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重建大明:從呂宋島開始

第25章 提前進入革命時代?

將步槍和手榴彈的事情交給了許天工後,朱和埸又帶人看了下其他幾個工廠。

製藥廠,食品加工廠,水泥廠,鐘錶製造廠都已經完工並且開始投入生產,但是水泥廠的產量卻沒法讓朱和埸滿意。

“劉主事,我們這個水泥廠現在每天能夠產出多少成品水泥?”

滾碾水泥的廠房內,看著口鼻處圍著毛巾,全身被染成灰白色的土著們費力地推著石碾將燒製的塊狀水泥碾壓成粉末,朱和埸皺著眉頭問道。

當然,他可不是在心疼這些土著,而是當前這樣的生產方式,效率太低!

目前的這麼多個工廠,也只有這個水泥廠是全部使用的土著作為工人,就是因為朱和埸知道水泥粉塵被大量吸入肺部後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尤其是這種原始的生產方法下。

“回陛下,目前我們每天的產量是10噸水泥。”

“這麼少!”

雖然朱和埸知道這樣的原始生產方式產量不會高到哪裡去,卻也沒想到只有這麼點。

每天10噸,這樣的產量放在後世就只能算是個小作坊。

而如今馬尼拉城每天的水泥消耗量已經接近百噸,生產速度已經遠遠跟不上消耗速度,要不是那1000噸成品水泥在撐著,恐怕馬尼拉城各處的建設工地馬上就會因為缺少水泥而停工。

“陛下,水泥的燒製並不是問題,制約產量的是碾壓細磨,正如您所看到的那樣,這一道工序既費人力也費時間,目前想要增加水泥產量就只能繼續增加人手。”

聽到劉永修的話,朱和埸微微頷首。

可問題是如今的馬尼拉城雖然依舊有五六萬人的土著,但其中沒什麼勞動力的老人小孩兒佔了其中三分之一,剩下的這部分中,青壯男性又僅僅只佔據了不到三成。

就這一萬出頭的土著青壯,還要被分攤到城內的各處建設工地上,實在是人手不足啊!

思考了片刻後,朱和埸說道:

“劉主事,如今馬尼拉城到處都需要人,水泥廠已經有近兩千土著工人了,朕不可能繼續給你們增加人手了,但是你們可以以水力代替人力,水車磨房這東西應該難不倒你們吧,這裡離巴石河不遠,可以在巴石河畔再建一個專門負責碾壓研磨的廠房,這裡燒製出來的塊狀水泥運送至那裡由水力碾壓。”

朱和埸這一番話讓劉永修眼睛明顯亮了幾分。

對啊!人力不足可以用水力代替啊!那麼大條巴石河就擺在那裡呢!

“陛下聖明!此法不僅可以節約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還可以大大加快研磨效率!”

……

臨近傍晚,朱和埸結束了這一天的視察行程,回到了總督府莊園。

同妹妹吃過晚飯後朱和埸回到了房間,隨後迫不及待的在虛擬空間中開啟了奇蹟市場。

忙了一天的時間,也總算是有時間看看這周的奇蹟市場到底重新整理了啥了。

【卷軸紡紗機一臺,附部件圖紙,售價800000兩白銀!】

【飛梭織布機一臺,附部件圖紙,售價400000兩白銀!】

“我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