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從村長開始

第543章 勸退

我勸阿溫族長還是別等了,頡利要真派援兵,這些天早派來了。可到現在都沒有一兵一卒過來,說明什麼?說明頡利正盼著你在繁畤跟我大戰一場,甚至還盼著你能主動進攻瓶形寨呢。

不管你輸還是贏,他都不虧。

你輸了,損兵折將,他又沒損失,損失的是你鐵勒思結部。你贏了,那他更高興。

頡利只想坐山觀虎鬥,甚至巴不得我們兩敗俱傷才好呢。”

“你們思結部是鐵勒人,又何必替突厥人這麼賣命呢?”

阿溫當然也不想。

談判就是討價還價,李逸當然也是願意通融通融的。

最後一番商議,斯結阿溫決定退出繁畤縣,並把他們搶掠來的五千人口交給李逸,除此外,再給李逸一千六百兩黃金,三千匹馬一千頭牛,外加一萬匹絹布。

李逸眼看著阿溫的脖子青筋突出,滿面漲紅,完全到了要失控的邊緣,也就沒再加碼。

他最初開的條件是繁畤縣、三千二百兩黃金,以及一萬被擄漢人,換烏碎和他的兩千手下騎兵。

兩千俘虜,要換一萬被擄漢人,現在相當於是一千俘虜換回五千漢民。

剩下的一千,應當值五萬匹絹,或是兩千匹馬,或是五千頭牛。

而如今這一千俘虜換兩千匹馬。

剩下的就相當於是烏碎的贖金,一千六百兩黃金,一千匹馬,一千頭牛,和一萬匹絹布。按李逸開的價,一千匹馬折兩萬五千匹絹,一千頭牛值一萬匹絹。

馬、牛、絹,折一起為四萬五千匹絹,折一千一百二十五兩黃金。

加上那一千六百兩黃金,李逸相當於還給阿溫減了四百七十五兩黃金,烏碎的贖金減到了兩千七百二十五兩。

應當把烏碎餓到一百七十斤。

“阿溫族長、烏碎少族長,我這人夠意思了吧,本來是一文錢都不能少的,現在給你們少了四百五七十五兩黃金啊,匹絹二百錢,這可是要折一萬九千匹絹,能換七百六十匹好馬呢。”

阿溫快要暴走了。

這漢人一通賬,左折一下,右算一下,算的他頭暈腦脹,也不知道最後居然就這樣答應了下來。

一千六百兩黃金,三千匹馬,一千頭牛,還有一萬匹絹布,再加上一個縣和五千擄來的奴隸。

他感覺心在滴血,

怎麼就答應了呢。

他們這次南下搶掠這麼辛苦,這一下子差不多都吐出去了。

黃金、絹布、牛、奴隸,雖然都是在中原搶的,可那三千匹馬,那是思結部自己帶來的啊。

上次三千人兵敗,如今贖回來兩千人,可他們的六千匹坐騎可都沒了,還有三千人的鎧甲裝備等也沒了。

阿溫想反悔了。

要不是上次高開道路過,訛了他八百兩黃金,他都拿不出這一百斤黃金來。

“阿溫族長,你們這次南下,也搶了不少了,就算吐一點出來,可現在就返回漠北的話,也還是能帶回去很多的。

倒不如見好就收,咱們演場戲,你呢就當是被我突襲擊敗,你就此返回漠北。

你若是現在不走,說不定可就走不了了。”

阿溫臉上陰晴不定。

自李逸拿下瓶形關,思結部守在繁畤也是倒了大黴,先是烏碎損了三千人馬,然後是蘇定方等唐將,輕騎出擊,反覆襲殺思結部外出搶掠的人馬,前後損失加起來也有兩千了。

如今就算贖回兩千,

可還是折了三千人,哪怕這三千人大多是打草谷的,並非精銳戰兵。

但對一個只有十萬人口的漠北遊牧部族來說,也是傷了元氣,再打草谷的家丁,那也是男人。

“我建議你們就從這裡遊越谷口北撤,不要退到雁門,否則頡利不會讓你們走的,到時頡利搶的盆滿缽滿,你們思結部卻可能要損兵折將得不償失。”

雁門十八隘,繁畤和北面的應縣間,就有五大峪口相連。

遊越谷就是後世的茹越口,其它的還有北樓口、大石口、小石口、馬嵐口,從這裡經茹越峪,便可到北面渾河的應縣,順渾河而下就是桑乾河谷的大同盆地。斯結部可以繞過雁門,直接北上過陰山經大漠回漠北。

思結阿溫有些猶豫,付了這一大筆贖金後,如李逸所說的,思結部還有七八千人,手裡搶來的東西也還不少,出來幾個月了,現在撤倒也沒算白來。

若是回雁門,還有機會跟著頡利去搶太原,甚至深入汾晉,但也有可能唐軍幾路合圍,頡利打不下雁門,不敢深入太原,會如去年一樣被迫撤兵,那樣的話,可就啥好處也沒,萬一被頡利降罪,讓他們去攻雁門或忻州堅城,到時還得損兵折將。

可是就此撤退,萬一頡利可汗怪罪也麻煩。

他想到李逸說的配合演出戲,假裝李逸突襲繁畤,思結部兵敗潰逃北撤,這倒也是個北撤的理由。

看著李逸那淡淡的微笑,阿溫總覺得心有不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