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第101章 陛下這究竟是想做什麼啊!?

只有你活著的時候,保下你才有意義。王睿貞一死,相當於他所積累的人脈,頃刻之間一敗塗地,難不成群臣還要指望他那兩個待在江南橫行霸道的兒子能夠支稜起來?

在他人頭落地的那一刻,群臣就是不站隊都要站隊。

因為木已成舟。

誰也想不到,在這個關頭,永晉帝突然就發瘋了。

不管怎麼說,王睿貞都是永晉帝親自拔擢的禮部尚書,沒有永晉帝的首肯和看重,王睿貞怎麼可能步步高昇,而為了對得起永晉帝的‘知遇之恩’,王睿貞也確實足夠賣命。

朝堂上,很多永晉帝不好出面,不好辦的事情,王睿貞都是能辦的。

正是王睿貞的‘辦事能力’,才讓永晉帝如此滿意,那十萬畝良田的土地投獻,永晉帝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直到這一次晉王點出來,永晉帝姑且說是‘認真’應對。

而所有人都覺得,永晉帝會高高抬起,輕輕落下,就像曾經那樣王睿貞拼命地給永晉帝辦事,永晉帝也樂意為他兜底一樣。

可是誰能想到,這一次的永晉帝,他翻臉不認賬了。

說殺就殺。

連自己的爪牙都這樣咬碎。

這誰能料到啊?

其實,永晉帝一開始對王睿貞也沒有這個殺意,他的意思很簡單,只要王睿貞識相一點,在朝堂上被點出來的時候,老老實實地認錯,把地交出來,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

但是王睿貞當時並沒有,他為了自己的名聲,強說沒有這樁事情。

難道永晉帝這個天子,這個大周王朝實際上的皇帝,讓他一個禮部尚書交出這個地那麼難嗎?

所以,永晉帝把王睿貞送進了詔獄,也是讓他醒一醒,等到他願意交出來的時候,永晉帝還是不會殺他。

因為大周王朝的財政情況,已經不堪入目到了極點。

很多時候,永晉帝是需要王睿貞這樣一個人去給他辦事,去給大周王朝‘斂財’的。

這麼一個工具,永晉帝可以用很久的日子。

遺憾的是,永晉帝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用王睿貞了,那麼.這樣一個不老實的工具,一個還有私心、還想幫自己兒子奪嫡有額外念頭的工具,永晉帝顯然就不太需要了。

而現在,在長安之中最慌張的人便是盧恩。

他連忙邀請了和他同黨的幾位大臣,火急火燎地商量起了王睿貞的事情。

主要是,盧恩的屁股同樣不乾淨。

當時他的兒子盧毅在鎮守大同府的時候,匈奴人來襲,盧毅第一波接戰,是在大同府的大後方督戰,前線的大同守軍敗退之後,盧毅直接丟下了將士,自己跑回了范陽。

是盧恩找到了馬溯安,請馬溯安和匈奴的人商量了一下,那些匈奴人就假裝是佯攻大同府,在馬溯安的指引下繞道打了大寧府。

這讓盧恩保住了自己長子盧毅的性命,也護住了盧毅的官職,後面在盧恩的協調下,盧毅調離了大同府。

盧恩也儘量將這件事情隱瞞了下去。

因為匈奴人繞道是有條件的,大寧府的官軍與其說是被匈奴人打破的,不如說是被賣掉的。

大寧府的官軍不僅沒有兩端派來馳援的援軍,就連大寧府的防線都被馬溯安給透露了出去,但盧恩後面從中周旋,勸退了蠢蠢欲動.還想要更深一步,欲圖進攻長安的匈奴人。

他自認在這其中.自己對大周王朝還是有點功勞的。

所以這件事情,一半算一半,將功抵過。

而現在.永晉帝處死了王睿貞不說,還將進獻《治安疏》的楚世昭放了出來。

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是要按照《治安疏》的諫言,真的去依著楚世昭的話,跑來清算他們這些盡忠職守的大臣嗎?

盧恩頓時就忍不住了。

“陛下這是要向忠良開刀了嗎?”

他表面上像是為王睿貞鳴不平,更內涵的原因,其實還是怕自己的事情就跟王睿貞一樣迎來清算,做成鐵案,敗盡生前身後名。

而且他的事情,可能對永晉帝而言,遠比王睿貞更加嚴重。

在案臺旁邊,看著盧恩那一幅‘義憤填膺怒斥陛下妄為獨謀、剛愎自用’表情的董費當然不知道盧恩心中之事。

他只是覺得盧恩將‘王睿貞’這樣的阿諛之臣、這樣‘貪小利而忘大節’的臣子認定為‘忠良’感到由衷的可笑。

“盧大人,家母身體抱恙,我是來向您請辭的。”董費拱手道,他早就想離開這所謂的太子黨了。

他入朝為仕已有五年的時間,仍舊只是一名普通的言官,此外,董費還是盧恩的幕僚,這些年他該辦的事情,也辦過了。

在看過楚世昭的《治安疏》後,董費忽然之間就覺得自己這些年來,一直都在荒廢日子。

他曾經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在京城之外給老百姓當父母官的,認為他們是濁流,不辦正事。

可入了長安才發現,所謂的文武百官,那些一品、二品、三品的官員,又有哪個是真的為百姓辦事的?

還沒等盧恩開口挽留的時候,又有一個身著便袍的文人走進府來,他拍打著自己的手喊道:“完了完了,全都完了。”

“陛下竟然讓晉王統領三千中府軍的新兵。”

“這這.陛下這.究竟是想做什麼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