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咸陽附近一座大秦軍營,王翦、王賁坐在高臺,看著校場中被分成幾群的戰馬。
父子二人今日接到嬴政詔令,讓他們來此觀看馬鐙馬掌比測,什麼馬鐙、馬掌?王賁指著其中一群戰馬道:“父親,馬鐙應該就是掛在馬左右兩邊的那些東西,似是為踏腳之用。”
王翦點了點頭,並未說話,一名秦將跑了過來,恭敬對王翦道:“將軍,已按大王之令準備完畢,隨時可開始比測。”
王翦道:“既已準備妥當,那就開始!”
他也很政將他父子二人派來究竟想給他們看什麼。
得到王翦命令,秦將跑回校場中。
不久,王翦、王賁看到隨著那名秦將喊了一聲,校場內兩群馬匹邊上的騎士開始上馬,其中一群正是王賁說掛了那馬鐙的馬。
這是要比較裝了馬鐙和沒裝馬鐙的上馬速度?
父子倆看到騎乘裝了馬鐙戰馬的騎士,上馬速度明顯更快,他們腳踩著那馬鐙,一蹬便輕鬆上到馬背,而那些沒裝馬鐙的戰馬,由於沒有上馬石,不少騎士還攀著馬匹,使勁在往上翻。
王翦、王賁頓時陷入了沉思,父子二人都為統軍大將,南征北戰,哪看不出這馬鐙的優勢,無須上馬石和其他人輔助,輕鬆上馬。
兩人未說話,繼續靜靜看著,所有騎士上馬後,駕馭所乘的戰馬去往校場一邊。
下一刻,戰馬朝對方飛馳過去,馬背上的騎士們拿起長棍,似乎要來個正面交鋒。
不對,那些騎乘裝了馬鐙戰馬的騎士是用兩隻手在拿武器,而那些騎乘沒裝馬鐙戰馬的騎士幾乎都要一手馭馬,一手拿武器。
這一下,王翦和王賁都明白了,這小小一個馬鐙竟能造成這麼大的差別,若是出敵人不意,用於戰場之上,定能將敵人殺個大敗。
那馬鐙不僅更便於騎士上馬,還能解放騎士一隻手,多出一隻手所能增加的戰鬥力可不止一點。
如王翦、王賁所想,那些騎乘沒裝馬鐙戰馬的騎士身上被攻擊了多下後,才能用木棍捅到別人一下,甚至有倒黴蛋因為一手馭馬,一手對敵,被從馬上捅了下來。
反觀騎乘裝了馬鐙戰馬的騎士,在馬背上頗為穩定,沒一人掉落。
孰優孰劣,一眼可見。
兩群馬比測完畢,可校場中還有兩群馬,應該是比測那馬掌。
馬掌,當和馬蹄有關。
隨校場中那名秦將再次下令,剩下的兩群馬在騎士駕馭下趕往校場同一邊,這次看來是要比速度。
所有馬匹站在同一水平位置後,開始奔向校場對面一邊,在這個過程中,兩群馬中的馬匹雖有快有慢,但就整體而言,速度相差不大。
這令王翦和王賁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