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少女與鋼鐵

第267章 華盛敦之戰

當商某人乘坐潛艇返回紐波特紐斯,再來到華盛頓特區的時候,形勢已經很嚴峻了。

前後之經過,大體上如他之前所預料的那樣,八九不離十。

起初,休整後南下的帝俄進攻部隊氣勢洶洶的殺向華盛敦,在市區與守軍爆發了許久未見的血腥鏖戰。

這是遠征軍登上美洲大陸以後首次遭遇如此堅決的抵抗,與之相似烈度的戰鬥,恐怕只能追溯到泊林戰役和漢諾威戰役了。

美軍的組織能力差勁,表現頗為笨拙,華盛敦特區的建築密度又比較稀疏,對防禦方沒那麼有利。

然而,本土作戰,美軍臨時補充了大量衝鋒槍和霰彈槍,且得到了軍援的幾千支一次性火箭筒和近萬顆反坦克手榴彈,這給帝俄步兵與坦克部隊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再加上波托馬克河西岸有好幾個野戰炮群,又有不間斷的空中支援,饒是帝俄進攻部隊皆是久經沙場的精銳,打得亦很艱苦。

國會大廈被戰火從白色染成了灰黑色,漂亮的大穹頂完全坍塌,牆面遍佈坑坑窪窪的彈孔。

白宮不復存在,這座重建過的總統官邸時隔百年再次被毀,變成殘垣斷壁。

林肯紀念堂由海軍陸戰隊負責防守,這附近發生的一系列拉鋸戰更加血腥,紀念堂本體那三十多根潔白的高大立柱多半倒塌。

憲法公園則成了血肉磨坊和鋼鐵墳墓,雙方在這兒上演了殘酷的添油戰術,小小的公園先後填進去三千多條生命和四十多輛坦克。

經過四天三夜鏖戰,海軍陸戰隊第1團和陸軍第24步兵師基本失去戰鬥力,前者蒙受了多達70%的戰鬥減員,後者傷亡也超過45%之多。

雖然45%看上去比70%要小,但是第24步兵師是師級部隊,實際換算到一線單位,傷亡比例其實跟陸戰1團差不多。

考慮到政治目的順利達成,艾森豪威爾少將和霍奇斯中將一致認為不應增兵。

在東岸市區指揮戰鬥的布萊德利仍然保持著作為指揮官的理智,深知繼續死纏爛打下去收益不大,於是率領部隊趁夜撤退。

這時候守軍差不多已經被打爛了,組織混亂,各部隊之間聯絡不暢,撤退行動發生了一些疏漏。

最大的疏漏是第34團級戰鬥隊殘部一千餘人在準備過河的時候,河對面的第37步兵師誤以為那些是敵人,匆忙爆破了橋樑,不但炸橋還發炮回擊,誤傷甚多,半小時後才恍然大悟的停火。這導致第34團級戰鬥隊本可以成建制撤退,最終被迫捨棄全部技術裝備,分散泅渡過河。

爾後,帝俄進攻部隊企圖‘宜將剩勇追窮寇’,打算一鼓作氣強渡波托馬克河。

不過,西岸以逸待勞的美軍總歸比土雞瓦狗要強一些,打碎了帝俄部隊的企圖。

意識到波托馬克河防線沒那麼簡單對付以後,帝俄部隊抓緊時間休整,加強偵察,等到海運而來的後續增援趕來,隨即故技重施,派出多支偏師向波托馬克河上游迂迴,避實擊虛。

艾森豪威爾判明瞭敵人的想法,提前在上游佈置了幾個預設反坦克陣地,也部署了手頭上唯一一支裝甲師。

可惜,沒有奏效,絕對的客觀差距不是透過意志和精神可以改變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