可以指點宋煊的,不如指點指點這個新來的黑臉小子。
反正來都來了。
包拯擦著自己額頭上的熱汗,一直都在聽張亢的建議。
他不得不承認,張亢說的許多看法,對自己都十分有益。
如此良言,若不是宋十二豪氣邀請自己,怕是都沒有這種機遇。
尋常學子,想要擁有都不會擁有。
包拯在心中暗暗罵了自己一句。
自己出來遊學不就是來增長見識的嘛?
遇到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要學會嘗試接受,並且去學習他的優點。
如此才不算是白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