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一步都昂首挺胸,彷佛無所畏懼。蹲在地上啃食麵餅的眾人,只覺他的身影莫名高大,話語中似乎別有深意,卻一時半會又難以理解。
……
經過一晚上的處理,除去被解救的那六人外,艾哈邁德這個大宅子裡,有十二個人活了下來。
對於這十二個人的安排,蓋里斯讓西蒙帶著人先嚴加看管,審問調查瞭解他們手中是否存在血債。
如果罪不至死的話,待後續同斯卡爾村那邊的約翰聯絡上後,優先送過去挖土。
而如果手中染有人命,那就有的說道了。
其次,蓋里斯找到了他心心念唸的徵稅賬本,便如他先前所估計的那樣,這裡面所記載的資訊,對於現如今的他來說,如獲至寶。
徵稅賬本或者說只是一個名詞,並不一定真的是某一個簿子,體現在艾哈邁德宅邸中的時候,就是好多本記載著不同資訊的簿子,需要對照起來,才能看懂。
艾哈邁德手裡的這些徵稅賬本,象徵著他的權利,其中總計包含了6個村莊1個小鎮,讓蓋里斯有些意外的在於,斯卡爾村其實也屬於艾哈邁德的包稅區。
蓋里斯在腦海中,稍稍想象了一下附近的地理分佈,然後意識到這個阿爾哈迪鎮,同斯卡爾村的直線距離,應該不會很遠。
這些徵稅賬本主要記載的資訊,便是各個村莊的人口、戶數、戶主身份、住宅位置、所屬信仰,以及詳細的田地圖,如此一來,才方便,有針對性的徵收不同名目的稅款,計算其中的得失與虧損。
掌握了這些資訊,對於蓋里斯後續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他可以藉由這些徵稅賬本,制定更好的發展計劃,節省農村調查所需的時間。
再然後,就是耶路撒冷農村裡萬分難尋的紙,在艾哈邁德宅院裡,至少能翻出來一“卷”,也就是差不多五六百張的樣子。
五六百張紙,丟在後世也就幾本書的數量,但對於蓋里斯來講,這意味著是一個好的開端,他終於可以真正在紙上整理自己的想法了。
提起羽毛筆,蓋里斯便在一張紙上,寫出了第一句話……
對於蓋里斯而言,辨經從來都不該是他所追尋的目標,縱然真正的成為了中世紀人盡皆知的神學大師又如何?辨經能改變物質社會的現狀嗎?蓋里斯可無意替現有的基督教進行什麼縫縫補補,他所需要的只是利用好有利於自己的那些經書話語,從而方便自己推廣新制度,要時刻明白,辨經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便如後世那位被恩格斯列為先驅者的閔采爾一般。
而同閔采爾不同的則在於,閔采爾的主張受限於時代生產力的束縛,難以實現。
但蓋里斯,卻知曉如何快步推動時代發展,而且他的短期目標,要更加腳踏實地,並非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